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合作和谐的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生存利益是人类社会共生共存的基础,劳动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严重不均衡的劳动关系状况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由于制度缺失,我国劳动关系已出现严重的不均衡,必须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的劳动政策,着力加强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建设,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真正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劳动关系主体.  相似文献   

2.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私营企业的背景特征和对劳动关系管理的特殊性,使得当前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构建和谐共赢的劳资关系,是提升私营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推进私营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一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习借鉴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成熟经验,有效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推动实现体面劳动,不断完善我国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的体制和机制,改善职工群众的心理预期和就业心态,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内容,已经成为我国工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支撑。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各级工会要顺应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新变化,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不断提升现代企业管理素质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民生幸福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的发展不仅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劳动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更是人的发展诉求.由于资源占有的不均衡和利益主体多元化,劳动关系的不和谐是当前市场经济中不可回避的社会事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通过制度进行有效协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利,同时形成劳动关系和谐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伙伴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的同时,还要理顺企业内部诸多关系,重点是劳动关系问题,努力构建和谐企业以及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利益的和谐,是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既要体现对劳动者利益的偏重保护,同时也要兼顾用人单位利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不断完善“三方机制”,重视和强化集体谈判,建立便捷、经济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工会应监督劳动合同履行情况,指导职工与企业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完善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劳动关系自我调节机制;建设四有职工队伍,提高劳动力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  相似文献   

8.
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在开展创建活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制度建设这一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燕春 《工友》2014,(11):40-41
国有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地方。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关系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影响到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发展大局。当前,国有企业处于大改革、大调整和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要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健康顺利进行,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五个"着力于"。  相似文献   

10.
“和谐发展,互利双赢”的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原则之一。从历史的沿革、现实的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看,实现互利双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既有迫切的必要性,又有现实的可能性。尽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上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但劳动关系双方可以通过调节实现合作,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达到互利共赢。现阶段,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要防止双方利益的失衡,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要充分考虑劳动力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11.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转型时期中国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生产方式的进步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决定因素;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制约劳动关系的关键;健全的集体协商制度是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保障;实现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利益关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企业工会要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同时要创新工作方法,从党的群众工作角度,调动职工积极性,依靠职工共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成为历史,开始进入创新驱动、协调优化、中速增长的新常态。新常态下,要正确处理好劳动力成本问题、创新问题以及劳动关系协调问题。采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方法增强企业竞争力需谨慎从事,而应增强企业的创新力,这种创新必须是包括广大职工的创新,而即便经济下行期和谐劳动关系也应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运》2007,(12):49-51
一等奖(6篇)1.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制度建设是关键(江苏省李晓布)2.关于我省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河北省袁刚)3.以创建促共建以共建促共享(山东省威海市总工会)4.新时期中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天津市关明鑫)5.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上海市周永宝)6.用三个共同理念和精神推进创建活动是工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黑龙江省曲磊)二等奖(10篇)1.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倾力打造工会推进社会和谐的新品牌(江苏省蒋新民)2.组织引导职工群众共建共享和谐企业(四川省臧安中)3.关于乡镇(街道)工会…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和谐的根本,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企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笔者认为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必须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基础。要深刻理解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任务,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出发,积极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理顺劳动与资本的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构建企业与职工共决共享共赢的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包秦在《吉林工运》2006年第2期撰文提出,对新型劳动关系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努力构建企业与职工共决共享共赢的新型和谐劳动关系新体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一、劳动关系的对立统一性质要求建立新型的和谐劳动关系。1.层出不穷的劳动纠纷要求治标必须治本。2.国企全面改制的实践要求构建新型劳动关系。3.科学发展观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二、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与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和谐运行。二是劳动者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工资分配问题历来是员工关注的热点与企业劳动关系的焦点。如何探索建立工资谈判制度,对于规范和谐非公企业劳动关系,进而推进非公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和谐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从企业劳动关系的现代化观念培育上,从立法与政策制定上,从企业机制与制度建设上,从操作运行的秩序、规则的建立等诸方面探索建立与规范非公企业工资协商谈判制度,已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当前非公企业工资谈判制度建设的制约因素及成因分析现阶段非公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状况的外在表现主要有:劳动合同制度亟待落实,劳动安全卫生与…  相似文献   

19.
根据劳动者对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感受和评价,我国劳动关系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休息休假、工资、员工参与决策、劳动者组织等对劳动关系呈现显著性影响.休息休假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基本因素,工资问题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企业决策权是影响劳动关系的激励因素,劳动者组织是影响劳动关系的结构性因素,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需要从政府、劳动者、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钮友宁 《中国工运》2010,(10):39-40
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结合江苏省劳动关系状况和工会工作实际,就发展江苏省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依法规制劳务派遣制度,形成正规就业为主导的劳动用工格局一是要依法规制劳务派遣制度。建议政府规制劳务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