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姻关系涵盖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许多法律问题皆与之相关,重婚,即为其一。本文拟对关于重婚的几个尚存争议的问题略述己见。一、以事实婚为基础的双重婚姻是否应认定为重婿并予追究通行的理论认为,重婚有三种:双重登记结婚者;明知他人已登记结婚,又与之登记结婚者;已登记结婚,又与他人形成事实婚姻。这样就等于将双重事实婚姻等以事实婚为基础的重婚行为从犯罪分类中予以排除。我认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难以成立,在实践中也弊大于利。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2.
最近,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涉嫌轮奸案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仍在持续发酵中。本来,如此恶性的未成年人犯罪应该令人唏嘘扼腕。但这起案件却因嫌疑人名人之子的身份,逐渐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恶搞狂欢,幸灾乐祸者有之,挖苦讽刺者有之,捕风捉影者有之,还有"爹娘罩着去战斗"的调侃、对李双江风流韵事的挖掘等。这些都让一起普通刑事案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娱乐化。法律的归法律  相似文献   

3.
刑法学界关于有身份者教唆无身份者实施纯正身份犯的问题争议较大,在国内外存在着各种观点与学说。从整体上来看,对有身份者教唆无身份者实施纯正身份犯的问题,应当根据有身份者教唆无身份者实施的无身份者是否可以构成犯罪的问题,运用无身份者是否实行部分行为和有身份者是否利用身份两个标准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刑法学界关于有身份者教唆无身份者实施纯正身份犯的问题争议较大,在国内外存在着各种观点与学说。从整体上来看,对有身份者教唆无身份者实施纯正身份犯的问题,应当根据有身份者教唆无身份者实施的无身份者是否可以构成犯罪的问题,运用无身份者是否实行部分行为和有身份者是否利用身份两个标准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
提起贪官,每个有良知的人无不深恶痛绝,切齿唾骂.贪官,国之祸,民之害也!他们依仗手中的权势,打着"为民"的招牌,背后却干着营私舞弊的勾当,其中收受贿赂者有之,巧取豪夺者有之,卖官鬻爵者有之,执法犯法者有之,可谓无恶不作,无所不为.……  相似文献   

6.
与"炫富贴"引来的一片声讨不同,公众对"哭穷贴"的态度多少有点欲说还休的意味,引为知己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有之,隔岸观火者亦有之。关注"哭穷贴"泛滥产生的负面效应没错,但到底社会本就存在的负面、不正常现象导致了"哭穷"产  相似文献   

7.
春城谍影     
子寒 《检察风云》2003,(15):63-65
◇◇“内L”专案◇◇1952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年。古老的神州大地处处呈现出新的气象,曾经饱受压迫的中国人民正以极大的热情建设着自己的国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是,逃窜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却依旧贼心不死,不时地派出间谍,四处联络潜伏在大陆的一些特务,伺机对我新生政权进行破坏。5月31日,长春市公安局突然接到绝密通报:国民党内调局特务岳一峰、吴文蘅将于近期潜入长春,立足后,准备联络吉林、沈阳、哈尔滨、安东、锦州等城市的旧关系,组建特务组织。经过慎重研究,东北公安部将这起敌特派遣案正式立为“内L”专案,以长春市公安局为主…  相似文献   

8.
薛济民 《法人》2007,(11):34-34
执业20年的我,又回到了起点。儿时,父亲为我取名,曰"济民"。父亲或许是想借《抱朴子·审举》:"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生怀治国之略。"《晋书·殷浩传简文(司马昱)答书》:"足下沈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之意,嘱我践行"经邦济世,强国富民"之希望。不知我是否"辜负"了父亲的期望,也不知我是否在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经世济民的理想。现实的选择是,1986年,我成了一名执业律师。回眸20年,我与我的同事们心意躁动,撕砍拼杀,创立了崭露头角,名声在外的"三维",尔后又凝聚成寻求做大、力求做好的"圣典"。于是,一批批"三维"、"圣典"人乐事吟之,恨事啸之,唱着慷慨激昂的歌,追求不屈不挠社会公正的辉煌历史,血拼出十余项褒奖,荣立过两次集体二等功……  相似文献   

9.
不可分之债与连带之债断然有别,实有区分的必要。本文探察二者的渊源发现,二者从浑然不分走向相互分离,但关系依旧密切,相互交叉。遂从二者的涵义来看,不可分之债的核心是给付的不可分,给付的不同类型决定了给付是否可分,但与此同时,对给付价值效果的考量也影响着给付是否可分。连带之债的核心是连带关系,连带之债则因数个债权或债务有共同目的而成立,而不可分之债因给付不可分而存在。当债之给付不可分并且债权或债务具有共同目的时,除法定或约定外,应认定为不可分债权;而不可分债务是否应准用连带债务的规定,尚须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方圆》2021,(8):4-4
怀念朝阳读完《王朝阳:从先行者到深耕者》,感觉王朝阳好像从未离开,他还在为湖北检察公益诉讼事业努力着。从先行者到深耕者,朝阳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不凡的工作成就。我为有这样一位同事,这样一位朋友感到骄傲和自豪。朝阳是一个纯粹的人,他做检察公益诉讼,关注的是公益而非政绩,关注的是问题解决而非数据好看。他对检察公益诉讼始终有一种源自心底的热爱和执着。他也经常为年轻人指点迷津,毫无保留。与他共事很轻松愉快,我永远怀念他。  相似文献   

