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电视大学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远程教育,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往主要依靠广播和电视两个手段进行的远程教育渐向计算机网络手段过渡,教学内容也从单一的理论教学渐渐转向通用型的多层次教学.如何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观念,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前提.而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当代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大学生生活中"不自主分型"现象的分析,从而提出一些正确的方法和思路,进而指导当代大学生更好的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我认为,无论中大的通识教育接下去办得如何,至少宣言本身就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宣言中"学生的人生榜样不是亿万富翁,而是学富五车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直指当下社会的痛处.  相似文献   

4.
高中地理"学困生"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和一些做过或者正在做高中地理家教的同学以及高中的一些正在学地理的同学的聊天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学习地理存在一些困难。本文主要分析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座谈、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山东体育学院学生党员如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对深入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加强大学生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座谈、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山东体育学院学生党员如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对深入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加强大学生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振栋  周洁 《检察风云》2007,(21):66-68
38年前,一个风华正茂的小县城机关工作人员,在学习毛主席指示后自发采写的调查报告,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赏与亲笔批示,又经《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  相似文献   

8.
学生院校认同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院校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四川省"双高计划"职业院校调查数据,以组织认同和学习参与理论为分析框架,考察高职学生学习参与对院校认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双高计划"院校学生的学习参与和院校认同自评分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业参与、师生互动、课余学术时间投入对院校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课余休闲时间投入则呈现显著负向影响;能力发展在学习参与与院校认同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学业参与和师生互动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院校认同,也可以通过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间接影响院校认同,而课余时间投入只有促进能力发展才能对学生的院校认同产生正向影响,因此指向能力提升的有效学习非常关键。对此,提出强化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参与、合理安排课内外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星 《行政与法》2011,(3):18-22
政治话语的变迁透视着政治丈明的转型.在寻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理论和实践中,"人民"、"群众"概念覆盖了"公民"概念,成为政治话语中的核心概念;而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概念逐步"回归"并成为时下流行的专业术语.在走向权利的时代,"公民"的回归势在必行也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0.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是物理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之一,有效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积极主动地开展物理实验探究活动.该文建议从做好演示实验中的"演",分组实验中的"探",课外小实验中的"制",多媒体课件辅助的"辅"等工作入手.  相似文献   

11.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涉及上海社保资金案等严重问题被中纪委立案查处,再次把人们的视线聚焦到了百姓的活命钱——社会保障资金上。上海社保资金案的核心人物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指使上海市社保局下属的企业年金中心,一共向福禧投资拆借36.5亿  相似文献   

12.
"仁爱"与"兼爱"是儒墨两家在处理社会关系上的核心思想,两者都是不同于一己私爱的普遍之爱。然而"仁爱"与"兼爱"在本体论根据和道德行为的动机上却很不相同,这种不同导致了儒家的"仁爱"道德实践性优于墨家的"兼爱"。  相似文献   

13.
现代荣誉教育起源于英美高等教育中精英主义教育理念的发展,其目标是专门为优秀学生设计一种个性化教育形式,以适应优秀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荣誉教育以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直接目标,透过荣誉学院组织实施,并且逐步制度化。在汲取古今中外教育理想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的荣誉教育形成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主要包括书院式管理、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培养、研究性教学和国际化发展。但是,荣誉学院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与困境,如刚性制度与自由发展的矛盾、政策倾斜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以及卓越目标与就业现实的矛盾等。在荣誉教育实践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主要包括,完全学分制、全程导师制与进入—退出制;"小学分"课程、"小班化"教学、"小组别"研讨;"跨学段"选课、"跨学校"学习、"跨学科"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法律体系内,无论是警方侦查、检方办案还是法院审判,没有司法鉴定是不行的。 2005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国司法鉴定改革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提高司法鉴定的社会公信力,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司法鉴定改革,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但也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大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对司法鉴定机构、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从理论研究以及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刑"与"非刑"之间的区别都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包括美国法在内的很多法律体系当中都出现了"刑法民法化"以及"民法刑罚化"这样的两种并行趋势,从而使得原本尚属明晰的"刑"与"非刑"之间的区隔变得愈发模糊.美国法"刑"与"非刑"关系传统界别往往关注二者之间责任类型的不同归属、行为性质的不同认定、立法目的的不同设定、救济模式的不同特质以及救济程序的不同厘定.本文通过对美国法"刑"与"非刑"二元分野合理性的反思与追问,着力对于美国法"刑"与"非刑"关系之间的模糊地带,特别是所谓的"惩罚性民事制裁"问题加以深入研究,继而从一个更为深入的层面对这一问题加以明晰.  相似文献   

17.
"自然人"的社会与"自然人"的法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玉鸿 《法律科学》2006,24(4):3-16
现代化的法律语境之下,“自然人”还能否有存在的位置?当法律日益与人们的本性疏离的时候,这是否是一种可欲的法律?作为调整人的特定行为的规则,法律应当与人性、人的欲望与需求相联系。简单地说,法律应当为个人的自然生存留下特定的空间,为个人的自然性的保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
法和法律的关系问题一直困扰着法学界,有的学者干脆避而不谈这个问题。但现实是,法和法律不分已经对我国法学理论和实践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西方学者的论述得到的一些启示,阐释对它们的混淆给现实带来的困难,进而从起源上.概念上、本质上对两者进行区分,从而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法与法律.  相似文献   

20.
科研的"功利心"与"好奇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故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任鸿隽(1886-1961)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指出:"科学的两个起源,一是实际的需要,二是人类的好奇",而就科学研究而言,"好奇心比实际需要更重要"."西方科学家研究科学,不是为名利所驱使,而是为好奇心所引诱.为了这种天生的好奇以及由此而来的精神需求,许多人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20日)这番谠论,即是今日听来,仍大有现实意义,针对性颇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