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框架下,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一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二要贯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确保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公平性;三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2.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公共行政能力、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共服务能力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组织满足一定范围公民的公共需求的有效性。为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要围绕公共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一些基本能力要素进行,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价值目标平衡能力、公共服务信息开发与利用能力、公共服务品种与技术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责任分担与利益协调能力、公共服务供给组织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正视角下的我国公共服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权利为逻辑出发点,公共服务改革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目前的公共服务体制与实现社会公正有一定差距,需要在深化改革中逐步优化公共服务体制,社会公正是公共服务改革的基本取向之一,既要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又要注重公共服务的公正性。合理的政府间事权配置是公共服务改革的基础,此外,适当的政府间财权配置是公共服务改革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平的核心要义,也是国民财富增长到一定水平后保持社会和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但是就目前我国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要解决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政府职能转型的缺位、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等阻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完善相关法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参与,来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金毅 《行政与法》2010,(8):14-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要创新政府执政理念,培育公共服务精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强化社会公共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阐释了新公共服务视角下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并在分析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公共服务视角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确立政府公共服务的公共利益价值,进一步转变和理顺政府职能,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监督与问责机制,确立以公众为中心的多元化绩效评估主体,坚持政府公共服务要以人为本,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取得了初步发展。本文指出,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还比较低,体制还不健全,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而又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又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维护社会稳定、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以及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婷 《法制与社会》2012,(9):140-141
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建设通过对政府各项管理操作的合规化,制定公共服务具体实施时要达到的标准,进而在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中达到或者基本实现我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而达到对社会所需的公平与正义的保留和维护。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及标准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并对目前国内成功的实践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通过案例和经验来为我国的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完善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当前,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已成为促进新阶段中国发展的重要任务。法律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法治文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又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维护社会稳定、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以及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政法学刊》2016,(1):5-10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规范体系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的时代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价值追求上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在立法模式上,在相当长时期内应当实行分散立法,集中立法只是未来立法的一种理想;在立法层级上,实行中央立法为主,地方立法为辅,允许地方就区域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自主立法,并根据全面深化改革和当地的现实需要,进行适度的先行性立法。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法应该遵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差序性实现原则和政府供给与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3.
龚晓川 《法制与社会》2014,(15):162-163
政府公共服务采购在我国相对薄弱亟待发展,相关立法存在严重缺陷,采购范围的界定原则是服务采购首先要解决的基础性理论问题,结合国内外服务采购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准公共服务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和服务采购范围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4.
左晓慧 《法制与社会》2012,(33):128-129
乡村治理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是治理理论在我国乡村社会中的运用。现阶段,我国乡村的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乡村治理的重心在于通过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由于我国社会力量发育不完全,在公共服务提供中要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的发展,建立政府主导、多主体积极参与的农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行政监察与政府公共服务活动联系密切。监察机关要善于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主动深入到政府的公共服务活动中,加强事前、事中监督,不断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以覆盖全面、方便群众为目标,加强对救助系统的监督。为了应对救助的不确定性、应急性,行政监察机关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做到“三个加强”。一要加强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应急性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特别要加强对110、119、120、122、政府公开电话及水上救护、防化抢险、水电气抢险、防洪防灾等救助系统的日常检查,促使各系统的高效运转。二要加强对日常性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有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改革的核心之一,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本文在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下,建立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公共财政体系为依托,充分反映农民需求表达,重视农民决策参与的,主体多元、方式多样、资金多源的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国外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如美、日、韩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等四国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而总结出公共服务供给要与本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明晰各级政府的职责,重视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协会的作用,重视农业科技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对我国的六点启示,以期对我国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改革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府法制》2011,(29):10-10
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政府是主力军,不能让其他所有制变成主力军,否则就没有保障了。公共服务要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子孙后代的利益。现在高铁公路三万多公里,高铁建起来后跟民航的竞争非常大,高铁开始是爆满,以后可能是40%的上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正在快速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与实践。服务提供模式的转变绝非简单地将公共服务移交专业的社会组织,而是要在能力建设、政府角色转换、潜在风险防范、服务传输质量保障以及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关系构建等方面,做出系统性的制度安排。美国早在1960年代就开始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拓展公共服务的供给渠道,现已发展为公共服务提供的主导模式。论文根据对中国一项政府购买服务个案运行全过程的观察,以美国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和实践作为参照,对中国政府购买服务亟需解决的问题、理念构建和制度安排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厘革历经从政府垄断供给到市场主导的民营化改革再到公共性回归的嬗变演进,一直难以契合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滞碍了改革成果共享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掩藏于制度流变背后的逻辑,不应是政府与市场的二元对立,也不是政府给付责任的市场化,而是政府、市场、社会合作供给体制的完备以及公私权责分配谱系的重塑。着眼于多元协同合作供给体制的构建,当务之急是彰显公共性根柢,实现公共权力的有效共享。不仅要基于契约治理框架,强化政府合同治理责任,更要回归公民权利,眷注公共服务消费者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