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党内民主集中制在人民民主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存在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它的外延相当广泛,可以在不同的意义上认识和使用,这种情况给我们认真理解和贯彻党内民主集中制带来一定困难。将党内民主集中制运用于人民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民主的需要,但同时又必须遵循一些重要原则,特别是既要保证党对人民民主的领导,又要有利于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将作为组织原则或者组织制度的党内民主集中制运用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体制中是必须的,但是,对于党内民主集中制在人民民主其他方面的运用,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种不加分析地将党内民主集中制运用于人民民主各个方面的观点和做法,是不适当的。  相似文献   

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民主执政的关键。当前党内民主建设中还存在党员的民主意识薄弱、党员的主体地位不突出以及党内民主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党所处的历史环境、民主制度、政治路线及个人的思想作风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时期,我们在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将发展党内民主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持续、深入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3.
二元民主结构中的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的民主结构是由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构成的独特的二元民主.其中,党内民主是核心和灵魂,是民主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党内民主领导和决定着人民民主,根本的是要通过党内民主的先进性来实现,但将西方政治学或法学中的所谓"合法性"理论适用于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领导,是不恰当的.充分研究党内民主,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打开中国民主发展之门的金钥匙就找到了.  相似文献   

4.
谷卫晓 《法制与社会》2012,(16):136-137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规定性。多角度认识党内民主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推进党内民主发展的基础。党内民主发展的必要性是站在党的自身的视角上体现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巩固与党的建设的发展。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为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推动、党内民主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以及党内民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宣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并强调"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由此不难体味"民主"在当下中国政治话语中的突显地位。其实,对执政党而言,民主不仅是一种治国理政的理念和价值,亦已成为从执政党躬行的政治生存方式。十年来党内民主的种种试验,其蓬勃的民主活力已激荡起源远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监察》2009,(24):44-44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宋福范撰文指出,必须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框架下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党的四中全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适应新形势对党提出的新要求,在强调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细化发展党内民主的具体措施的同时,不再单纯地强调党内民主的重要性,而是全面强调民主和集中两个重要性。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原则要求上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  相似文献   

7.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铁川 《法学论坛》2003,18(1):5-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因此 ,弄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意义重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党的领导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和实施依法治国的动力与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基础与所要实现的目标 ,依法治国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坚持党的领导 ,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就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但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就要在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实践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民主协商与民主表决相结合、“多谋”与“善断”相结合、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不断提高我党运用民主的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国家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相结合、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实现由主要依靠政策办事向主要依靠法律办事转变 ,不断提高我党的依法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8.
赵硕 《法制与社会》2010,(29):171-171
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也是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使公安机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有必要将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与公安工作相结合,用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指导公安工作,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公安机关党政工作。  相似文献   

9.
关于防止党内民主失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民主是党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和宗旨,依据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对党的组织、体制等所作出的民主的制度规定以及由此形成的党内组织生活。党内民主生活是否完善,直接决定党内民主是否有效、充分。综观当前党内民主生活的状况,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民主失真现象,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失真现象种种党内民主失真是指党内民主生活受到人为的有意无意的影响后,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价考核中,出现的与民主真谛相悖的非正常效果。其具体表现如下:决策阶段的民主失真。党章明确规定,党内必须实行…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内监督从此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理论上界定清楚发展党内民主和加强党内监督的关系,对党的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的涵义及其重要性(一)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所决定的,体现在党的制度和党内生活中的,由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  相似文献   

11.
领导、法治与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枢 《现代法学》2002,24(6):15-21
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基本要素。在我国政治文明体系中 ,党的领导是前提 ,人民民主是核心 ,依法治国是保证。这三个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律》2010,(1):2-5,64-69
党内民主推造中的民主与集中 《中国法律》:党的建设一直是执政党关注的重要问题。十七大以来党内重视民主建设,新近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建设这一议题下再次重申党内民主建设,并强调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请问您如何看待党内民主建设中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坚持党的领导是贯穿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条主线。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办案的关系,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司法理论与实践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法理基础和宪法依据。党的领导是依法独立办案的根本保障,坚持依法独立办案本身就是体现党的领导。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办案的关系,必须首先弄清楚党的领导是指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地方党委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各级司法机关党组织必须确保党的领导在司法机关内部得到贯彻落实,依规依法管人管事管案,发挥整体性的引领、管理、监督、保障作用,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4.
王巍 《行政与法》2021,(1):62-69
推进都市生态治理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以A省S市都市生态治理中党政干部领导力为基点,阐释了S市党政干部在生态治理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同时也发现其中面临领导动力弱化、领导效益损耗、领导协同失效、领导制度选择性执行等困局.因此,应从增强都市生态治理中党政干部领导自洽力、提升领导转换力、激活领导制度力...  相似文献   

15.
熊文钊  郑毅 《北方法学》2011,5(2):64-69
董必武关于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与政权机关相对独立、党对政权机关进行正确领导等"党政分开"的经典宏观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当前"县委书记高配"这一相对微观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与完善的路径。由于"县委书记高配"这一模式在法律依据、逻辑进路、预期结果三个方面都存在大量违反党政分开原则的因素,因此,在董必武相关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党内监督和党外民主监督并用的方式,将会对"县委书记高配"困境发挥重要的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天解 《行政与法》2004,(11):35-36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都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问题作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和决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推动了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存在选任范围过窄、选任资格条件规定不明、选任程序缺乏规范和透明度等问题,不利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健康发展。因此,需从拓宽人民监督员的选任范围、明确人民监督员业务素质的标准、改革人民监督员的选任程序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论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主权原则是近现代民主国家赖以构造的根本宪法原则。本文阐述了宪法原则的概念和特征,论述了人民主权原则与其它宪法原则的关系,认为人民主权是宪法产生的重要思想根源,人民主权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宪法的精神实质,人民主权是宪法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肖金明 《法学论坛》2007,22(5):13-20
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它建立了政党政治、政治参与和法治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逻辑关系.在政治文明视野中全面理解和把握法治国家的核心内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应当将依法治权视为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在法治国家的意义上恰当定位立法、行政与司法及其相互关系,实践分权原则和人民参与思想,完善立法民主,建设法治政府和发展适度司法.  相似文献   

20.
《Russian Politics and Law》2013,51(4):299-311
Among measures implemented by the Party in recent years to develop socialist democracy, a large part is played by measures to raise the role and improve the work of Soviet representative organs — Soviets of working people's deputies — which, as L. I. Brezhnev noted in the Summary Report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to the Twenty-Fourth Congress of the CPSU,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socialist state and most completely embody its democratic character. Either directly or through organs subordinate to them, the Soviets deal with all questions pertaining to state, economic, and sociocultural development. Their activity is directed toward implementing the Party line of more completely satisfying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Soviet peo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