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是1950年9月入学。当时林几教授任南京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科主任,是我们的好老师。他治学严谨、重视实践、作风正派、为人谦虚、平易近人。开学第一节课,他充满信心,面带笑容对我们说:“你们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法医,司法部非常重视,所以要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报效祖国,对法医事业有所贡献,希望勿辜负国家对你们的期望!”林几教授讲课内容丰富,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同学们一致反映林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6):547-551
林几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他创办北平大学法医学教室任主任教授,创办法医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创办法医学杂志《法医月刊》,创办中央大学医学院法医科任主任教授;他引进现代法医学,规划全国"在重庆、北平、武汉、上海、广州、奉天建立6个法医学教室";他用现代法医学科学检案、教育学生,培养全国法医检验员班、法医师班、法医高师班,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他的"大法医学"发展理念、"实验法医学"观点、法医学鉴定文书公开的做法,以及敬业精神、个人品德和对法医学的理解,都在我国现代法医学发展史上留下深深地烙印,在当时乃至当代,都有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林几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林几《实验法医学》的写作、构思和特点,探索林几的法医学教育思想、学术思想、法医学历史观和职业精神、创业精神,回顾林几法医生涯及其《实验法医学》所倾注的毕生心血,以此缅怀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林几教授。  相似文献   

4.
林几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法医学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一林几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缅怀林几教授,史加敬里他在现代法医学发展及教育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林几教授为中国现代法医学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他强调“法医学为国家应用医学之一,凡立法、司法、行政上方山兀不需亚法医”,同时呼吁·5Zty为人民上保障,法医鉴定则便为法律上保障”,以唤起全社会对法医学的亟视。他热爱法医学教胄事业并在法医学教有事业上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认为“吾囚对了法医学科鲜有章才,法医检验仍袭旧弊(指村作验尸),医师无暇(对法医学)多加研究,此项人才上栽培,刻…  相似文献   

5.
林几教授创办的法医研究所在50年代))JIal迁上海。曾第一7.军医大学任教的如在座的陈康颐教授、丁涛教授与张扶扬教授及己去川:的陈谦禄教授、曾任一f.军大药学院院长的黄呜驹教授都曾经是林几教授的学生L这些前辈们工作兢兢业业,为:-.军大的法医学与毒物分析奠定了基础,虽然历年来教学经费有限,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前赴后继,至今还保存了法医与毒物分析专业的教学与研究,现在医疗系的张扶杨教授与药学院的柳正良教授正继续努力开拓法医与毒物分析的教学与科研,传授新知识,研究新课题。与上海法医与毒物分析界同仁,为弘扬…  相似文献   

6.
在林几的学术生涯中,中国法医学史是其研究的重要领域,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而形成的法医学史观,构成了林几法医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几的中国法医学史观主要包括:以比较法医学的视野研究中国法医学发展史;运用实验法医学的方法鉴别中国古代法医学的精华和糟粕;古代法医学的现代转型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实现法医学的现代转型,应注意科学总结中外法医学发展史的经验教训。这些法医学史观对于全面理解中国古代法医学兴衰之路,以及推动民国时期中国法医学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逵方是中国现代法医学的早期法医学家之一。他1898年出生于安徽寿县,青年时期即跻身于中国古文学家行列,成为中国当时著名古典文学派系——安徽桐城派的一员。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留学法国十余年,专攻医学及法医学,获得法国巴黎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任巴黎大学法医学研究所法医师,1931年被举为法国国家法医学会会员。1929年(民国十八年),孙逵方回国筹建司法行政部法医研究所。至1935年5月,孙逵方接替林几任法医研究所所长,直到四十年代末前往法国定居。  相似文献   

8.
林几,法医学家.我国现代法医学的奠基人.字百渊,1897年生于福建闽候.幼时读书于外祖父家的私塾,后随父至北京.1922年,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留校学习病理学.时缺科学的法医学检验,乃赴德国攻法医学为期四年,毕业于毕兹堡大学,得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于北平大学医学院创办法医学科,从事教学,检案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纪念我国现代法医学的奠基人之一林几教授诞辰100周年,缅怀他对法医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学献精神。我国现代沽医事业的发展,是象林几教授这样屈指可数的前不们执起的追求,他们为打破封建制度唯究者为官吏,操作者为件作”的权桔,与1时的反动政府作了不懈的斗争。同时克服种种阻力,大力引进推荐具有时代进步的两方法医学,林几教授在德国期间就个断地把外国法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传向我国,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冲破重重阻力,上一!S中央政府,把两方法医学引进大学,他著书、授课,在全国建立法医学教学基…  相似文献   

