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律师当为良知与公正的化身自执业以来,马军律师始终将法律和正义放在首位,是一名真正的法律卫士。他所承办的每一个案件。从过程到结果,无不体现出他的胸怀、胆识、雄辩和热忱,无不体现出他作为律师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和对法律的捍卫。  相似文献   

2.
我们不安怀疑,今天的中国,正一步步走向法治社会;我们当然知道,社会主义法制正欣逢春天;我们正在看见,中国的律师事业正如旭日初升;我们完全相信,中国律师将大步走向世界!然而,谁会献身这一年轻的事业?谁来献身这一正义的事业?谁在献身这一良心的事业?潮落潮起中国律师显风流暗流出涌市场经济始分流从公元前6世纪雅典辩护士到古罗马共和国的阿多克梯斯(Advocatus),从中世纪的僧侣律师到近代资本主义律师制度的建立,西方律师职业几度易名,也曾命运多蹇,但却传承嬗递了两千六百余年。《周礼》早有明文记载,早在公元前8世…  相似文献   

3.
马弘 《天津律师》2006,(2):40-42
中国律师业从1979年恢复到现在已经有26年的历史,中国的律师业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发展.已由从计划经济模式的国办所.发展为律师集体投资的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律师个人投资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律师身份也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逐步转化为维护法律正义和社会公平的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了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很多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又在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团队化方面进行着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岁末之际,编辑部收到了两首热情饱满的律师之歌。一南一北的两位作者不谋而合,创作了激情洋溢的歌词,刘成敬作者更在信中希望能够征集会歌以弘扬法律激励律师。全国律协正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律师协会的会徽,很快就会开始征集会歌。我们希望:全国律师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为中国律师谱写一曲法律之歌、正义之歌。  相似文献   

5.
周以婧 《行政与法》2014,(3):116-121
律师职业自产生之初就与正当程序有着紧密联系,正是程序正义赋予了律师职业以内在的价值追求.但现今的中国刑事辩护律师却处境尴尬:他们参与刑事辩护率低迷;在刑事诉讼中的各项权利难以保障;有时深受社会公众与媒体舆论的怀疑、攻讦,甚至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一系列问题表明,刑事辩护作为司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正日益失去其维护司法公正的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要突破律师现今面临的种种困境,必须在现念上和制度上进一步落实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6.
律师角色错位 对法律与正义的追求是律师赢得公信力的职业符号。但无法否认的是,在相当一些中国律师那里,对钱的崇拜超过了对法律与公正的景仰。2000年,中国报考律师的人数超过了20万。在调查为什么选择这一职业时,多数人都将“收入高”排在第一位。 一个需要长年的法律训练、且时常能替当事人挽回巨大损失的职业,得到高收入是公平合理的。但如果赚钱成为这个群体中为数不少的从业者的一种追求,甚而为了赚钱而无视法律、无视社会正义,律师职业本身便会失去社会的信任,甚至会毁掉律师业。 社会认同错位 律师通过自己对法律的理…  相似文献   

7.
罗玉川 《法制与社会》2011,(16):7+16-7,16
本文从春秋时期子产与邓析两者之间的斗争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法制理念出发,阐述在现代法治文明建设中构建的律师文化与中国传统法治理念的冲突是造成现今社会对律师负面看法的一个重要人文因素。本文认为律师文化中正义是其追求的内在价值,但律师角色定位决定了其与法官角色定位的不同,律师不是正义的代表。律师是实现正义的制度安排,是扶正正义天平的一角。  相似文献   

8.
江平 《中国律师》2002,(4):69-69
我曾在国栋主编的《中国大律师》一书中写了一个序,题名为“律师兴则国家兴”,为我国律师制度在国家民主化、法制化中的作用呐喊。两年后,国栋又拟主编《律师文摘》,我想为律师的气质呐喊。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律师,但我不能说我们拥有的正义就最多。”这句话颇值得我们深思。律师是国家民主法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众多的律师又恰恰不能必然说明民主法制的加强,这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律师本人的素质与气质不同。在我们今天的律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极大差异,有些律师是民主法制的破坏者,是邪恶的支…  相似文献   

9.
燕子 《中国律师》2012,(10):29-31
我国古代西周文化的重要内涵"礼乐文明"中,"德"是核心。德被归纳为"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如今,我们仍然将"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遗产所传承。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虽然中国律师的发展史并不长,但这个行业也有着自己推崇的律师之德。董必武告诉我们:"律师应仗人间义";胡乔木认为律师:"你戴着荆棘的王冠而来,你握着正义的宝剑而来。"而我们自己又是如何诠释律师的作用,如何担当律师的责任呢?  相似文献   

10.
陈全胜 《法治研究》2006,(10):28-28
某位律师刚刚打赢了一场重大官司,便兴高采烈地给他的委托人拍电报:“正义已经取胜。”委托人随即十万火急地回电:“立即上诉。”这是西方一个有关律师的故事。尽管有点冷幽默的味道,但身为律师,恐怕不得不相信这是真实的。现实告诉我们每一个为案件而绞尽脑汁的律师,委托人真正想要的不是正义,唯一想要的只是胜诉。而我们却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律师替当事人打赢了官司,就是替当事人找回了公道。因为律师向来自认为是以维护正义为天职的。不是有人说律师是戴着正义的王冠而来的吗?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我们律师是缺乏信仰的,律师为当事人辩护,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目的就是打赢官司,甚至不论对错。也许,凭我们律师的才智和经验,可以轻易地说服人们改变对律师的偏见,甚至有能力让人们深信不疑律师追求的惟有正义,但面对当事人对胜诉的诉求,我们律师该如何在胜诉与正义之间抉择呢?  相似文献   

