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国有大中型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应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一、处理好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在企业的诸多子系统战略中,企业发展战略是根本性的战略,其他战略是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人力资源战略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时必须意识到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是主从关系,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必须依据企业发展战略而制定。在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时应依据企业发展战略来合理确立企业人力资源的质与量,一方面要保证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能满足…  相似文献   

2.
六月初,兵团工业工作现场会议在石河子召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聂卫国在会上要求,兵团要改变“以农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大调整、发展方式战略性大转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走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兵团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确保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在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坚持新型工业化、精细化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园区企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科学发展道路,成为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立足资源和区位等优势,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的竞  相似文献   

4.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工业。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分析,我国工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处理好六大基本关系,即大型企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生产能力过剩与生产能力不足的关系、推进重化工业化和节能降耗的关系、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关系、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系、工业布局中的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疆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坐落在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燕京啤酒集团公司2006年以来在西北五省建立的唯一一家分公司,现有职工908人,每年吸纳社会就业人员近千人.近年来,在上级工会的大力指导下,公司以实现企业与职工良性互动、真诚合作、共谋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优势,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形成了"企业关心职工权益、职工关心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劳动者与经营者合作共赢的良好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建雄 《当代贵州》2013,(11):50-51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梯形工业化道路是完全可行的。目前很多人都在谈论解放思想,然而,一些人虽然在高喊解放思想,行动上却与之大相径庭。正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所说:"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既面临全国结构性生态环境问题,又面临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省情;既面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后发赶超的紧迫任务,又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绿色转型发展的挑战。同时,山清水秀生态美是贵州最大的优势,是贵州的金字招牌,是最宝贵的财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嘱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把贵州"最大优势"巩固好、提升好、利用好,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效利用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读者服务"体系;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建设完善的文献信息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建设科学发展的高校图书馆,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唯实》2013,(12):22-24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苏中地区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提升的时期。2013年6月,江苏省苏中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围绕"两步走"目标,充分发挥苏中地区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着力推进跨江融合、江海联动,形成与长三角核心区协调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我们从政策研究制定的角度认为,苏中的融合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六大关系。正确处理规划编制和规划执行的关系推动苏中融合发展,重塑经济地理。  相似文献   

10.
杜春辉 《求贤》2011,(10):41-42
一、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1.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都是基于对人的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人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的管理工作必须把视角放在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能与创造力上,以此促进人与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俭 《共产党人》2005,(10):38-38
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水、土地、交通等资源组合优势突出,非常适合大规模开发建设。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选择好建设开发主体。特别是基地内煤炭开发和煤化工项目,要充分发挥区内大型煤炭企业的主体优势和内引外联的载体作用,处理好企业与产业、局部与全局、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确定好建设的合作原则、模式。这对于加快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情感,但网络文化发展中的边界症候却不容小觑。网络文化边界在工具理性支配下的实用主义、资本逻辑操纵下的拜金主义、审美泛化演绎下的享乐主义等纷繁杂乱的隐性逻辑背后,表征出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相疏离而"重理轻文"的倾向、现实文化与网络文化相交织但又"喜上厌下"的倾向、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相纠缠却又"淡雅浓俗"的倾向。为此,在网络文化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资本扩张与文化守护的关系,处理好现实规约与文化底线的关系。唯有此,才能让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在人类文化的百花园中奇花绽放。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国资源型城市都在按照中央的部署推进转型.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应注意处理好9个关系: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传统产业与接续替代产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城市功能转型与产业转型的关系,转型、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技术产生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转型速度与转型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冬云 《世纪桥》2009,(23):71-72
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是大势所趋。本文从人力资源外包的内涵着眼,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优势与风险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人力资源外包规避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略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培勤 《求实》2006,(Z1):139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能否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探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显得格外重要。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及特点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按照不同的空间范围,区分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的多少和高低。人力资源是能动性资源,是特殊的资本性资源,也是高增值性资源。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包括提高劳动生产力率、经济效益等,通过采取各种有效…  相似文献   

16.
王冬云 《世纪桥》2009,(21):71-72
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是大势所趋。本文从人力资源外包的内涵着眼,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优势与风险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人力资源外包规避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发展,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实践证明:企业的成败,不仅与经营战略、发展战略有重大关系,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战略。谁掌握和运用好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应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挖掘人才的潜力,发挥人才的作用,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一、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首先,在利益上,企业应给特殊的高级人才留出一个激励的空间,使他们感受到贡献与经济利益成正比关系。可采…  相似文献   

18.
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基础,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一、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努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人力资源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唯一的能动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长期持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应该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与"快"、"城"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三个关系。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上下功夫。要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  相似文献   

20.
员工作为最具能动性的重要资源以及第一生产力的载体,相对于企业的物质资源更具有绿色发展的根本意义。员工绿色管理是近年来前沿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核心内容,在我国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的情境下,探讨这一问题可能会引致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巨大跃迁。绿色员工管理同样主张以人为本,特别注重员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将员工个体目标与企业目标尽可能统一起来,进而形成员工、企业、社会三方协同、和谐发展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绿色员工管理通过将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到员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改善企业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非绿色"现象,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绿色、和谐、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