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玮 《工友》2024,(2):22-23
<正>2023年10月,襄阳市总工会在全国工会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工会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这是襄阳有史以来首次获此殊荣。这份荣誉背后,是襄阳市总工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带领百万职工坚守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挺进主战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汇聚磅礴力量的铿锵脚步。  相似文献   

2.
董子川  王洪云 《工友》2024,(2):13-14
<正>立冬当天早晨,气温骤降。517路公交车上挤满了赶着上学、上班的人。“大姐,你是孙红梅吗?”一个年轻人看着身边穿着蓝色工装的女士问道。“我就是,您有事吗?”孙红梅腼腆地笑了笑。“哎呀,我在海报上见过您,没想到遇到真人了!来,坐我这儿!”年轻人忙不迭起身说道。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中国人民解放军5713厂高级工程师孙红梅在公交车上遇到的这一幕,只是襄阳市劳模先进备受社会尊崇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杨献锋  黄亚飞  宋立进 《工友》2023,(12):38-39
<正>【名片】枣阳市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杨献锋创新工作室。2020年被评为襄阳市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017年2月,我们公司成立了创新工作室。3年后,被襄阳市总工会正式命名为“杨献锋创新工作室”。公司最初创建工作室的目的,是把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一起,以“创新”为主题,凝聚各方智慧,普及先进理念、技术和方法,带动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技能素质;围绕降低成本、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解决工作中的技术发展瓶颈。成立至今,我们在公路施工中不断改进技术、攻坚克难、研发创新,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扎实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培养造就一批“云岭工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由云南省总工会主办,云南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1年度云岭工匠年度人物和职工创新成果发布仪式”于2021年12月10日下午3点在云南大剧院举办。本次发布仪式用现场发布和视频展示的形式,对第五届云岭工匠、第五届云岭工匠创新工作室、云南省第四届职工创新成果3项活动所选树出的先进典型和创新成果进行发布。历届云岭工匠齐聚一堂,在发布仪式上共同宣读“云岭工匠宣言”,号召全省广大职工要以工匠精神为标杆,专于职,勤于工,敬于业,精于技。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建筑工人队伍已出现“老龄化”趋势,存在知识技能素养不高、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普遍不高、社会保障水平低、就业渠道狭窄等情况。职业素质评价不高和职业化转型意愿不强是制约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工会要通过打造“思想引领”“学习培训”“技能竞赛”“关心关爱”四大平台,赋能建筑农民工,将他们培育成新型产业工人。  相似文献   

6.
在曲靖市会泽县的一条小巷子里,“珠源工匠”张伟正在制作斑铜工艺;在宣威市职业中学内,几十名学员正在接受“宣威小炒肉”烹调培训;在麒麟区职教小镇,数万名学员上完理论课就直接到车间操作;在富源县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一场520名电解工参加的劳动技能竞赛正落下帷幕。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从农村、工厂、车间到工程现场,技能比武、劳动竞赛、岗位练兵。一场场事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活动在爨乡大地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指出,产业工人“始终是工人运动的核心。”①江泽民总书记在全总十一届三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重申“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尤其要重视发挥产业工人的骨干作用。”这是党的一贯政策。发挥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的关键在于党组织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在于党的路线和政策的引导。笔者仅就工会发挥产业工人作用问题谈一些看法。第一,为了发挥产业工人的骨干作用,工会应密切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工人阶级与党的联系,成为党的阶级力量。工会为了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必须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和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把党对工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对工会的要求统一起来。但目前有一些同志存在着“对党负责保险,对群众负责危险”的想法,把党对工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对工会的要求割裂开来,不敢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不敢独立自主地开展适合职工群众特点的活动,结果脱离了群众。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工会就不可能卓有成效地工作,势必影响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的发挥。工会工作者应从普遍工人的要求出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力求实现他们一切合理的能够实现的要求,然后逐步地提高工人的觉悟,达到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要求,从而加强党同本阶级群众的联系,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和产业工人的骨干作用。第二,发挥产业工人的骨干作用要和教育结合起来。我们说产业工人觉悟高、组织纪律性强、最富有工人阶级的特点,这是就产业工人的整体和本质而言的。但产业工人本身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共产主义思想。要使产业工人认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坚 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认真领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 逻辑关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自信和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有着重 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总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存在逐步递进的逻辑。劳动 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自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振兴实体经济多次提出要发扬"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对于振兴实体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实体经济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的发展缓慢问题,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竞争力不强问题,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企业缺乏更多拥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培育、关心尤其要大幅提高拥有"工匠精神"品牌职工的待遇和地位,是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的前提和基础。以弘扬"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工文化是振兴我国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运》2021,(1):51-52
