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适应新形势,亟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而社会组织建设创新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要从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法制创新以及工作举措创新着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建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创新建设带来新机遇,同时也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创新建设必须剖析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把握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并积极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系列创新平台,创新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路径,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需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和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制度机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创新机制,必须从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创新公平的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化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创新民主的参与、监管机制,提升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概括起来是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满足人民需求,要在创新社会治理中促进社会和谐,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维护社会公正等。这些重要论述无疑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可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科学体系。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积极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始终坚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科学的思维审视时代,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中,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心。  相似文献   

6.
刘霞 《工会论坛》2014,(2):74-76
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而且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创新社会治理,要从观念上完成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当前,健康发展的社会组织,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社会组织建设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仍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社工精神缺乏、行政化倾向明显、整体素质不高,等等。国外社会组织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如自身建设比较规范,法制保障比较健全,角色定位比较明晰等。我们要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中,大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社会组织建设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热点。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系,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不应以西方社会组织理论为指导,而应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中寻求理论依据。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统摄人的本质思想、社会—国家思想、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等,超越了西方社会组织理论,构成中国社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贯穿并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尤其体现在事关民生的社会建设方面的一些新思想和新理论。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为社会建设的现实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公民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蕴含着巨大的社会管理功能,值得探究。大力完善公民社会组织,积极推进社会多元参与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理论定位、特质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阶段跨越性、历史传承性、人文关怀性以及超越时空性等特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支撑,以生态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健全社会参与机制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其创新性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布局作了新的拓展;将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提升到新境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提出了新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的建设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参政党是国家事务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践行者,在提高服务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中具有独特优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大力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参政党职能优势,努力提高创新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即社会建设,既不能固守苏联模式的社会体制和社会管理模式,又不能原封照搬西方模式,而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道路。制度创新是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制度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辨证关系;坚持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牢牢把握抓住近期制度创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协同力量。西安市社会组织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总量偏少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对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仍有偏差、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不足、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没有完全理清、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管理上重登记轻监管等问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围绕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目标,需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好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同时,党的领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障。正因为这样,政党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就有着独特的政治意义。政党建设不仅仅需要中国共产党自身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的提升,更需要党处理好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具有先进文化指导的社会团体在创新社会管理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公益性社团文化建设尚存许多不足,特别是许多社团只是政府机构在社会服务的延伸,官僚色彩很浓。社团文化创新的重心是建设既有文化自觉性又有鲜明特色的组织文化,而实现文化创新既需聚合先进文化及传统文化精髓的内驱力,又离不开政府和市场的外部支持。首都红十字组织的文化创新实践正是这一路径的鲜活典范。  相似文献   

18.
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必须要强化自身建设,巩固其社会基础,这是其发展的根基所在。民主党派除了通过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发挥主要职能作用、推动自身建设以外,还可以通过发挥社会职能来推动自身建设,即通过主动地创新社会联系机制,激化自身建设活力,提升建设效能。本文贯穿社会联系机制创新这个主线,深入研究推进社会联系机制创新对于推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要作用,梳理民主党派推进社会联系机制创新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和社会管理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社会组织建设的目标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和产品。在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教化和导向功能,对于促进社会组织科学发展、提升社会组织成员社会责任意识、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组织——基层民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社会组织是中国基层社会的重新建构,它和发展基层民主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基层民主,社会组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