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大众传媒的市场化,伴随了一个明显的女性化转型,这个女性化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女性成为媒体的宣传报道的宠儿;二是积极引导女性的"时尚化",并视作"现代化"的必然条件;三是将女性的"时尚化"作为女人本身价值的一部分加以大肆宣扬.大众传媒所建构的"时尚女性",反映了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对女性的角色期待与女性现代化角色变迁的交叉运作与紧张冲突.  相似文献   

2.
公益事业是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成都市公益事业建设发展很快,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众的公益意识和和社会公益氛围需要培育,慈善公益事业缺乏法律制度方面的规范与引导,公益类民办社会组织数量极少,还不能满足人民的广泛需求等问题。只有通过健全与完善慈善公益事业法律制度方面的规范和引导;建立对公益组织、公益项目、公益人的激励机制;提升市民公益意识,建立展示公益文化的公益博爱广场;建立公益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整合社区公益资源,建立社区福利服务资源信息平台和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增加政府购买服务等对策的实施,才能促进成都市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网络公益组织的出现和社会动员能力反映了未来社会组织的运作趋势。现阶段网络公益组织存在的生存合法化问题、社会公信力、线上线下断裂等现象,既表明网络公益组织有待改进与完善,也间接表明其建构性的方向。克服这些困境的现实选项主要有法制路径、政策路径、合作路径等。  相似文献   

4.
推动全民公益对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要实现全民公益,其前提是管理去行政化。现代政府在引导、规范和保障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包括:弘扬慈善文化,倡导全民公益精神;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民间慈善组织主体地位;降低管理门槛,加快慈善组织发展;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推动全民自觉参与;健全监督反馈机制、保障全民公益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益事业单位既是中国事业单位集群的主体,也是分类改革后能够继续保留在国家事业序列内的唯一类型。现有公益事业单位虽然在职能目标上符合国家事业的要求,但在组织形态上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成为"现代公益事业组织"。在法人自治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是现代公益事业组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公益事业单位内部治理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构建与组织属性相符合的法人治理结构。公益事业单位由于其职能范围的广泛性、组织地位的独立性以及行为目标的公共性,适宜采用"理事会+执行负责人"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还应建立一个由利益相关人广泛参与的共同治理架构。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拉开帷幕,2012年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和创投工作平台合并为上海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平台,标志着上海公益招投标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取得了"扶持公益组织、培育公益项目、提高公益资金使用效率、激发基层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性、形成政府购买公益服务机制、搭建社会公益平台"等六大工作成效,并逐步呈现"公益平台开放化、预算管理规范化、项目类型多元化、资金来源社会化"等四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现代公益事业发源于传统慈善,是传统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组织化、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制度化、常规化、规模化、理性化、功能多元化等新特点。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导致中国传统慈善与现代公益共存和冲突的现象。因此,要发展现代公益事业,就要积极推动传统慈善向现代公益的转换,具体包括推动传统慈善观念向现代公益理念的转换;积极培育和扶持现代公益组织,加快现代公益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传统慈善向现代公益转型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8.
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互联网的普及使其正在成为承载社会公益的新舞台,并为公益领域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元素和发展机制,网络公益正在引领新的公益慈善潮流。然而互联网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以及虚拟化运作和高度不确定性意味着互联网在给社会公益事业带来某种优势和便利的同时也会伴随产生诸多风险和问题,对此我们应该予以客观的审视和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拉开帷幕,2012年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和创投工作平台合并为上海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平台,标志着上海公益招投标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取得了"扶持公益组织、培育公益项目、提高公益资金使用效率、激发基层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性、形成政府购买公益服务机制、搭建社会公益平台"等六大工作成效,并逐步呈现"公益平台开放化、预算管理规范化、项目类型多元化、资金来源社会化、评估机制科学化"等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对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推动和引导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高职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维度进行思考,从课程途径、教学途径、文化途径、实践途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11.
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催生了农村公益类社会组织。这类社会组织在整合资源、创新村民参与和村务管理的模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面临着思想认识不统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应当从提高认识,努力营造有利于公益类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等入手,推进农村公益类社会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12.
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是其理论发展与制度建构的基石,行政公益诉讼本质上,是对公民共同交往行为中公共意志的救济与维护,因此,对公共利益的捍卫便成为行政公益诉讼建构与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属,也即理论基础之所在.同时,厘定公共利益之根本地位对行政公益诉讼理论与实践的推进具有极大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事诉讼法的修订,赋予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权,并在司法解释中对检察机关职能定位进行新的调整,确定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身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检察机关在民事领域履行监督职能的短板,但是在如何界定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的范围与内容、公益赔偿金的处置、程序设计以及人才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实现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就必须细化规则,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实现检察机关对于环境公益事业的强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与公益的日益契合,网络募捐获得快速发展,不仅打破传统公益界限,创造新的链接,而且重塑了公益精神,然而就在网络募捐风生水起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已成为上海民政搭建的提供公益资金、扶持公益组织、服务公益事业的社会公益平台。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两者虽然相似,但在定义内涵、实施主体、资金来源、工作流程、职责分工等五个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五大方面的差异。同时,如果站在更高层面思考战略发展目标,必须建立和完善衔接整合机制、社会运作机制、科学评估机制等三大工作机制,使公益招投标以及公益创投成为促进公益组织能力建设、引导和鼓励公益资金投入、实现公益项目效能最优化的上海社会公益平台。  相似文献   

