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焱 《中国律师》2006,(11):75-77
诺亚方舟历经世纪椴造,又遭百日洪荒,方见旷古彩虹,得以天地鼎盛。读史抚今,中国公职律师事业的发展,伴随沧桑岁月,文化洗礼,一路坎坷中,励精图志,终成大器。作为中国公职律师制度的实践者,愿将创业管见坦现同业同仁。一、公职律师制度创设的情势趋向(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公职律师制度当今世界处于社会的大转型期。由信息革命产生的知识经济时代已迈着春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当我们中国还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艰难跋涉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已经步入经济时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之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为律师一定应该是战士,律师应该以敬虔的态度看待法律。”这不是名人名言,这是那一富于激情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律师说过的一句令人感触良多的话。目前我国执业律师已达12万人,律师事务所达到1万2千多家,律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每年办理诉讼案件150多万件,非诉讼案件80多万件,法律援助案件10多万件,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作出了积极贡献。过去,很多人对律师的直接印象就是“唯利是图”。但是,这并不是中国律师的第一形象。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律师的公信力并不完全令人满意,但律师的执业环境却更为恶劣。2005年6月中、下旬,围绕律师依法履…  相似文献   

3.
李世威 《中国律师》2000,(12):24-25
一位未来学家预言:新经济时代,律师业将消亡。我们不探讨律师业是否消亡,但有一点不争的事实,21世纪新经济时代中国律师传统业务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律师业是随着工业时代的繁荣而发展壮大的,生产力的发展不但决定了时代的特征,也决定了律师的业务范围和职业角色。中国律师的职业服务表现性角色,不能全盘端到企业法律服务中,这种服务要求确立新的律师职业服务角色。一、律师法的律师业务范围过窄,影响企业法律服务中律师职业服务角色的转换。所谓律师职业服务角色是指与律师服务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  相似文献   

4.
宋占文 《中国律师》2005,(11):21-23
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目前,人类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社会职业群体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就是这个群体的生命。中国律师作为一个职业社会群体,在经历了恢复律师制度25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而属于这个群体的律师行业文化,随着25年的积淀与过滤、扬弃与升华,已经从她的嫩稚阶段逐步走向成熟,正成为中国当代律师共同信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一、律师文化的内涵及本质属性1.律师文化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樊华 《中国律师》2008,(7):53-55
随着中国律师行业的不断发展,律师文化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律师业内越来越多的关注。就律师文化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已经存在了某种形态的文化,而在于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律师文化,什么样的律师文化更有利于律师及其制度的健康发展,什么样的律师文化应该成为先进的主流的律师文化。否则,我们在探索和建设律师文化的时候,就会失去构建这种文化的本来目的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中国律师的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平 《中国律师》2001,(1):18-21
从我们整个世纪来看,中国律师走向新的世纪,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就是要走向政治。律师如果不关心政治,如果不跟政治相结合,如果不走向政治,那么律师也就仅仅只是一个服务。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律师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呢?谈到律师的制度的作用,应该说它是多方面的,多功能的,多方位的。前不久由一位中国律师报的编辑编了本《中国大律师》,让我写一个序,我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我说:“成败、苦乐、善恶、兴衰写就了50年残缺不全的律师史和律师任务。”(全文见本期64页,此处略,编者。)我想我为什么要发表这一番感慨呢…  相似文献   

7.
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目前,人类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社会职业群体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就是这个群体的生命。中国律师作为一个社会职业群体,在经历了恢复律师制度25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属于这个群体的律师行业文化,随着25年的积淀与过滤、扬弃与升华,已经从她的嫩稚阶段逐步走向成熟,正成为中国当代律师共同信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在此.笔者将主要概括论述律师文化的内涵及本质属性、律师文化的内容系统、律师文化的总体特征、律师文化的功能作用、律师文化的社会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的律师文化等问题,从而与律师同行共同研究探讨律师文化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一、律师文化的内涵及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8.
独白 《中国律师》2003,(1):86-88
我们时常庆幸自己生逢一个如此美丽、年轻且富于激情的时代。在E时代的每一天醒来,我们都能透过纷繁芜杂的信息,捕捉到身边的社会生活正在悄然变化的各种棱角。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发展也正悄然地变换着我们的生活与生活方式。我们亦常常欣慰于能身处在一个如此活跃、年轻且富于激情的群体。律师可以因渊博的学识、高深的涵养而居庙堂之高,也能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体味江湖之远。律师群体的蓬勃发展,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推进,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思维与思维方式。作为总能伫足于时代峰峦之上的弄潮儿,律师群体必然会在与…  相似文献   

9.
《中国律师》2006,(1):5-7
罗志力(香港律师会会长)我们这个论坛的主题是“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崇高的理想,当然讲到这个理想,我们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律师担当的角色需要我们正视和研究,在香港有人说,律师工作的模式是对抗性的,我们回答说,目前对抗的不是律师,而是一个社会里面必然存在的矛盾。在社会发展方面而言,我们一方面需要保持安定,但同时要了解意见的声音,可以推动改革。在商业方面有一个夸张的讲法,就是商场如战场,而同行如敌我。在这个环境之下,律师应该担当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我们应该在一个公平的前提下化戾气为祥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害怕竞…  相似文献   

