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玲 《实事求是》2009,(4):45-46
科学发展观要求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为保证人力资源效用最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姜萍 《共产党人》2009,(4):43-43,46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新的治国理念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国有企业创新管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指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发展,紧紧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求发展的思想,积极做好企业管理的“人”字文章,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此论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就要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并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并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党校图书馆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经营理念转变和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企业经营与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为我国企业经营理念转变和企业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对企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在新形势下,企业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以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去审视企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努力拓宽企业管理创新的领域和途径,以促进企业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员工作为最具能动性的重要资源以及第一生产力的载体,相对于企业的物质资源更具有绿色发展的根本意义。员工绿色管理是近年来前沿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核心内容,在我国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的情境下,探讨这一问题可能会引致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巨大跃迁。绿色员工管理同样主张以人为本,特别注重员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将员工个体目标与企业目标尽可能统一起来,进而形成员工、企业、社会三方协同、和谐发展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绿色员工管理通过将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到员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改善企业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非绿色"现象,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绿色、和谐、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基础,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一、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努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人力资源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唯一的能动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长期持  相似文献   

7.
论闽南家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快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是闽南家族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形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牢固树立人力资本理念,推广应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技术是提高闽南家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必然选择;提高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自身、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张毅  靳航 《理论研究》2006,(3):61-63
人力资源管理是关系到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民营企业的竞争,究其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民营企业人力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战略、制度等方面。实现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就要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本文试图就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理解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和对策作一些简要探索。  相似文献   

10.
徐秋兰 《世纪桥》2009,(11):54-55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保证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发展企业文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如何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知识、思想、才能奉献给企业,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着力思考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际上是一种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是在特定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下确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要求与特定的企业文化相适应,并得到企业文化的辩护和支持,企业文化变革也要求相应的管理制度创新。中国与美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基点是我国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文化环境基础,而中美企业文化的重大差异也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的相应变革,当务之急是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3.
潘岳 《新湘评论》2008,(6):16-19
从科学发展观与环保的历史渊源看,几十年前的世界环境运动产生了国际三大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国际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中国科学发展观的依据之一。 科学发展观与环保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宇蓉 《共产党人》2011,(23):42-43
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实施自己的人才战略,必须彻底打破原有的用人制度,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这是企业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龙峥奇  李晗琦 《世纪桥》2010,(13):65-67
本文通过从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儒家"人本"思想内涵,儒家思想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完善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对策等几个方面的论述,对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阐释,并在系统地分析儒家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以期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儒家"人本"思想有一个正确的完整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面对农业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必须通过健全农业科技体系,实行农地制度创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完善农业投融资体制等措施,实现福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婵娟 《世纪桥》2010,(13):82-84
后经济危机时代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以便为企业搭建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并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管理积累和人才储备,是中国企业管理重点探索的长远发展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8.
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之基、发展之本。项目管理的优劣决定着企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把握科学性,致力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崭新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其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私营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数的2/3以上,但企业质量非常不理想,表现在一是企业寿命短,二是劳资矛盾突出、劳资冲突频发.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私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家长式管理.而形成这种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家管理方面原因也有企业自身方面原因,有历史方面原因也有现实方面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发挥其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者的功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私营企业的规范、监管和引导;二是需要私营企业主自身改变管理理念,提高个人素质,正确定位角色,采用"人本化"管理和现代授权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