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犯罪学与刑法学都以犯罪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是由于两种学科的任务和目的不同,导致犯罪学与刑法学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计算机犯罪概念在犯罪学和刑法学的定义中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差异是目前计算机犯罪概念难以形成统一认识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在犯罪学语境中定义计算机犯罪,那么计算机犯罪的外延包括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对象的计算机犯罪和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的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犯罪及立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标志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计算机也给人类带来了副产品一计算机犯罪,使法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计算机犯罪的研究,及早采双立法预防措施,防止计算机犯罪的蔓延,是形势的要求。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和特点对计算机犯罪,目前称谓尚不一致。有计算机滥用、计算机诈欺、借计算机协助之犯罪、与计算机相关之犯罪等等。虽提法不同,但一致认为,计算机犯罪不是计算机本身的犯罪,而是行为人借计算机以达到其犯罪目的的犯罪,人是计算机犯罪的  相似文献   

3.
《政法学刊》2015,(1):70-75
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为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犯罪、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与网络犯罪的交集。该罪为典型的行政犯,危害行为以网络为手段,保护客体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即公共网络秩序的正常运行。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为规范目的,刑法形成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的类型和体系: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设置为行为犯,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规定为情节犯,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设计成结果犯,并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共犯行为独立规定为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在本类罪的司法判定中,必须注意行为的双重违法性和犯罪的竞合现象,以实现准确定罪量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犯罪的立法缺陷与理论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我国刑法对计算机犯罪的规制存在犯罪客体错位、侵入的"领域"狭小、单位犯罪主体缺失、主观罪过形式单一、刑事责任年龄偏高等犯罪构成缺陷以及刑事处罚种类较少、刑事罪名不完备、网络空间管辖冲突和其他有关刑法理论的问题。有必要在刑法上健全计算机犯罪构成和法定刑,增设计算机犯罪的新罪名,建立以信息为犯罪对象的新型刑法理论,完善计算机犯罪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5.
研究计算机犯罪首先应明确计算机犯罪的概念,而科学界定概念应着眼于计算机犯罪与其他犯罪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即计算机犯罪侵犯了一类特殊的社会关系──计算机安全和秩序。以计算机犯罪这一同类客体为基础,将计算机犯罪定义为:主体运用计算机技术实施的危害计算机安全与秩序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网络犯罪及其法律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网络犯罪及其类型 在论及网络犯罪之前,我们首先要涉及的是计算机犯罪这一概念。何为计算机犯罪?对此,刑法学家与犯罪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具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定义,甚至刑法学家与犯罪学家内部对计算机犯罪定义也不一样。①法律界至今还没有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计算机犯罪的概念。但众多学者认为,从外延来看,计算机罪犯包括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和以计算机为对象进行的犯罪。笔者在此也很难给网络犯罪下个确切的定义,但我们认为网络犯罪本质上是计算机犯罪,但它是与网络有关的计算机犯罪,那些针对计算机硬件或运用单台电脑进行…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犯罪及其防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计算机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一种全新的高科技犯罪.我国的计算机犯罪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迅猛.如何有效地防范、控制和打击计算机犯罪,以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网络安全,是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从研究计算机犯罪的特点、类型入手,针对我国计算机犯罪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控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计算机犯罪概念要研究计算机犯罪,首先应该明确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同时使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对计算机犯罪进行分类。(一)计算机犯罪概念关于计算机犯罪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众说纷坛,主要观点有:美国司法部的计算机犯罪定义:“在导致成功起诉的非法行为中计算机技术和知识起了基本作用的非法行为”。法国安德鲁博士认为:计算机犯罪是(1)与计算机相关的犯罪;(2)与计算机有关的财产犯罪;(3)针对计算机本身的犯罪行为。台湾学者认为电脑犯罪是行为人滥用电脑或破坏电脑之犯罪行为,且须与电脑之特质有关。反之,行为人固以电脑…  相似文献   

9.
网络犯罪,是指以网络为犯罪对象或犯罪工具而实施的严重危害网络安全或网络正常秩序的犯罪行为。网络犯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络对象犯罪,是指针对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如《刑法》第285条、第286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相似文献   