10.
高树 《中国律师》2015,(1):25-27
今日中国是一个社会治理深度转型、法治兴起的大时代,四中全会为此厘清了战略布局和目标方向。对于中国法律服务和中国律师行业来说,我们对于法治春天的来临和行业的发展充满了憧憬。笔者认为,在变革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单向思维,如果能把我们需要什么放在社会需要什么这个范畴内进行思考,既是对于变革较为客观理性的分析,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一、四中全会对于法律服务会有怎样的影响1、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体系将全面提升作为法律  相似文献   

11.
在同一面旗帜下,我们共议律师伟业;在同一个目标下,我们共商发展大计。“中国律师论坛”给了我们交流学习的机会、给了我们开拓业务的动力、给了我们创造辉煌的激情,“中国律师论坛”已经成为一个各地律师互通有无的平台、一个法律精英探索研讨的窗口、一个律师同行探寻发展之路、摸索腾飞之道的讲坛。  相似文献   

12.
法治理念下的律师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哈罗德.伯尔曼)没有法律文化支持的法治,形同沙滩楼阁。没有律师文化的律师事业,形同无本之木。从“依法制国”到“依法治国”,中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程。而“依法治国”必然要以“法治理念”和“法律文化”为根本,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律师更应该适应法治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建造起律师文化的基柱,以共同支撑法治中国之大业。律师应该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弘扬法律文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律师文化是律师事业发展的哲学…  相似文献   

13.
静水 《中国律师》2013,(11):15-15
“青年律师强则律师业强,律师业强则法治强,法治强则中国强”。青年律师队伍已占到律师行业大半江山,是中国律师事业的未来所在,是保证律师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之基。躬逢盛世.使命光荣。为提高青年律师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增强青年律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青年律师以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投身法治中国建设,促进青年律师健康成长,2013年10月17至18日,全国律协在杭州召开了青年律师工作和服务创新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2005,(10):57-58
亲爱的朋友们,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孔,我内心非常激动,好像又回到了我的年轻时代。但是现在的我已经不年轻了,我现在已是60岁的人。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我今天在这里演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向我们的青年律师来学习。我经常会看一些外国的报道,发现他们很多的精英都是从律师里产生,而在我们国家,是从人民群众中产生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因此在座的各位律师可能都有机会。人的成功,我总结了三条,第一个是激情;第二个是技能或者叫创造,你必须走自己的一条路子,把技能做好;第三个就是机遇。★激情★我经常因为书法去演讲,去年在北大我演讲了两…  相似文献   

15.
刘方 《中国司法》2014,(5):27-30
正如果我们总是把中国律师制度看作是当代市场经济化条件下的产物,那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律师行业应当是社会法治化条件下的宠儿,是社会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标杆。笔者为了提醒人们重新认识和审视中国律师制度和律师行业,也促使社会对中国律师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介绍性的方式,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角度对我国律师制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阐释,其目的是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对律师工作的了解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2月18日,全国律协与《法制日报》联合推出的"中国律师故事"专栏正式见报,首期发表了"我国律师发挥职能作用助推法治中国建设"的综合消息,全面报道了律师行业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律师行业近年来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期推出了第一个律师故事——"蒋勇:一个律师的‘无讼’追求"。截至2013年底,我国执业律师已达25.24万人,律师工作已经覆盖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7.
再次觉醒     
八十三年前,为了国家的主权与尊严、民主与进步,中国青年觉醒了。八十三年后,作为当代青年,特别是一名青年律师,面对国富民强、政通人和的时代,面对稳步推进的民主法制进程,我们应当有怎样的觉醒,才能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才能无愧于时代的需要呢?我认为,青年律师应当再一次幡然觉醒:我们应当站在时代的高点,展望令人怦然心动的未来,并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投入到推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去。青年律师应当成为推动民主建设的先锋。八十三年前的青年,接受了民主思想。八十三年后的青年,应当致力于推进民主建设。青年律师作为青年中最…  相似文献   

18.
王海云 《法治研究》2006,(10):16-17
近期,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股“律师文化”之风。我是律师,而且是一名从事律师工作25年的律师。听到“律师文化”四个字,感到很新奇,也很激动——我们中国律师终于也有了自己的文化了!  相似文献   

19.
新年寄语     
亲爱的律师朋友们:新年好!告别令人难忘的2012,我们迎来了洒满希望的2013年。在万象更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通过《中国律师》杂志,向全国律师朋友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向关心和支持中国律师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2012年,是我国律师事业稳步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广大律师恪守职业精神,深入社会实践,围绕中心,服务  相似文献   

20.
打得赢:军队律师的新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律师队伍的一种独特力量、一个不同一般的方面军,军队律师对我们不少读者来说,可能还有些陌生,可能还有些稀奇。值逢又一个“八一”建军节来临,我们不妨翻开《中国律师》,看看几位军队律师的介绍和告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