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案情】原告:广东省广州市欧斯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北京销售分公司。被告:北京市朝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齐荣艳。张水利系广州市欧斯宝金属  相似文献   

2.
案号一审:(2007)海行初字第00295号二审:(2008)一中行终字第656号【案情】原告:孟祥敏。被告:北京市海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北京铁路局。孟祥敏之夫杨涛系北京铁路局职工。2006年11月27目,杨涛  相似文献   

3.
《北方法学》2018,(5):61-70
宪法上的劳动权有着复杂的规范构造,它以职业自由为基础,以国家保护义务为核心,并以国家给付义务为外围。这种规范构造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劳动权第三人效力的理解不宜一概而论。劳动权的核心是国家保护义务和给付义务,在这个方面它很难产生所谓的第三人效力,只有在职业自由方面才有产生第三人效力的可能。当事人在劳动契约中约定"工伤概不负责任",此种约定之所以无效,不是因为雇主违反了劳动保护的义务,而是因为雇主过度限制了雇工的生命健康权;不是基于劳动权的第三人效力,而是基于生命健康权的第三人效力。最高人民法院选择在劳动保护的角度来展开论证,恰恰未能准确把握案件所涉及的真正宪法问题,且造成社会权面向上的劳动权亦可适用于私法关系而生第三人效力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叶跃 《人民司法》2012,(24):101-104
【裁判要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劳动仲裁调解书,若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及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并据此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属于虚假诉讼的范畴,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裁定对劳动仲裁调解书不予执行。但对于虚假劳动仲裁调解书本身,由于在纠正与撤销程序上当前相关法律并无明文规定,所以应对此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如何确定第三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应让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没有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致使将一个案件分成两个案件处理,而且有时由于没有第三人参加,有些情况不明,判处不当,甚至给当事人或第三人的权益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原告:某地区五金交电化工公司 被告:某县电器厂 第三人:某县工商银行 案情 被告系集体所有制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第三人贷款,在1986年11月以前,共欠第三人流动资金贷款208.5万元。1986年11月28日,被告又以该厂243万余元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作抵押(第一份抵押协议),与第三人签订贷款154万元流动资金的合同一份,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贯彻实施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对第三人的特征及其法律地位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弄不清楚第三人与原诉的原、被告之间的关系;有的将第三人与共同诉讼人混同;有的将第三人当作证人;有的认为不如把第三人通称为“关系人”简单明了,等等。可谓众说纷纭。这不仅在理论上互不一致,在司法实践中也容易搞错,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由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存在第三人这一诉讼参加人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审判人员要求原告在其起诉状中书列第三人,否则就不予受理。笔者认为,原告在其起诉状中不应书列第三人。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0条规定:“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知该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该第三人没异议但又在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民事诉讼法(试行)中,人们对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有各种不同看法:有的将享有部分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看成共同诉讼人;有的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视为证人;有的认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一律应有上诉权;还有的则认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都没有上诉权;有的甚至认为,第三人含义不清,运用不便,不如用“关系人”好,等等。这些不同看法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对于不同的第三人具有不同的诉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内部冲突与制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 ,表现在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诉讼地位与实体责任之间的冲突 ;第三人参诉方式与司法的被动性的冲突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诉理由的模糊等。文章在比较大陆法系辅助参加人制度与普通法系追加第三人制度的基础上 ,认为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的改革 ,应选择大陆法系辅助参加人的制度模式。在第三人辅助参加的理由方面 ,我们认为应限定为 :基于同一标的物、同一事件或同一事项对当事人一方有义务性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其他当事人在诉讼地位上应当是相同的;其参加诉讼的根据主要是担心本诉案件的处理结果会影响到自己在私法上的地位和利益;应当把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类型划分上定位于辅助性第三人。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的完善措施:笔者认为应当从参加方式、参加时间、诉讼权利义务赋予的时间、一次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诸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在产品责任中会涉及到以下几个主体: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及相关第三人。此处相关第三人可以是产品的使用人和其他遭受由有缺陷的商品导致的人身或财产损害的受害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图示简单表示如下: 消费者→相关第三人 产品制造者 销售者→消费者→相关第三人 其中,除消费者和相关第三人之间不是合同关系以外,其他的箭头都代表着合同关系的存在。有合同关系就有可能发生合同责任。另外,我国  相似文献   

14.
行政诉讼中对必要参加诉讼第三人的权利救济,虽然在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应司法解释中都有涉及,但是无论在实体还是在程序方面,均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不仅给必要参加诉讼第三人的权利救济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成为许多行政案件案结事未了,甚至行政案件申诉、上访、信访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政诉讼必要参加诉讼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体系,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必要参加诉讼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未获准,应当赋予其上诉权;没有申请参加诉讼,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遗漏必要参加诉讼第三人的案件,二审法院并非一律发回重审;应赋予被遗漏的必要参加诉讼第三人提起再审之诉的权利;应当赋予必要参加诉讼第三人管辖异议权;必要参加诉讼第三人在终审前都可以参与诉讼程序;参照原被告举证责任完善必要参加诉讼第三人的举证责任制度;强化行政诉讼生效裁判执行中必要参加诉讼第三人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立法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规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 ,理论上缺乏依据 ,实践中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甚至还适得其反 ,并且和国外立法形成了实质性的差异。提出取消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并把它分解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以原告身份起诉本诉原被告的第三人和被本诉原被告提起诉讼的第三人 ,两者和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统称为第三人 ,形成第三人之诉。取消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称谓。另一部分为主动申请参加到他人已经开始的诉讼中支持一方当事人并为其提供证据的证人。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现状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领域中的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民事诉讼法》将其放在当事人一节中予以规定,同时又在第56条规定:“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这种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当事人区别开来的做法,容易产生逻辑上的混乱。按照该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  相似文献   

17.
司法信箱     
《人民司法》2005,(11):109-110
债权人代位起诉一定要追加债务人为第三人吗?编辑同志:我院在审理一起债权人代位起诉次债务人一案中,发现原告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对此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可不追加债务人为第三人。理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6条“债权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债务人为第三人”的规定,人民法院追加债务人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继《民事诉讼法》之后也确立了第三人制度。由于在整部法典中只有一条规范对第三人制度加以规定(即第27条),所以显得内容单薄、原则,具体操作性不强,这为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和行政诉讼的理论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造成实践上和理论上的诸多混乱。正确理解和把握行政诉讼的第三人,科学设置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判别标准,对于我国行政诉讼理论完善和司法实践,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提到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首先应该弄清究竟什么是行政诉讼的第三人?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法律界定,是整个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  相似文献   

19.
孙永一 《山东审判》2005,21(3):37-38
一、委托人介入权的行使《合同法》第403条第1款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主动介入受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合同关系,直接向第三人主张合同权利,但第三人与受托人在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该法条一方面规定了委托人的介入权,同时又以但书的方式规定了阻却委托人介入权行使的例外规定。审判实务中判断第三人是否具有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与受托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要根…  相似文献   

20.
在利他契约 ,债权人在第三人未表示享有利益前可变更、撤销利益第三人约款 ;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向第三人给付 ,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 ,可寻求司法救济 ;同时 ,债权人有义务确保债务人向第三人给付。债务人应依据诚信原则全面向第三人履行债务 ,否则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向第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同时 ,债务人可就契约所生抗辩 ,对抗第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