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法国于1992年7月22日通过、1993年9月1日生效的新刑法典对法人犯罪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法典式的法国立法曾对大陆法系国家具有广泛的影响,法国新刑法中关于法人犯罪的规定,仍不乏其借鉴意义。本刊特将有关部分译成中文刊出,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2.
以往法学界的刑法学者们在谈及大陆法系刑法的特点时,总会不约而同地承认一点,那就是大陆法系刑法不承认法人的刑事责任,即否认法人可以成为刑事责任主体,这一点也被许多学者列为大陆法系刑法的特点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增多,社会犯罪现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各国法制建设的经验也在相互借鉴和吸收。1993年9月开始实施的法国新刑法典中,关于法人犯罪的种种规定,打破了大陆法系刑法不承认法人犯罪的老框框,成为大陆法系刑法改革的先例。法国新刑法典关于法人犯罪的规定,曾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学术争…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与研究概况在现代各国刑法和刑法理论中,对法人可否成为犯罪主体及其刑事责任问题,有着不同的规定和主张。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各社会主义国家,一般否定法人可以作为犯罪主体并被追究刑事责任;英美法系的主要国家,则倾向于肯定法人可以作为犯罪主体并被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也有大陆法系的国家如日本等,在一些单行的经济、行政法律里设立了把法人作为犯罪主体并追究其刑事大任的规定。我国现行刑法典第5条至第8条关于刑法对人的效力,以及第14条至第16条关于犯罪人条件的规定中,都没有承认法人可以…  相似文献   

4.
法人犯罪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中国和法国是当今世界上用刑法典明确规定法人犯罪的两个主要国家,本文通过对中、法两国刑法中法人犯罪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两国法人犯罪立法的优点和不足,这种比较研究的结论又可以为完善我国有关单位犯罪的刑法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蒋慧玲 《现代法学》2003,25(5):73-77
俄罗斯1996年新刑法典关于犯罪概念的立法模式沿袭了1958年以来苏俄刑事立法采取的形式———实质概念模式。但是,新刑法典的规定和变革因批判地继承民族立法的传统,特别是反映俄罗斯刑事立法和刑法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而显得更为科学和合逻辑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刑法典关于犯罪概念的立法规定深受苏俄刑事立法的影响,但是,由于俄罗斯新刑法典的变革,两国关于犯罪概念的立法表述和内容有了较大的区别。这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研究,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6.
持有行为的法律性质再探讨──兼论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完善张广永从1810年《法国刑法典》规定持有型犯罪伊始①,各国刑法典纷纷效仿,我国也在1997年新刑法典中规定多种持有型犯罪。但该种犯罪的诸多问题在刑法学界仍存在争议,笔者拟就争议的中心问题即持有行...  相似文献   

7.
DUALSYSTEMOFPUNISHMENTONCRIMEOFJUDICIALPERSON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新刑法典中,第一次出现了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改变了我国法人犯罪立法零乱、无系统的局面。但是,新刑法在对法人犯罪处罚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对法人犯罪及其处罚的一些粗浅认识。一、规定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合理性传统刑法理论认为:只有自然人可以作为犯罪主体,成为刑罚的对象;而法人没有思想意志,因而不具备实施犯罪的能力。这在罗马法中称为“社团不能犯罪…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人犯罪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理论界对法人能否犯罪问题至今仍有不同看法,但1987年以来法人犯罪立法的大量出现,不能不将我们研究的重点引向应如何在法律中科学地规定法人犯罪方面。在目前酝酿修改刑法典的时候,笔者对我国的法人犯罪立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立法机关参考采纳。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新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立法模式及其完善●武汉大学法学院孙昌军蒋羽扬一、我国新型法典关于单位犯罪的立法模式我国新刑法典颁布以前,对单位犯罪采取的立法模式是单行刑法、司法解释和附属刑法,明显存有日本立法模式的痕迹。实践证明,这些法律规定是较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崔庆森 《法学研究》1996,(1):112-117
在修改完善我国刑法典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较为复杂棘手的问题,就是有无必要在刑法典中规定法人犯罪,以及如何规定法人犯罪。该问题之所以复杂棘手,一是在刑法学界中,对犯罪的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和应否在刑法典中规定法人犯罪有不同认识,特别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理论权威和参与修改刑法工作的专家学者持否定意见,在某种程度上使该问题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从而立法上无法适从;二是在当前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管理教育工作跟  相似文献   

11.
论经济犯罪数额的立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典正式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概念明确化、犯罪数额具体化是罪刑法定原则在经济犯罪数额立法上的具体要求,因此,新刑法典对部分经济犯罪的犯罪起点数额以及其他界限数额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然而,新刑法典并未能彻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在相当数量的经济犯罪中仍采用概念模糊的抽象模式来确定犯罪数额。为了更好地在经济犯罪数额立法上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为了使经济犯罪数额立法科学化,有必要加强研究经济犯罪数额的立法模式。一、评析新刑法典的经济犯罪数额立法模式经济犯罪数额是指受经济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  相似文献   

