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多.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先后有1.8万农民外出打工.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最近一段时期.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该镇大量农民工返乡另谋生计。  相似文献   

2.
城市农民工犯罪的法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亮 《经济与法》2003,(10):54-55
城市农民工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工人的一个过渡性的中介阶层.是原有的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在新时期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的结构中形成的群体。这一群体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是中国农民充分利用社会开放而进行的理性选择。伴随着大批的农村人口涌人城市,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表现最突出也是最为人们关注的就是农民工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3.
卢先群 《法制与社会》2013,(30):215-216
农民工内卷化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在现有的体制下要想解决农民工内卷化问题,强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的吸引力,吸引农民工心甘情愿地回到原来的身份——农民,同时充分发挥在城市价值提升、实力增强之后的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焕发出活力,真正使农村实现现代化。解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对保留着农民身份而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的称呼。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的变革、经济的转轨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不断提高。城市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农民工以辛勤的劳动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日趋上升的农民工犯罪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是农民工输入人数较大的省,而仅福州地区农民工就超过57万人。为保障农民权益,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重视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对农民工维权现状进行调查,提出解决对策,以期高效率保质量地办好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一、农民工现状概述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是巨大的,是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当今社会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滞后于社会存在的意识形态,社会、企业以及农民自身的原因,农民工的维权工作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工工资偏低,被拖欠、变相拖欠工…  相似文献   

6.
丁明 《中国司法》2011,(8):94-96
安徽是典型的农业大省,由农民直接转化而来的农民工已成为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的新生群体。大多数农民工生活在社会底层,打不起官司,是潜在的法律援助对象。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探究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对策以期对提升农民工法律援助水平、促进法律援助事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外出务工的农民,在一家私人建筑工程队打工,从事建筑作业,据包工头讲。工资要到工程结束时结算,而且扣5.8%的个人所得税。请问,农民工还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黄登峰黄登峰读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只要农民工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8.
在农民的眼中,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然而,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眼中,土地却由"命根子"变成了"鸡肋",由此也带来了农村的"土地抛荒"和"村庄空心化"及其治理中的问题、带来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失权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地立法滞后所致,解决的方法就是确立农民和农民工的二元性治理理念,允许农民工的土地进入市场,选择适当的制度方案,建构针对性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内农民工心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有关农民工心理的研究,涉及农民工进城原因、对城市的态度、与市民的互动、农民工在城市的内心感受、城市适应情况、对农村的态度、对自身的定位、犯罪心理及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等,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农民工心理问题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农民工与农民、农民工与城市下岗职工以及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农民工的心理差别缺乏比较研究。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0.
山东是一个具有9248万人口的农业大省,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约850万人,外来打工的农民约150万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平安和谐山东建设和全省又好又快发展这条主线,狠抓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在提高农民工法律素质,维护其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初步实现了规范化我们在思考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时,把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中去考虑,作为建设平安山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解决群众利益的实事之一去部…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就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是我们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思想的充分体现,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各有关部门仍需高度重视,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走向农民工政治权利时代 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规定“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应高于上一届。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这意味着,我国首批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将在2008年1月产生。  相似文献   

13.
管洁  曾正德 《法制与社会》2012,(26):228-229
全球化,城市化,农民工……已经渗透到了当代中国的每个发展环节,同时也融入到了当代国民的每个生活细节.全球化需要人才,城市化建设需要人才,在中国这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大国,农民人数占据总人口的80%,农民对国家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大量农民涌进城市“长见识,挣大钱”,成为独立于现有体制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加强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玉辉 《法制与社会》2013,(33):235-236
20世纪80年代初,当农民工从农民阶层分离出来,以进城打工为主,以农忙时回乡务农为辅,以微薄的收入支撑个人及家庭的生活时,国家仅仅把他们当作流动人口——离开土地,四处漂泊的农民。一段时间里,政府没有认识到农民工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一历史作用和他们身份地位的变化,因此,没有通过劳动政策与法律对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各项权益进行确认和保护,致使他们胸前一致挂着“农民”的牌子,工作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游离于城乡的边缘,生存在社会的底层,增加了公共行政管理难度,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从农民工群体劳动和生活现状出发,分析立法缺失,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律师》2013,(8):89-89
7月25日,昆明市农民工律师法律服务团与昆明市铁路公安局在昆明火车站举行农民工新劳动合同法宣传咨询活动,50名律师现场免费为农民工进行法律咨询,此次活动由云南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主办,活动的主题是"律师为农民讲解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数量众多。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作用,做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农民工工作的首要任务.履职尽责.奋力开拓.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实施的主要力量之一,推动了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但农民工平等权,相比较城镇居民,未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从宪法的角度研究对农民工的保护,则是解决好农民问题的最根本、最基础的法源性问题,是法学工作者研究和实践解决农民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完善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实现人人平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葛峰 《中国司法》2009,(3):36-38
农民工是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成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在现实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同程度地受到侵害,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法律素质普遍较低,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涉及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19.
莫荣 《中国法律》2005,(4):27-28,89-92
2004年,中国首次出现民工短缺,但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成为中央政府突出重视的问题,《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出台,中国首次发表就业状况和政策政府白皮书,针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开始实施,农民工就业环境得到改善。尽管2004年在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方面已经有较大的政策突破,但全面清理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政策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0.
冯斌 《法制与社会》2011,(34):10-11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在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对相关的法律知识缺乏正确的了解。本文通过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的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成因,并提出培养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