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这 已在全党、全国形成共识,党的十五大提 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并确立了2010年形成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任务。党 的十六大再次重申了这一重要任务。改 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79年至今,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了440 多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 决定,其中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00多 件,国务院制定了960多件行政法规,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8000多件 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480 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说,目 前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08,(8):62-62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年五届人大起至2008年2月底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229件;国务院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600余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7000余件;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余件;五个经济特区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规200余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及作出的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已达到322部(截至1998年4月底),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达709件(截至1998年3月底),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为4500余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达4400多件,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达26000件(截至1997年底)大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为规范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国家和公民的行为。使之做到有法可依起了不可估蛋的作用,但是,由于法出多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一、立法冲突破坏了法制的统一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43部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80多部行政性法规,地方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批准了9000余部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法律赋予了省会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的地方立法权限。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省会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需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鉴于省会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地方立法活动中的这种特殊地位,以及它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性质,这些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时,除应遵循基本的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外,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410多部法律和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85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7000多件地方性法规,各地政府制定的规章达1.5万件。这些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和实施,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而政府部门也为依法行政作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努力。但是,不容回避的1个问题是:当前,依法行政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执法状况令人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行政审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1.行政管理与诉讼立法的缺陷和不足首先,法出多门,权威性差。现行的行政法立法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以外,既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又有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还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性规章。多头立法致使行政法律体系庞杂而混乱。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既有宪法和法律,又有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个部门制定部门规章,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由于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鼓励地方人大在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促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的法律体系是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构成。至2011年2月份,包括现行宪法在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9件,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超过690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超过8600件,形成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审判工作中,常常有一个宪法的基本概念困扰着我们,即何为“抵触”。从1979年到1997年3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通过了3if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了740多个行政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者批准了4800多个地方性法规,此外,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了28000多个行政规章。我国的立法主体有300多个,占世界之最。随着立法步伐的加快,立法数量的增加,不同法律部门、不同效力等级的法规之间也出现了一些相互抵触或者不一致的情况,尤其地方立法无序现象更为突出。我国地方立法分为…  相似文献   

11.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9年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以立法权以来,全国已制定地方性法规8700多件,地方立法工作成就斐然。但是随着立法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法规冲突问题日渐突出,给我国法制建设带来严重危害。加强地方立法监督,解决法规冲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已成为我国实施  相似文献   

12.
立法为改革而动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中国立法工作步入了弥足珍贵的黄金发展期.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诉法、“八二宪法”等一部部法律相继出台. 由于既有法律很不完备,改革开放初期,主导法治建设与经济改革关系的主导性思维是改革先行,先破后立,边改边立. 从1979年到1994年的十五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50多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了700多件行政法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者批准了3000多个地方性法规,另外还有大量的行政规章.  相似文献   

13.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没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是不可思议的.自从党中央依法治国理论的提出,我国的立法工作全面提速,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陕西省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法的基本原则,依法履行法规案统一审议职责,认真实施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确定的立法规划、计划,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宪法、立法法赋予地方的立法权,结合本省的具体情况,立足西部大开发,与时俱进,着眼未来,前瞻与稳定兼备,科学与实用并举.五年来,陕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85件,其中制定46件、修改14件、废止4件、批准21件,圆满完成了本届人大立法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4.
40年来,我省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紧密结合实际,与改革共频、与时代同步,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立法工作。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省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共有307件,其中省级地方性法规195件,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112件。省级地方性法规中,属于实施性立法42件、属于创制和补充性立法153件。按类别划分,社会类68件、经济类53件、环境资源保护和城乡建设方面57件、人大制度类17件。  相似文献   

15.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地方组织法,赋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这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大改革。1982年修改的地方组织法规定了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常委会有"拟订"地方性法规草案、提请省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制定的权力,1982年宪法正式确立了省级人大及常委会的"地方立法权",1986年修改的地方组织法进一步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的权力,2000年的立法法全面系统地规范了"地方人大  相似文献   

16.
经过五至九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懈奋斗,我国已出台了约440件宪法修 正案、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与此同时,国务院先后制定了800多件行政法 规,地方人大先后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已初步形成。从长远来看,我国的法治工作才刚刚起步,任重道远。我们特选编了一些"两会" 代表关于法治的谈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很长一段时间,地方人大主要是省级人大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立法轻监督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在全国各地是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近些年来表现得还相当突出。本届以来,全国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2300多件,平均一个省级人大每年要制定20多件法规,按每件法规二审或三审通过,每年6  相似文献   

18.
阿计 《中国律师》2004,(11):41-43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连袂通过了《刑法》等7部重要法律,这是改革开放后结出的第一批法律硕果,标志着被“文革”彻底摧毁的国家法制重新启动了建设步伐。1982年,随着新《宪法》的诞生,共和国正式确立了立法体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法律,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此后,地方立法权又有所扩大),民族自治地方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从此,立法权成为上述各级人大最经常运用的首要职权,一个崭新的“立法时代”开始了。正视“数量”奇迹,反思质量危机据统计:自1979年恢复和…  相似文献   

19.
从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传来的信息,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任期内,共审议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129个;通过法律85个、有关法律的决定33个;还批准双边或多边国际条约、公约和重要协定60个。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另外,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任期内,其所属信访局共立案发函交办重点信访案件5858件,已结案3140件,其中纠正司法机关处理的各种错案377件,接受群众检举和控告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520件,协调解决各类纠纷、解决群众其它问题584件。从全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有赖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方方面面环节的强化。从我国目前的法治实践来看,认真解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问题,保障现有法律的充分实施,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Zo年,是我国立法史上的春天。我国在“有法可依”上成绩斐然。据统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法律及有关法律决定310多件,国务院制定了行政法规750多件;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制定了地方性法规533多件。可以说,我国已经从法制不健全到拥有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