10.
<正> 1991年11月20日,是林几教授逝世40周年忌日,中国法医学会举行纪念活动,缅怀这位对中国现代法医学有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这对鼓舞全国法医同行励精图治、奋发向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照片见插页16)。一林几,字百渊,福州(旧称闽县、候官县、闽候县)人。清光绪23年(1897年12月20日)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童年在祖居地福州市乌石山下怀德坊(今道山路52号)“竹柏山  相似文献   

11.
忆林几教授     
<正> 荏苒光阴,屈指莫来,林几教授逝世已40周年了。中国法医学会,在《中国法医学杂志》上开辟专栏,以纪念林老在中国法医学发展史上不可泯灭的事绩。缅怀林教授,回忆往昔,不胜悼念。我们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给我印象至深,获益良多。其为人处事,在教研室里,无论是老教师或青年人,无不众口称赞。其中有以下几件事值得怀念。  相似文献   

12.
黄瑞亭* 《证据科学》2012,(4):489-499
《二十年来法医学之进步》一文,是林几对法庭科学史、法庭科学内涵、范围、管理、教育、学术、立法及法庭科学人文、人格等的研究成果,是林几的教育思想及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文章揭示了法庭科学的真谛,对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前,林几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题为《拟议创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科教室意见书》l’](后简称《意见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发展现代法医学的反响。该篇论著个仅体现了林几规划中国现代法医学教育事业的思想体系,而且反映了林几一生执着追求法医学事业的科学实践。在纪念林几教授诞辰100)AJ年的时候,4温林几这篇文章,对我国法医学发展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l《意见书》发表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后,我国先后颁布了《刑事诉讼律》(1912年)和《解剖规则》(1913年),法律允许用剖验尸体方法解决案件中有关死冈与中毒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法医学会计划于2013年召开"第九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这是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后举行的首次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会议交流内容涵盖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临床学、医疗损害鉴定、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法医人类学、司法精神病学以及其它相关或交叉学科。会议将以大会演讲、分会场发言以及分组讨论等形式,展示和交流近年来相关工作的成果、经验和体会。征文相关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1945~1950年我在南京大学(旧中央大学)医学院学习时,法医学是一门必修课。我被选为法医学的课代表。因此有幸与林几教授有较多的接触。医学院课程繁重,同学们对法医学都很感兴趣,希望多听一些案例,但又怕考试。我带着同学们的要求去见林几教授,当时他是大学里有名的教授,我有些胆怯。但当我见到他那和蔼可亲的态度,使我消除了一切顾虑,把同学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1月20日是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林几教授逝世70周年忌日。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全面收集林几教授一生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按照系年进行编排整理,并结合其生平对所发表论文和著作的背景、学术影响进行评述,力图完整展示林几教授毕生的学术成就,缅怀他对中国现代法医学创立和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为深入研究林几教授的学术思想提供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法医学会计划于2013年召开"第九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这是学会进行换届后举行的首次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交流内容涵盖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临床学、医疗损害鉴定、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法医人类学、司法精神病学以及其它相关或交叉学科。会议面向全国征文,相关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18.
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学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各国的法医学体制各有所长。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实施 ,体制改革的深入 ,借鉴国外的经验 ,吸取其优点 ,将有助于我国法医学体制改革 ,进一步提高法医学鉴定工作质量 ,尽快做到与国际接轨。关于英国、德国、日本及美国等的法医学体制已有数篇报道[1,2 ] 。本文作者介绍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局的法医学建制 ,并对照我国现行的法医学管理体制 ,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马里兰州法医局始建于 193 9年 ,是美国第一个以州为法医检验中心、实行法医检验人制度的法医局。马里兰州法医局负责全州 1市和 2 3县的法医检案工作 ,在行政上属马里兰州死后医学鉴定委…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法医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机构设施、业务范围、办案流程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通过海峡两岸法医现状的分析比较,意在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我国大陆法医制度和法医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法医工作者的职业暴露风险极大,案件现场及尸体上的有毒有害物质、高致病性微生物以及利器、骨折等因素均可能给法医带来身心伤害甚至生命危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法医的工作环境已经较过去显著改善,但是针对个人防护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给法医职业防护带来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借鉴生物安全领域的先进技术和防护理念,以满足新形势下法医工作的需要。本指南立足当前法医职业防护的实际需求,从暴露风险、防护分级、应急处置等角度阐述,希望能为制定法医职业防护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以指导法医工作者开展个人防护工作,为提升法医职业化水平和身心健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