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动脉食管瘘(AEF)是食道和主动脉之间的异常通道,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疾病,通常由各种主动脉和食道疾病引起,可导致致命的上消化道出血[1]。本文报道1例因胃肠道出血死亡法医学鉴定中确诊为AEF的案例。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日,某男因无明显诱因出现晕厥1次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排黑便1次,至某院急诊,途中呕血1次,总量约50ml,为暗红色鲜血,以“消化道出血”入院。此前曾因排黑便伴头昏、乏力1周,呕血、晕厥等入院;之后两次出现排黑便表现未就医。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余。查体:脉搏86次/分,血压81/47mmHg。  相似文献   

2.
研究颅脑损伤后心内膜下出血的病理改变及其法医学意义。利用68例颅脑损伤的尸检和临床病历资料,以及相应心内膜下出血的心脏标本,以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心肌损害,分析心电图异常图形。结果显示:早期主要为左心室内膜下新鲜出血,浅层心肌出血,心肌散在灶状变性、横纹消失等心肌缺血性改变。晚期主要为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的浸润,成纤维细胞增多,早期心肌瘢痕形成等心肌梗死样改变。21倒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和ST-T改变为主,严重的出现心律紊乱和房室传导阻滞。研究颅脑损伤后心内膜下出血的病理改变和心电图异常,在法医学实际检验鉴定和临床救治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颅脑损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较为常见。按Greere等的CT分级标准,把厚度≤5mm并局限于1~3处的SAH定为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报道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中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占71.2%,故法医临床检验鉴定应予以足够重视。本文作者结合24例相关案例资料,对其法医学鉴定相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出现精神障碍跳河溺死的案例少见,是颅脑损伤致死或是"自杀"溺死,关系到案件的定性.本文报告一例,并复习文献进行死因分析.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aemorrage, TSAH)是一种常见的颅脑损伤,在法医病理尸检中尤为常见,可致猝死。国内外学者曾有酗酒后发生 TSAH的报道,大多在酗酒后因琐事被拳击头面部而引起,而本文报道二例主要是酗酒后本人自行倒地而引发 TSAH。作者就此二例尸检报告,结合文献进行死因分析。 1案例   案例 1:某男, 42岁,农民。某日中午在家喝了 4瓶花雕酒后骑车上街喝了一碗豆腐花,在返回家途中骑车撞倒在人行道上,不省人事,后被人送到家中,二天后死亡。   案例 2:某男, 33岁,工人。生前嗜好喝…  相似文献   

6.
甘建一  梁安文  朱金生 《中国司法鉴定》2006,(5):I0003-I0004,I0006
法医病理尸检中,因脑血管畸形出血死亡案例并不少见,本文通过3例脑血管畸形的尸检案例,探讨脑血管畸形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出血机理以及损伤参与度在死因分析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法医病理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单纯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主要依据损伤后当时的伤情,结合损伤后果,操作较为简单。但是,如有些颅脑损伤者,其本次外伤前即已存在陈旧外伤(包括颅脑疾病)时,则鉴定相对复杂。此时,应将原有颅脑外伤(或脑病)作为伤前即已存在的疾病,分析目前后果与外伤及该疾病的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伤病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鉴定。笔者试图通过以下两个典型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就教于法医同行。1典型案例案例1:某男,41岁,服刑罪犯。2004年3月1日,在一监区劳动现场,被他人用榔头击中后枕部数下致局部疼痛、出血并有短暂昏迷,当即被送到监区卫生所,…  相似文献   