10.
网络犯罪是计算机犯罪的下位概念。网络犯罪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攻击对象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网络犯罪具有犯罪现场和空间的虚拟性、犯罪行为的隐蔽性、犯罪手段的智能性和犯罪危害的扩散性等特点。为有效遏制网络犯罪,应从刑法、行政法、程序法和犯罪学等方面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计算机产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犯罪的发案率也逐年大幅度上升,我们也由此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计算机犯罪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必尽快完善有关立法,以遏制这类犯罪的高发势头,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一、当前计算机犯罪的特点(一)高发态势仍将持续,并且涉及领域更广泛,犯罪手法更多样,犯罪类型更丰富从世界上第一例计算机犯罪被发现后,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犯罪便以每年10-15%的速率增长,进入80年代以来这个比率更增长到30%左右。有报道说,在西方一…  相似文献   

12.
赖佳 《政法论丛》2000,(5):44-45
世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罪犯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犯罪方式。社会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广泛依赖性、跨国大规模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通过普通电话线进入这些系统的能力 ,增加了这些系统的脆弱性 ,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机会。计算机犯罪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及对人类安全方面的危害 ;以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犯罪 ,对于执法部门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一、计算机犯罪目前尚无精确定义 ,一般是指个人以下述三种方式之一使用计算机 :第一 ,计算机是攻击的目标。罪犯的目的是从计算机窃取信息或者对计算机进行破坏。第二 ,计算机是实…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犯罪的罪名及其完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结合新刑法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对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及罪名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计算机犯罪花样繁多、手段新奇,可以分成多种类型。作者对六类计算机犯罪行为即破坏计算机系统犯罪、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犯罪、窃用计算机服务犯罪、计算机财产犯罪、滥用计算机犯罪作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完善刑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峰 《法制与社会》2012,(29):26-27
澳门回归后的10年里,一直没有具体针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律,而是几乎仅依靠《刑法典》187条以信息方法侵入罪及213条信息诈骗罪规范所有的计算机犯罪.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及计算机的普及,仅依靠上述刑法条文规范所有计算机犯罪显然不足够,2009年8月6日,《打击计算机犯罪法》以单行刑法形式生效,填补了这一刑事领域的空白,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打击计算机犯罪法》法律文本的分析去探讨本澳立法者对于计算机犯罪方面的立场以及笔者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5.
至今为止,对计算机犯罪主体的认识各有千秋,有的认为是特殊主体,俗称为“白领犯罪”;有的认为,是一般主体;还有的认为,计算机犯罪的主体可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但在认定其特殊主体时,仍以犯罪人的职务和身份为界,等等。笔者对此略述管见,以求教于各位先生和同仁。 一、计算机犯罪的主体表现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计算机犯罪主体,就是指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计算机犯罪行为的自然人。由于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因而它具有不同于普通犯  相似文献   

16.
网络犯罪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网络及网络犯罪概述  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互渗透,形成了一新的技术领域——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已渗透到科学研究、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整个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带来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及网络犯罪的概念。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许多计算机设备的集合。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信息和网络作为…  相似文献   

17.
修订后的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规定了计算机犯罪,包括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实施犯罪的定罪处罚。这为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由于计算机犯罪涉及到高科技产品的使用等问题,在理论及实践中还有待深入和完善。本文拟对计算机犯罪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学界同仁。一、计算机犯罪行为特征根据刑法第285、286条的规定,计算机犯罪的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侵入或破坏性行为。这里的侵入是指通过非法手段或者超越合法的使用权限,进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等计算机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犯罪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为攻击对象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随着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来临,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整个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安全管理手段和规章制度没有完全跟上,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很多,相应地,计算机犯罪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计算机犯罪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犯罪对象已涉及银行、证券、保险、贸易、企业以及国防、科研等各个领域,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损失。从完善立法的角度考虑如何充分发挥计算机给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等带来极大…  相似文献   

19.
【裁判要旨】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并非选择性罪名,其指向的目标犯罪属于类罪,包括侵入、非法控制、非法获取数据、破坏等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的网络犯罪。学习平台辅助程序以机器浏览方式非法访问学习平台,并利用该访问改变学习平台内原有数据,侵犯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可信性和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20.
【裁判要旨】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并非选择性罪名,其指向的目标犯罪属于类罪,包括侵入、非法控制、非法获取数据、破坏等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的网络犯罪。学习平台辅助程序以机器浏览方式非法访问学习平台,并利用该访问改变学习平台内原有数据,侵犯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可信性和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