16.
在公益治理的问题上,先秦墨家提供了一种最接近现代意识的传统文化资源,既划出了"不可亏人自利"这条不可逾越的"公义"底线,又提出了"尚贤举能"作为公益活动的本位基础,同时还设定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公益目标,并且要求这三种因素达成有机的统一。这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包括效益主义在内的西方文化思潮,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积极借鉴,以克服当前公益领域的某些负面弊端,实现公益事业健康、正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已成为上海民政搭建的提供公益资金、扶持公益组织、服务公益事业的社会公益平台。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两者虽然相似,但在定义内涵、实施主体、资金来源、工作流程、职责分工等五个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文中详细分析了这五大方面的差异。同时,如果站在更高层面思考战略发展目标,必须建立和完善衔接整合机制、社会运作机制、科学评估机制等三大工作机制,使公益招投标以及公益创投成为促进公益组织能力建设、引导和鼓励公益资金投入、实现公益项目效能最优化的上海社会公益平台。  相似文献   

18.
论公益信托与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信托成立要件为:1.信托人必须是信托财产的合法所有人;2.信托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要确定;3.受益人不能特定化;4.意思表示要符合要求;5.内容不能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6.以公益为目的。应完善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在立法上的不足:1.将“受赠人”更改为“受托人”;2.捐赠的方式是单方法律行为;3.设立专门机构对公益事业捐赠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已成为上海民政搭建的提供公益资金、扶持公益组织、服务公益事业的社会公益平台。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两者虽然相似,但在定义内涵、实施主体、资金来源、工作流程、职责分工等五个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文中详细分析了这五大方面的差异。同时,如果站在更高层面思考战略发展目标,必须建立和完善衔接整合机制、社会运作机制、科学评估机制等三大工作机制,使公益招投标以及公益创投成为促进公益组织能力建设、引导和鼓励公益资金投入、实现公益项目效能最优化的上海社会公益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既是一种商业,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它都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性别成见而存在.东西方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都可谓源远流长,那么,作为一种深植于文化之根部的集体无意识,男权观念存在于世界范围内并通过大众传媒广为传扬就不足为奇了.在一个男性文化霸权的社会里,鉴于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敞开"与"遮蔽"的双重功能,它在对女性形象进行媒体再现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男权中心价值观这种深层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会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使女性遭到象征符号上的消解,或者不被呈现,或者被定型为母亲、妻子等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