8.
1案例资料 例1某女,76岁.2003年8月31日被他人用镐头击伤头部.入院病历记载:神志清楚,右顶部肿胀,见2处裂口长约5.0cm、2.0cm,边缘不整,深达颅骨,2处均未触及骨凹陷.颅脑CT片示:双侧额部骨板下见条形低密度影,左枕部脑沟内见条形高密度影(左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下血肿).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顶部头皮裂伤及血肿.经医院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9月29日复查颅脑CT片示:双侧额部骨板下条形低密度影较前增宽,左枕部条形高密度影消失(双侧硬膜下积液).11月18日复查颅脑CT片示:双侧额部骨板下条形低密度影内混杂有高密度影(双侧额部硬膜下出血).伤后3个月来我鉴定中心就"硬膜下出血与本次外伤的因果关系及损伤程度"进行法医学鉴定.查体:神清语利,应答切题,右顶结节处可见1.2cm×1.0cm片状皮肤瘢痕.鉴定结论:被鉴定人现有硬膜下出血与此次头部外伤有因果关系.参照《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五条规定,损伤程度为轻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探讨颅脑损伤与人格改变的相互关系,特别是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人格改变的严重程度是否平行,为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7例颅脑损伤鉴定案例及住院病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伴有人格改变的案例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人格改变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97例颅脑损伤中有162例出现人格改变,占82.3%;其中在113例中的重度颅脑损伤案例中,有98例伴有人格改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所致的硬膜下出血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或亚急性出血,一般在外伤后短期内体征明显,CT扫描出血区也易观察,易确定。慢性硬膜下出血,因发展缓慢,在较长时期(临床上指头部受伤后3周以上才出现颅内血肿症状者)内多无明显症状,CT扫描因出现等密度,临床上往往易被忽略。尽管这类案例活体损伤鉴定不是常见,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争议较大。本文对6例颅脑损伤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相关问题作如下讨论。1案件资料1.1基本情况收集6例颅脑损伤致慢性硬膜下血全部为积累的案件鉴定资料。其成伤工具全部为钝器。外力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11.
<正> 原发性脑干损伤在法医尸检中较为常见,但不伴有脑干其它部位损伤出血的单纯性延髓出血较罕见。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ticsubduralhygroma,TSE)又称外伤性硬膜下水瘤,是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CT、MRI的普及,TSE的发现有增多趋势。而TSE演变为硬膜下出血,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曾鉴定了1例外伤性TSE演变为硬膜下出血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某女,76岁,于2003年8月31日被他人用镐头击伤头部,伤后病志记载:神志清楚,右顶部肿胀,见两处裂口,一处长约5.0cm,边缘不整,深达颅骨,另一处长约2.0cm,边缘不整,深达帽状腱膜,两处均未触及骨凹陷,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CT示左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下血肿。诊断为蛛网膜下腔…  相似文献   

13.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徐某,男,37岁。2007年11月20日被多人致伤头面部。入院检查:头部血染,头顶部有一长约9cm不规则头皮裂伤,部分深达颅骨,有活动性出血,压痛(+),右眼睑下方有约2.5cm皮肤撕脱伤,广泛性出血。头颅CT报告:左颞顶部皮下血肿。初步诊断:闭合性颅脑损伤;头面部多发性软组织挫裂伤。  相似文献   

14.
笔者收集1998~2013年间北京市大兴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54例螺丝刀刺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案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螺丝刀刺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案例的损伤形态学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在交通事故中较常遇见,仅次于四肢损伤。由于损伤的部位重要,故其损伤后致残率及致残程度通常高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损伤。颅脑损伤可致智力缺损及神经功能障碍,一直是国内外精神病学界、心理学界、神经内外科学界和法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收集了66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遗留不同程度的智力缺损和神经功能障碍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对上述后遗症与颅脑损伤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对颅脑损伤后智力评估方法等问题提出意见。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案例均来源于本所法医学损伤伤残鉴定中心2004年1月至2005年…  相似文献   

16.
41例外伤性脑干出血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41例外伤性脑干出血。根据发生出血的机制分为3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脑干出血的部位、程度和型态特点进行了分析。笔者讨论了脑干出血的程度和部位与损伤至死亡时间的关系。为不同机制引起的脑干出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正交通事故是颅脑损伤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之一。本文收集了670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对颅脑损伤中的参与因素及其与不同类型的后遗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670例资料均来源于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受理的交通事故人体损伤鉴定案例。男性470例(70.15%),女性200例(29.85%),男女之比为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是颅脑损伤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之一。本文收集了670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对颅脑损伤中的参与因素及其与不同类型的后遗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670例资料均来源于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受理的交通事故人体损伤鉴定案例。男性470例(70.15%),女性200例(29.85%),男女之比为  相似文献   

19.
朱远亮  杜舟 《证据科学》1998,5(1):42-42
在检案中单纯性的外伤打击致颅脑损伤死亡的案例判断难度不大,但同时伴有摔跌或从车上坠落的情况则不易分析,现报告一例:  相似文献   

20.
损伤性颅内出血,据统计,一般以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多见,脑内出血占的比例较小;而在脑内出血中,迟发性出血尤其少见。本文报告两个分别于伤后51天、30天发生脑内出血死亡的案例,并对有关的鉴定问题进行讨论。案例1 赖××,男,19岁,中学生。九月二十九日与同学发生纠纷,头部被他人以砖石击伤,伤后曾有约二十余分钟的昏迷过程,清醒后觉头晕;头痛,并发生呕吐。伤后曾在当地医院观察数日,考虑为脑震荡。伤后第十五天因头痛好转不显到县医院诊治,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