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逐步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新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的制定,是我国在法治的高度上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司法体制改革目标,逐步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新体制所走出的极为关键的一步。《决定》对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我国司法鉴定中最为突出的管理体制问题将被纳入法制化轨道。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最终完善,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渡期。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必须强调平稳过渡,即从现行体制平稳过渡到理想模式。在现行司法鉴定体制下,在保持现有司法鉴定队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通过立法,通过…  相似文献   

2.
司法鉴定统一立法要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旨在消除我国司法鉴定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混乱与无序状态,力图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由于《决定》与现行的诉讼体制、证据规则之间的衔接尚欠紧密,及对鉴定权的配置、鉴定实施程序、各类鉴定的标准等问题均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以致在实践中各种鉴定机构仍旧各行其是,未能实现《决定》的目的,因此,尽快制定《司法鉴定法》,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司法鉴定制度,是当前我国诉讼制度乃至司法制度法治化进程中一项亟待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司法鉴定体制和旧体制下的司法鉴定制度带来的弊端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肯定其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的作用,同时也对建立与完善司法鉴定体制,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司法鉴定改革的基本框架,但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立法方式修改三大诉讼法和出台《司法鉴定法》已成为当前之要务。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现行法律制度中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鉴定启动程序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了探索,论述了司法鉴定制度在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作用及重要意义,统一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必将为维护我国司法公平与正义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司法鉴定领域内唯一的专门法律性文件,其颁布与实施初步实现了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但随着目前法治的进步及司法鉴定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亟需法律予以规制,司法鉴定立法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司法鉴定立法不仅面临着《决定》制定中遗留的老问题,亦交织着《决定》施行后衍生的新问题。需要在已有制度运行基础上,对司法鉴定立法涉及的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来予以探讨,以期能够逐渐形成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相对成熟性的立法共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05,(5):M001-M001
今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自10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取得了标志性成就。《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了鉴定组织、鉴定人、鉴定监督、鉴定组织和鉴定人法律责任等涉及司法鉴定工作的核心性体制事宜,基本明确了符合我国现阶段司法状况的司法鉴定体制的管理制度。《决定》对解决司法鉴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结束过去“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加强对从事司法鉴定活动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管理,维…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05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司法鉴定的执业范围等逐步纳入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管理,消除了司法鉴定管理中的混乱状态,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使司法鉴定的客观性、中立性、科学性有了保障,从而更好地为诉讼活动和司法公正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在如何理解《决定》、如何贯彻执行《决定》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分歧,加之有关部门囿于权力与利益之争等原因,其中主要是对司法鉴定登记的统一管理及对某些业务范围的界定不明确,因而影响了《决定》正确、全面、深入地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7.
一、对《决定》的基本认识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管理立法的角度,比较全面地规范了司法鉴定业务管理范围、管理主体、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与司法鉴定人的管理,以及诉讼主体、鉴定主体在司法鉴定活动中若干行为的管理。总之,《决  相似文献   

8.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是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决定》实施五年来,司法鉴定统一管理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司法鉴定行业“客观公正”的社会形象已逐步树立,并为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决定》主要侧重于理顺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并不是对司法鉴定的全方位立法,  相似文献   

9.
法院在委托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是发现真相、解决纠纷的重要诉讼手段,是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我国司法鉴定长期以来存在诸多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的司法鉴定体制进行了重塑,开创了司法鉴定管理的新局面。然而实践中仍有很多问题未得到解决,笔者认为,应从人民法院委托机构建设、司法鉴定流程管理及对外监管等方面查找问题,并寻求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在立法层面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特别在解决审鉴分离,促进司法公正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有关鉴定问题的立法,理应在《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已有的成果基础上进行,然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仍将"鉴定"放在侦查一章中作为一种"侦查行为",显然在《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基点上倒退了一步。建议在刑诉法修正案中有关与刑事鉴定的定位上,就鉴定人及其权利义务、委托人的义务与限制、制作鉴定意见书的程序、鉴定意见的告知、申请重新鉴定等方面的立法上再前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12.
司法会计鉴定和文书鉴定的配合运用不仅有助于提高鉴定效率。增强鉴定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助于开拓思路,发现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法庭语音学     
本文对法庭语音学进行了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该学科的核心内容:说话人鉴定。在实际办案中,当未找到嫌疑人,只有犯罪分子的检材语音时,可以使用说话人画像/说话人分类技术。若没有犯罪分子的录音证据时,可以让受害人和证人进行说话人的听觉辨认。具体的辨认形式有两种:对熟人辨认和对陌生人辨认,在对陌生人辨认时可以采用语音辨认的方法进行。当检材语音和样本语音都齐备的时候,法庭语音分析专家就可以对二者进行比对检验了。目前语音比对分析涉及到的问题和领域有: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法庭推理和似然比计算、共振峰频率的测量应用、非解析感知与样例理论、法庭说话人自动识别以及不同方法的综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法庭语音学     
本文对法庭语音学进行了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该学科的核心内容:说话人鉴定。在实际办案中,当未找到嫌疑人,只有犯罪分子的检材语音时,可以使用说话人画像/说话人分类技术。若没有犯罪分子的录音证据时,可以让受害人和证人进行说话人的听觉辨认。具体的辨认形式有两种:对熟人辨认和对陌生人辨认,在对陌生人辨认时可以采用语音辨认的方法进行。当检材语音和样本语音都齐备的时候,法庭语音分析专家就可以对二者进行比对检验了。目前语音比对分析涉及到的问题和领域有: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法庭推理和似然比计算、共振峰频率的测量应用、非解析感知与样例理论、法庭说话人自动识别以及不同方法的综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18.
The lives of forensic psychiatrists are complicated and subject to stressful experiences because they have elected to interact with a social system very different from their own. This article presents discussion of these frequently troublesome areas commonly encountered by forensic psychiatrists in trying to respond to the law's requests and needs without sacrificing their medical integrity: (1) legitimate definition of expertise; (2) reasonable medical certainty; (3) generally accepted standard of care. They are explored with emphasis on the exercise of self-assessment by the involved forensic psychiatrists lest their incautious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become pitfalls of their own making.  相似文献   

19.
20.
对司法会计鉴定资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司法会计鉴定资料的范围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司法会计鉴定中使用的鉴定资料可分为与案件有关的会计资料及相关证据材料两大类:其中会计资料可分为会计核算资料、会计相关资料和经济业务原始记录:相关证据材料形成于诉讼活动中,其具体形式与诉讼类别有关,可以有勘验笔录、搜查笔录、扣押清单和调取(提供)会计资料记录等形式。鉴定资料的收集和提取应符合法定程序。餐定人在了解案件过程中所获得的其他信息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得出鉴定结论的直接依据;言词证据不宜作为鉴定资料;审计意见(结论)不能直接作为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