12.
朱琳 《法学论坛》2006,21(1):126-138
法国1994年新刑法典规定“无实行重罪或轻罪之故意,即无重罪或轻罪”,从而首次将故意提升到总则的高度,并确定了以惩罚故意为原则,惩罚过失为例外的政策。本文从故意在法国的“行为-行为人”二元论体系中的位置入手,分析了故意的内容、类别及犯罪的特殊样态中的故意,展现出法国不同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的独特的犯罪故意理论,并在结论中指出法国刑法理论研究的实用主义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蔡巍 《中国法律》2005,(4):24-25,84-86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以法律的手段打击毒品犯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法制建设的新时期。关于惩治毒品犯罪的立法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现行刑法典),结合惩治毒品犯罪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参照国际禁毒公约对毒品犯罪的类型以及量刑标准的规定,对中国的毒品犯罪立法作了更为严谨、务实、合理的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形式犯罪概念与实质犯罪概念的争论,只是在苏联刑法典中规定实质犯罪概念后出现的。欧洲大陆国家也有关于实质犯罪概念的论述,并提出立法层面与司法层面双重结构的犯罪概念,但并没有在刑法典中规定实质的犯罪概念,这是欧洲大陆国家实质犯罪概念与俄中实质犯罪概念的本质不同。俄中实质犯罪概念是法定犯罪概念。  相似文献   

15.
张莉琼 《北方法学》2017,11(3):75-83
2010年《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首次规定了国际航空犯罪法人责任,法人责任以法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代表法人实施劫持航空器等国际航空犯罪为要件,法人为此承担刑事、民事或行政责任。公约对法人犯罪及其责任的立法需要转化为国内法才能适用。世界各国国内法对法人犯罪及其责任的态度差别较大,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刑法规定有航空犯罪的法人刑事责任,德国国内法规定有航空犯罪的法人行政责任,意大利刑法规定有航空犯罪的法人民事责任,我国仅在个别航空犯罪中规定有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我国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和理论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可在我国刑法中取消法人犯罪法定化限制,全面规定包括航空犯罪在内的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单位犯罪来源于英美法系中的法人犯罪,大陆法系在传统上则采取个人责任原则,坚持罗马法奉行的“法人不能违反可罚行为”原则而否认法人的犯罪主体资格。在我国,关于法人或单位犯罪10几年前特别是从1987年1月《海关法》颁行以后曾经是刑法理论界、立法界和司法实务界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尤其是单位或法人能否成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问题,肯定派和否定派针锋相对、各抒己见、相持不下,并且普遍采用法人犯罪的提法。随着1997《刑法》的颁布和实施,单位得作为犯罪主体并可被判处刑罚在立法上得到了最终肯定,而且…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我国刑法典关于空间适用范围的规定中存在的局限,从世界刑法发展的趋势、打击国际犯罪的实际需要、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和我国单行刑法的规定等方面,分别论述了我国刑法典对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确立普遍管辖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以我国刑法典现有的规定为基础、吸收有关单行刑法的内容,在我国刑法典中增设适当条款、确立普遍管辖原则及其相关的引渡制度的具体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在结果加重犯的理论研究和刑事立法方面已较为先进和完善,对预防和遏制犯罪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我国有关结果加重犯的立法仍有很大不足,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在刑法总则中明确界定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并对刑法分则中结果加重犯的不当规定加以修改和清除,以保证我国刑法典体系上的严谨。  相似文献   

19.
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是一个刑法理论问题。英美刑法原则性地确认,可以刑罚处罚法人,而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则认为“法人无犯罪能力”。日本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在刑事司法实际中一贯否认法人有犯罪能力,不能成为犯罪主体。随着日本行政法处罚法人规定的增多,特别是有些法规直接规定处法人以刑罚(日本称之为行政刑法),一些学者纷纷主张应当确认法人的犯罪能力。因为在日本法学界来看,行为能力是责任能力的前提,承认了法人的犯罪能力随之就能承认法人的刑事责任能力。这样,首先在法人是否有犯罪能力问题上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但是,持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20.
激情犯情节法定化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情犯情节法定化问题目前正成为我国刑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刑事立法过程中,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激情犯的立法经验,确定对激情犯的处罚原则和立法模式。从刑法学、犯罪学和心理学角度考虑,对激情犯应当从宽处罚。在立法模式方面,在立足我国现行刑法典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大陆法系国家对激情犯的规定,采用总则式的立法模式。在激情犯的认定标准方面,应当从刺激的范围因素、刺激的程度因素、实施犯罪的时间因素、犯罪的对象因素等方面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刑法典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