江苏省无锡市总工会以加强职工科学理论武装为导向,以面向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减免为抓手,以打造长三角工会工作联盟为契机,以牵头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统领,用心做好“加减乘除法”,几项特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1.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产业 工人队伍素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基于浙江省 18 家非公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在非公企业产业工 人队伍建设中还存在思想政治引领载体创新不够、技术技能素质偏低、权益保护不全面和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 研究建议,要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把抓落实作为改革要务、全面加强素质提升、落实四大权益保障等措施, 以职工为中心,协同推进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切实打造改革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赵林松  范万红 《工友》2024,(1):18-19
<正>2023年11月上旬,武汉市江夏区汽车产业集群劳动竞赛暨铲拖车技能竞赛决赛、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光谷杯”职工劳动和技能大赛相继举行,来自全市多家企业的研发技术人员、产业工人积极参赛,展示了精湛的技术技能和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哪里,劳动和技能竞赛就跟进到哪里。2023年,武汉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了双“百千万”劳动和技能竞赛,以“建设先行区打造英雄城续写新篇章”为主题,形成了党政支持、工会牵头、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一盘棋”格局,奏响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杨浦区在历史上是产业工人集中的一个区。上世纪80年代,杨浦区域内有国有大中型企业1200多家,产业工人60万,工业总产值占到上海的四分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内国有大中型企业锐减到200多家,产业工人仅剩6万人,大量新兴产业和服务经济不断涌现。“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转型给工会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4.
葛工宣 《工友》2024,(1):48-50
<正>“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职工是阅卷人。”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工会工作,葛洲坝集团工会一直在思考探索。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主线,始终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创新推进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维权关爱、自身建设等工作,用工作实效惠及职工、温暖职工、赢得职工,以优异成绩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这是葛洲坝集团工会的答卷。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劳模工匠试水“云授课”,按下技能传承快进键,劳模精神也在随云“辐射”——近年来,尤其是今年疫情以来,很多劳模工匠积极试水网络教学,按下技能传承“云授课”快进键。网络授课覆盖面大、受益面广、效率高,让大工匠辛辛苦苦准备的每一堂课实现了社会效益最大化。跨越千山万水“云传技”的同时,劳模精神也在随云“辐射”,大工匠们除了讲专业技术,也讲出了创新过程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运》2021,(1):39-40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需要大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的强力支撑。如何强弱项、补短板,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是各级工会必须下功夫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面对我国“地方工会强、产业工会弱”的组织结构现状,理顺工会组织关系和完善领导体制,特别是通过加快产业工会建设来补齐“短腿”,更好满足产业职工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求,加强基层产业工会的组织建设和会员发展工作,深化面向产业工人的工会维权服务工作,不断畅通产业职工的利益诉求表达和维护渠道,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产业职工的民生幸福感和职业荣誉感,这是充分彰显产业工会民主性代表性群众性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职工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离不开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离不开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这三种精神,是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的旗帜,是新时代职工文化自信的引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工会都在积极开展培育工匠的活动,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大量的技 能型人才,培育工匠的“中国工会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为了进一步做好工匠培育,地方工会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与相关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构建“双通道”培育机制,加强对工匠的全方位激励制度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悦读     
《工友》2013,(2):4-4
1.政治家:我想它有权不亮。2.心理学家:我想它会自己调整过来的。3.教师:我相信,只要灯泡努力,它一定会亮起来的。4.法官:如果灯泡它自己不提出更换请求,我想我们不能去管它。5.哲学家:不亮是另一种状态。——灯泡不亮了的种种推测在单位给手机充电;买衣服只选黑色,耐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