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裴家庆 《法制与社会》2014,(11):157-158
德波的《景观社会》一书是现代西方思想家反思社会发展的精神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粗略地介绍了德波关于景观社会的见解和思想批判。结合马克思关于异化和商品拜物教的思想,可以看出德波所谓的景观社会中依然存在的拜物教,是在马克思和卢卡奇等思想家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其所言的"景观拜物教"。德波认为,景观拜物教是由"分离"这一发生机制产生和活动运作的,而"分离"也对当代社会的发展造成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批判的话语中,德波模糊的提出了一些关于拜物教消亡的条件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把爱欲理论注入进马克思的劳动观中来诠释劳动,本文主要从人的本质、劳动与人本质的关系、对现实劳动的批判、理想社会中的劳动四个方面来分析来说明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劳动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俞吾金先生认为传统的哲学教科书坚执于抽象的物质观,马克思物质观则强调物质不过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要素,它的根本宗旨是批判拜物教或物化(异化)观念。本文则认为,抽象的物质观不是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的观点,也不是一般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并非都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要素;马克思物质观的根本宗旨不是导向对拜物教的批判,而是诉诸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改造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劳动逻辑"揭示的是人在物质生产生活领域获取"现实"自由的条件和途径.然而,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救赎式批判理论却试图以告别"劳动逻辑"的方式"救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以重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法性.由于缺乏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些救赎式的批判理论丢失了马克思曾经借以能够将解放理论同社会分析方案联系起来的规范内涵.但是,与众不同的是,霍耐特却突出了马克思的社会劳动与自由解放之间的密切关联,并通过"承认"概念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逻辑,主张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为社会承认而斗争.然而不幸的是,霍耐特却低估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的市民社会理论出发,通过对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对比研究,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可以借此理清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市民社会概念之间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的市民社会理论出发,通过对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对比研究,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可以借此理清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市民社会概念之间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7.
每一种思想或者理论都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来解释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活,作为时代哲学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同样如此.马克思通过实践揭示了人的三种基本生存状态:劳动生活、休闲生活和生理生活,同时也揭示了生活世界的全部奥秘和人类历史发展的的终极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在继承前人优秀的理论成果和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的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它立足与实践。本文从三个维度对马克思哲学中的生活思想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理论是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理论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认为是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而不是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是在其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首先提出来的,并在其和恩格斯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论》中进行了集中叙述。一些学者着重从纯文本的角度或该理论的现代性角度来论述,笔者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这个动态角度来阐释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关系理论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形成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由权利的批判是全面而且深刻的,自由主义在马克思的视域中,不单单是以洛克和密尔为代表的政治现象,而应是19世纪整个资本社会的精神理想,从对自由主义的认识论哲学批判开始,经自由主义道德与自然权利理论的批判,最后到对政治自由主义批判的结束,马克思对自由主义的理解与认识有一清晰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受从"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之转变的影响,马克思法律理论的建构遵循了"社会—政治法律哲学进路"。这种进路的选择不仅不是马克思的疏忽,更是包含着马克思本人促进人类解放的伟大担当和理论旨趣。而且,这种进路触及到了法律的一个特征,即法律的非自主性(法律的社会—政治基础),对当下中国法律哲学的建构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1.
市民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建设,就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社团的组织和媒介功能.针对目前社团立法严重滞后于其发展的客观现实,本文认为,应该以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积极完善社团立法,为社团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2.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即将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形成的理论脉象》一书,梳理了历史唯物主义法学从萌芽到形成阶段的历史进程,把马克思、恩格斯从新理性主义法律观到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演化、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理论脉络清晰地揭示出来。该书所针对的这一理论衍生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原生形态。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学说中国化进程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学说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面对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坚韧行动意志,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深入分析了推进当代中国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精...  相似文献   

14.
公民权与公民社会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道晖 《法学研究》2006,28(1):79-88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成员具有公民与私人的双重身份和公权利与私权利的双重权利的理论,可以将民间社会理解为具有私人社会与公民社会双重属性的存在。公民社会是同政治国家相对应的政治社会,是组织化的政治存在,区别于分散的自然人社会的经济存在或民事主体存在。非政府组织是公民社会的核心力量。公民社会的特性和作用是让各个社会阶层有其组织和表达民意的渠道来参与国家政治,影响国家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RONALD L. AKERS 《犯罪学》1979,16(4):527-544
Marxist criminology can be analyzed both as a theory of what is and as an ideology of what ought to be. theory must be examined by logic and empirical evidence. An ideology and its vision of the good society must be examined by comparison with other ideologies and real societies based on competing ideologies. Such comparisons would reveal that societies based on Marxist ideology have been unjust and repressive and do not represent a future for which criminologists should strive as Quinney urges them to do.  相似文献   

16.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任务,是通过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寻求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任务,是要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就不能是无产,而应该成为有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不仅仅是讲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它包含的内容特别是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被忽视了或被片面化了。  相似文献   

17.
如果将"权利本位"与"right-based"互译是最好的译法,那么中国学术界和英美学术界都存在着某种形式的权利本位论。将英美权利本位论与中国权利本位论进行对照和比较,有利于深化对权利本位论的学术认知,推进权利本位论的理论发展。权利本位论属于权利的价值理论,贯穿于道德哲学、法哲学、政治哲学等学科领域。权利本位论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先于",即权利先于功利、权利先于义务、权利先于权力、权利先于立法。权利本位论可以划分出自由至上主义权利本位论、平等主义权利本位论和马克思主义权利本位论三个分支。中国权利本位论要继续向前发展,必须实现从自说自话到中西对话、从法哲学理论到多学科理论、从理论体系到实践方法论的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18.
Since the early 1990s, the ``new directions' in Critical Criminology have consciously excluded Marxism as being out-dated.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assesses the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shifts within critical criminology. It argues that Marxism remains as relevant as ever for analysing crime, criminal justice,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 There is a great need for critical criminologists to redirect their attention back to Marxist theory by developing and extending its tools of critical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9.
论实践的思维方式与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蕴含实践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理论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中所蕴含的实践的思维方式对于当代中国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这一思维方式不仅决定着马克思学说的理论性质,也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实践的思维方式对马克思和当代中国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内在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权利义务关系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分析了权利义务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 ;西方学者的看法 ;中国学者间的争论。然后考察了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历史形态 :在原始社会 ,权利义务处于未分化状态 ;前资本主义社会是义务本位制 ;资本主义社会是权利本位制 ;社会主义社会 ,从权利义务统一与权利本位的并存 ,向彻底的权利义务统一的复归。最后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历程所呈现出来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