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桂旺  赫捷 《公民与法治》2007,(12):44-4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休息权。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当然,国家对加班人员也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个别教育工作是教育改造罪犯的一种进攻性矫治措施,是我国教育改造罪犯实践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四种模式”、“三条规律”和“四个机制”。研究和探讨个别教育的模式、规律和机制,对于指导个别教育工作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期,宋胜尊的《罪犯心理评估——理论·方法·工具》一书出版,为监狱工作民警系统评估罪犯的心理和行为,又增添了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该书是作者凭借深厚的心理学知识功底,经过在监狱和劳教所广泛收集资料,先后走访了30多个监狱、劳教所,利用五年的时间编著而成的力作。该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吴意 《中国律师》2002,(8):26-29
又是一个因《刑法》第306条而使律师协会奋起维权的案例,被侵害合法权益的是福建韩诚律师事务所的黄亚斌律师,维权者是福建省和宁德市两级律师协会。  相似文献   

5.
创新监狱教育改造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监狱法》规定监狱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这里充分肯定了改造工作在监狱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司法部对提高监狱教育改造质量工作高度重视,并指出今后监狱工作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由此可见,一个监狱要充分发挥职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而要切实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首要任务是创新机制,突出教育改造的时代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为此,我们要以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平凡朴实却又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无论你身处社会的哪个阶层,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你的心中都应当有一颗螺丝钉的形象。我,愿意忠于我的岗位,做公证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相似文献   

7.
英国人温斯顿·邱吉尔,是英国乃至世界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一位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还是“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富有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同时,他也是一位监狱改良家,在英国的监狱改良运动中也大有建树,主要表现在监狱行政管理与立法、监禁刑、监狱工作人员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公证。是代表国家行使证明权的司法证明制度。一般认为,公证法隶属于程序法范畴,该程序法所贯穿的传统的“程序工具主义”观念显而易见,并且,在实践操作中已弱化为实体的附庸亦是不争的事实。在实践中,许多公证员认为,只要公证事项符合事实,不一定要严格遵循办证的程序规定。而且。由于现今公证已纳入市场化竞争,公证处之间为增加经济效益,无视回避制度和管辖区域等程序性规定。为亲友办证、跨区域办证的现象已经出现。甚至违反“公证员应当亲自办理公证事务,公证处的其他人员协助公证员办理公证事务”的规定,聘用许多  相似文献   

9.
《大学》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它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教育思想。《大学》的正心修身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石;《大学》的“三纲领”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重要标的;《大学》的“八条目”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运作流程。《大学》所阐述“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对罪犯心理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实行行政科层制职权分工的国家弥补分工不足的必要手段,行政协助应首先被定位为一项处理行政机关之间合作关系的原则,这早已被域外相关立法所肯定。对行政协助的程序进行研究不能简单借鉴域外立法经验,而是必须以相关理论研究和行政程序法治的整体建设为基础,正确借鉴域外相关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行政体制和行政习惯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于我国的行政协助程序立法模式,最后再从细微处入手全面构建我国行政协助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特殊的人群,他们一般不易管理,或者不服从管理,也就是通常提到的重点人。对这部分人北京市密云镇司法所主要采取知、细、严、情等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期间接收的100多名矫正对象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鲁嘉微 《中国司法》2007,(10):39-41
《教育改造罪犯纲要》近期出台,这是一个指导全国监狱系统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其发布实施对监狱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本刊记者日前就《教育改造罪犯纲要》发布实施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司法部监狱局局长邵雷。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发展思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勇  张灵 《中国司法》2011,(12):39-41
罪犯心理矫治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监狱系统开展以来。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2003年6月,司法部第79号部长令发布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专列一章共七条对罪犯心理矫治的工作内容、机构设施、从业资格等作Ⅲ了较为具体的规定。2007年7月,司法部印发的《教育改造纲要》明确要对罪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矫治对罪犯心理的调适、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司法最终原则是指任何适用宪法和法律引起的法律纠纷原则上只能由法院作出排他性的终局裁决。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终局裁决的规定虽有其合理考虑,但存在重大弊端。从维护法治、保障公正并与世界接轨等的要求出发,我国可汲取国外经验.通过制度完善确立司法最终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全面开展罪犯劳教人员心理矫治工作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司法部颁布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用一章7条阐述了“监狱应当开展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 罪犯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是指监狱劳教所在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直接引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罪犯劳教人员开展心理测验、心理评估,掌握罪犯劳教人员个体心理结构特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传统公共行政日渐向区域行政拓展,并推动行政法的转型与变迁,区域行政法得以孕育。区域行政法以“新区域主义”为理论支撑,是跨行政区划政府间协作行政基础上行政法的新发展。区域行政法在调整范围、基本原则与行为机制方面存在着区别于传统行政法模式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2005,(9):5-6
“全国律协民事业务委员会2005年年会暨第七届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于宁会长会见南典男先生为团长的日本律师代表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一行三人来访;国际司法桥梁(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来访;大型文献片《中国律师》审稿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8.
周朝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提出“敬德保民”的政治主张,在监狱管理方面施以“明德慎罚”的狱政思想,同时,为了维护其宗法统治,又以“亲亲”、“尊尊”的“宗法礼治”为狱政思想,再加上从商朝“苦役惩罚”沿袭并发展而来的“幽闭苦役”思想,三者构成了周朝完整的狱政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在监狱教育改造中的运用是法律规定的应尽之职,是创造良好改造环境的客观需要,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服刑人员的心灵需求。在监狱工作中选准载体,全力打造监狱美育精品文化工程,能拓展教育服刑人员的空间,带来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教育改造的调查报告——浅谈教育改造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多线条模式,其合理性、科学性令人怀疑,教育效果也可想而知。究其原因,在于现行监狱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运行机制不规范、国家和社会对监狱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为使教育改造工作趋于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我们应从完善现行《监狱法》、改革监狱体制、规范监狱运行机制、加强思想改造和行为恶习矫正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