11.
庄燕  许倩 《中国律师》2012,(6):84-86
"从古希腊的白袍智者到英格兰的法律贵族,再到法庭上挥斥方遒的出庭律师,我们向往着手提正义宝剑的律师形象。此刻,我们即将实现心中的梦想,感谢上海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对我们的培养和教导,我们一定牢记誓词,严格遵守法律、恪守职业道德,明明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  相似文献   

12.
亲历和见证北京律师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的律师来说,贾午光是再熟悉不过了,他1984年开始从事律师管理工作至今,虽然职务从一般工作人员到政府官员又到行业管理机关的秘书长;任职单位从丰台区司法局到北京市司法局又到司法部再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但万变不离律师管理,也没有离开北京的地界。在中国律师制度恢复25周之际,贾午光作为北京律师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应《中国律师》之邀,向读者述说当年改革的前前后后,使人们对中国律师行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樊华 《中国律师》2008,(7):53-55
随着中国律师行业的不断发展,律师文化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律师业内越来越多的关注。就律师文化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已经存在了某种形态的文化,而在于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律师文化,什么样的律师文化更有利于律师及其制度的健康发展,什么样的律师文化应该成为先进的主流的律师文化。否则,我们在探索和建设律师文化的时候,就会失去构建这种文化的本来目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个头虽小,却浑身洋溢正气,这是高洪杰给人的第一直觉。 南京军区某炮兵射击场政委、兼职律师的双重角色造就了高洪杰同一种正义的品格。他高弘手中正义之剑,书写人生正义篇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你钦佩律师的雄辩之时,你是否能从中透悟出他为此付出的艰辛。 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从1982年开始,每13天就颁布一部法律,国务院每6天就有一部法规出台,最多时曾1天颁布了6部法律。 虽说高洪杰是1992年军队正式建立律师制度后的首批注册军队律师,1994年西安政治学院举办全军…  相似文献   

15.
虽没有披盔挂甲、驰骋疆场,但她们天大都上前线;虽未见刀光剑影、炮火硝烟,但她们日日都在战斗。她们,是法律战线上的一支新军——中国女律师“军团”。之所以称她们为“为法律与正义而战的‘女神”’,是因为在法律的天平上,她们是不可缺少的跄码;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她们总是冲在最前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逐渐成长壮大的中国律师队伍已有8.2万人,其中女律师就有1.6万人,约占中国律师总数的20%。而在北京,女律师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女性们,应该感到骄傲了!更值得骄傲的不是数量和百分比,而是她们的素质。在律师队伍中…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青年律师,我认为职业道德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以前我在法院工作了很长时间,与许多律师有过接触。现在到了上海,又在上海司法界与律师界交了很多朋友。我认为,职业道德是一个应当引起青年律师高度重视的问题。谈职业道德离不开律师职业的目的,从律师协会对青年律师进行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促使青年人选择律师职业依次排在前三位的因素是收入、具有挑战性和较大的自由度。没有多少青年律师是因为律师能为现实社会正义和公平起到促进作用而选择这个职业的。这固然有一个社会环境问题,如律师地位低、法制水平差等因…  相似文献   

17.
金山 《中国律师》2005,(12):18-18
为期两天的“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即将落下帷幕。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恋恋不舍、心潮澎湃,总想让时间就停止在此刻,让我们继续为中国律师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让我们继续为中国律师事业的辉煌畅所欲言。本届论坛因为有了天津市政府的支持和关心而更显隆重,因为有了众多海外及内地新闻媒体的重视和宣传而更显盛大,因为有了国际上两大律师组织的关注与参与而更显高端,因为有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律师同行、司法行政机关的积极配合和热情参与而更显活力。这是中国律师论坛的魅力,更是中国律师的魅力。无论是在我国法治化的进程中,还是…  相似文献   

18.
李彦 《中国律师》2008,(7):45-46
在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戴着荆棘的王冠,佩着正义的宝剑,依法辩曲直,仗义论是非.他们就是光荣的中国律师。作为中国律师界唯一的刊物,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的《中国律师》汇聚着当代中国律师的睿智与自信,已经成为中国律师界的一面旗帜,引领着这一光荣群体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张驰 《法人》2009,(9):53-55
从教师到律师,汪旭东走出了一条常人未曾走过的路,尽管在这条路上汪旭东的担子越来越重,但他有信心把它走好  相似文献   

20.
律师是社会公众的仆人。一个人有了困难需要法律帮助,他可以聘请律师,不管这个人是受人尊敬的名人,还是被人鄙视的罪犯,我们律师的职责就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对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务,必须忠诚可靠,童叟无欺。律师是正义女神的卫士。与当事人的利益相比,律师必须效忠于一个更高的主人,这就是法律与正义的女神。一个律师如果丧失了原则,沦为金钱的奴隶,那他是很可悲的,最终将会失去社会公众的承认和尊敬。律师是浪漫的诗人。我们律师的诗篇,不是关于风花雪月吟诵,没有半点矫揉造作;我们的诗篇是由精练的法律语言,严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