11.
程堂发 《检察风云》2004,(19):64-65
南 京解放前夕,敌我斗争形势十分 严峻。在淮海战役末期,蒋介石集团自知末日来临,一面进行紧急疏散,一面安排特务潜伏。自1948 年11月至1949 年3 月短短4 个月时间内,国民党特务系统先后在南京设下 20 多个潜伏组和情报站,滞留了3300 余名特务。其中,有中统、军统双重身份的文  相似文献   

12.
美国通用公司旗下通用大宇诉奇瑞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牵动了社会普遍关注。消费者是如何看待奇瑞·QQ与它的官司呢?本刊记者走进销售现场。络绎不绝的看车者注关2005年5月28日下午1点到3点,在北京丰台区丰管路的北京诚信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奇瑞4S旗舰店)内。看车者络绎不绝,展区内始终保持着七八组看车者,4名销售人员忙得分身乏术。有钟情于风云、旗云、东方之子的,也有人对QQ恋恋不舍。而在靓丽的QQ系列车前驻足的人,占了看车者的75%。这些钟情于QQ的人大部分是25-35岁之间的年轻人。“我喜欢黄色的QQ。”一位年轻女子坚决地说,但男…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每一亿人才会有一个的“中国年度经济人物”——顾雏军,是中国中央电视台2003年度“真心英雄”出场顺位第4位者,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等地管理着6家上市公司,2005年5月顾雏军在参加一个中国战略论坛时被中国记者们反复提问所激怒,最终沉不住气说:“媒体老是问一些不该问的东西,让我很难受。我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和你有什么关系吗?我要是偷的、抢的,自然有人会来抓我。” 2005年7月31日,顾雏军真的被抓了,他一语成谶。顾雏军被抓,这已不仅仅是他违反中国《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问题了,而是触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那么,作为在中国资本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领军人物顾雏军之败、之罪也必然引起世人的关注。那么,顾雏军败在何处?罪又来于何方?  相似文献   

14.
规定在宪法中的权利虽然都可以称为基本权利,但在我国现行宪法文本中,权利却存在着“级差”和“殊相”:从是否与法律规定和现实条件相关而言,基本权利可以分为不受限定的权利、受法律限制的权利和附条件的权利三类;从权利的来源而言,有源于地位的权利和满足利益的权利之分;从权利的属性而言,有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之别;从主体的样态来说,有人的权利和作为法律身份、法律角色者的不同权利。  相似文献   

15.
有关吃喝风的禁令不知下了多少,有关批评声讨吃喝风的文章不知写了多少,有关讽刺吃喝风的漫画不知画了多少;入木三分者有之,力透纸背者有之,义愤填膺者有之,苦口婆心者有之,慷慨陈词者有之,循循善诱者有之……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吃喝风越刮越大,以至变成了祸国殃民的“龙卷风”。 吃喝风所以久禁不止,反而变本加厉,不仅大吃大喝,而且还要“三陪”,我想其风源主要有二:只要嘴尖齿利脸皮厚,勿须自掏腰包分文,此其一;吃喝挥霍不违法,不吃不喝是傻瓜,此其二。即便有时刹风之声颇紧,也总是有惊而无险。被吃被喝被  相似文献   

16.
张国斌 《法制与社会》2013,(23):139-142
《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对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首要责任。安理会应断定任何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或侵略行为是否存在。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伴随着各种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非典型威胁,如大规模侵犯人权事件、全球环境问题等,安理会作出断定"和平之威胁"的决议受到了更多的国际社会关注,尤其体现在安理会对严重侵犯人权事件的回应。人权因素之于安理会断定"对和平之威胁"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粱祝的悲剧说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关注“本土资源”的学者很多 ,但苏力的关注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 ,所以能够获得一些独到的成果 ,重要原因之一是他采用的思想方法是异域的。此处文章又是他以“异域方法”来解析“本土资源”的“另类”之作。“梁祝”这一千古流传的爱情悲剧究竟悲在何处 ?作者以独到的方法、独特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判断。无论其分析是否充分 ,判断是否成立 ,都会给读者以启发。至少 ,一个社会制度的变迁往往要以无数社会成员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一立论是令人寻味的。一个法学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有旁人不具有的知识背景和思想方法 ,因而能有旁人不具有的敏感和深度 ,能于平常之事中发现问题 ,能于无声处闻佳音。此文高明与否不论 ,但作者的思路与方法是当今法学界欠缺的。刊发此文 ,乃醉翁之意 ,不无“金针度人”之用心。  相似文献   

18.
我对重婚及过错赔偿的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重婚问题   在这次婚姻法的修改过程中,对于“包二奶”的现象是否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予以打击,如何打击,是否有必要规定为重婚罪等,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我认为,对“包二奶”的现象应当通过法律途径予以打击,但具体的立法设计值得研究。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重婚。刑法第 258条也明确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最高人民法院在 1994年作出的对国务院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  相似文献   

19.
农民的忧患     
1991年的元旦刚过,三个裹着黑棉袄的农民就来到了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 “这里能管管我们的事吗?” 正在埋头阅卷的我被这乡土之音唤起。我抬头望着他们,都是年逾花甲之人。我不解地问,“你们从哪里来?有什么事?” “我们是宣化县阎家堡乡胶泥湾村的,我们是来告县政府的。”说着他们把诉状递给了我。 看过起诉书之后,再看看眼前这几张焦急忧虑的面孔,我决定立即找领导商议是否立案。  相似文献   

20.
法官是否该懂点心理学?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法官是铁面无私的判官,是公平正义的钢铁卫士,但法官的内心是柔软的。他们发自内心地关爱着当事人,也发自内心地为解决不掉的纠纷而焦虑。他们时刻关注着当事人的想法和情绪,而他们自己的内心也同样需要得到关爱和呵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