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届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后,如何尽快适应代表角色,掌握代表工作方法,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是各级人大代表特别是新代表面临的共同课题。人大代表如何履职,根据实践经验,依笔者之见.就是牢记四句话,即:“人大代表是职务,权利义务要记熟,会内会外都履职.服务于民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2010,(12):10-10
代表法实施以来,在完善人大制度,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责,规范代表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代表法实施18年来,代表履行职务的环境、条件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规定已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求,一些全国人大代表纷纷提出修法建议。代表法实施中面临的困惑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是代表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形式,也是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的民主权力。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这不仅在代表法、地方组织法中有明确表述.各级人大常委会也都有具体的制度和规定。从实践中看,办理代表建议比较普遍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4.
人大代表是一个公权力职务,其职务具有公共性,执行代表职务就是“办国家的事儿”。所以,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一切开销就应当由国家财政拿钱。“社会赞助”必然影响到人大代表超脱地审视、表达和提升民意。从而动摇人大代表行使职权人民性这一根本保证属性。代表制度立法体现了控制人大代表与利益关联方私自政治交易的制度安排,北京市在立法中重申并进一步明确代表法的立法精神,很有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近日,承德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决定,许可该县人民法院对县级人大代表张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暂时停止其执行代表职务。  相似文献   

6.
代表视察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重要形式,是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权利。近年来,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以宪法和相关法律为依据,在加强和改进代表视察活动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五有”经验。  相似文献   

7.
闫旭辉 《江淮法治》2010,(13):46-47
县级人大代表通过直接选举产生,近年罢免案例不少,但成功者不多。这起罢免案,源于人大代表获刑,选民们为此质疑,犯罪分子怎能当代表?由此启动罢免程序,最终以多数赞同罢免了该代表的职务。对此,笔者认为,代表获刑并不是罢免代表的充分条件,因为罪有大小之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轻微犯罪且没有剥夺政冶权利的人大代表并不影响其履行职务,只要选民认可,即便是暂停执行代表职务也可恢复。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11,(4):10-11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代表法的决定。历经意见交锋,累计修法共识,在尊重和吸纳社会公众、专家和人大实务界意见的基础上,代表法修改终于尘埃落定。吴邦国委员长在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把修改代表法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天护 《江淮法治》2008,(21):21-22
制度创新——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保障 建立并逐步完善代表工作制度,为代表开展活动、执行职务提供保证,是铜陵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狠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根据代表法第49、50条的规定,代表有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代会、被罢免等七种情形之一的,其代表资格终止。代表资格的终止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代会,由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代会予以公告。实际工作中往往法定情形的出现和公告的时间不一致,如2013年5月29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罢免了周文斌全国人大代表职务,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告周文斌代表资格终止,法定情形的出现和公告相差一个月。目前对终止代表资格从何时算起存在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应从法定情形出现时算起,有人认为从公告之日算起。  相似文献   

11.
《江淮法治》2009,(5):22-23
2009年,代表工作要按照“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推动人大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总体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皖发[2005]14号、皖发[2008]20号文件为主线,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重点提升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水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10,(12):14-14
代表法为保障和规范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代表作用的发挥和人大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代表履行职务的环境、条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在200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的9号文件,对如何发挥代表作用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夏继德  陈俭 《江淮法治》2014,(17):47-48
夏继德(左三)在视察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情况。人大代表是本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依法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主体。除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依法听取审议各项工作报告,选举各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表决本行政区域重大事项,提写各类议案和建议以外,在闭会期间,以代表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学习、调研、视察等各项活动,是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4.
率先建立 示范带动 如何在人代会闭会期间为人大代表执行职务、联系选民搭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切实有效发挥代表在推动区域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代表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保障和促进人大代表工作的专项法律,它对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执行职务方式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为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如今,这部法律已经公布施行15个年头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实施《代表法》,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本刊记者日前分别就提高代表议案质量、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代表小组作用等话题采访了部分人大代表,倾听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刘月好是一名民营企业的领导者,担任保定市晶鑫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日常的工作非常繁忙,当选代表后,开始也不太适应,不知怎样才能执行好代表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他对如何处理好执行代表职务有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执行代表职务最重要的是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发挥自身优势,为民代言。要真正做到为民代言也不是一种容易事,代言首先要知情,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是我国为确保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更好地行使代表的职权,履行代表的义务,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依据宪法制定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代表工作的基础法律,它不仅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各级人民代表的性质、地位、权利和义务,而且还从内部外部环境上规定了人大代表在本级代表大会期间的工作和闲会期间的活动及代表执行职务的各种保障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不断推进的历程中,代表行使职权、国家保障代表履职的每一个新现象都吸引着公众的眼球,代表职务的内涵在这些历练中越来越清晰。《代表法》实施16年来,这些民主“时尚”注释着民主政治的一个厚重命题:人大代表“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国家职务”。  相似文献   

19.
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个人持代表证进行自主的、经常性的视察活动,既是代表法赋予代表的一项权力,又符合代表结合本职工作执行代表职务的特点。早在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关于改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办法的意见》中就指出了建立代表自主的、经常性的视察为主要方式的视察制度。然而,时至今日,大多地方代表的视察,仍以集体组织视察为主,代表个人持证视察为辅。代表个人持证视察,缘何“犹抱琵琶半遮面”呢?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切实有效开展好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作用,做好代表工作,陕西省清涧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为代表依法履行职务提供服务,开启了代表工作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