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家赔偿法对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的程序规定不是很明确,法院赔偿委员会在审理赔偿案件一般适用书面审理方式。最近两年来法院有一种颇引人注目的改革趋势,就是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朝“国家  相似文献   

2.
目前,根据各地法院的实践,离婚案件的代理人只能获得一般授权,且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当事人本人必须出庭。这样的规定保障了离婚案件审理的程序公正,但对审理案件的效率却会产生影响。本文就离婚案件中诉讼代理人的地位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力求实现离婚案件审理效率与公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去年,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四起判决无罪案件,经审理后依法 驳回了抗诉,全部维持了无罪判决。纵观这四起无罪案件有以下特点:(1)检察机关侦查的 贪贿经济犯罪案件居多,四起案件中,由公安机关侦查的普通刑事案件仅1件,其余3件均属 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贪贿经济犯罪案件。(2)贪贿经济犯罪案件的审理程序较为复杂,原审 法院大都是先判决有罪,后才改判无罪。如其中一起侵占、挪用公司资金案。该案从检察院 起诉到法院作出最后判决,其间中级法院两次发回重审,县法院三次审理,作出两次有罪判 决,一次无罪判决,…  相似文献   

4.
统一认识明确目标依法规范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本刊评论员最高人民法院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工作座谈会,对全国各级法院统一认识破产案件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指导思想,明确今后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自198...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法院多年来积极探索行政审判工作,从1995年至今,两级法院的一审行政案件受案数一直保持在3900件左右,占全省法院受案数的1/4。平顶山市法院通过审理行政案件,极大地树立了行政审判的权威,行政诉讼的胜(败)诉率已成为平顶山两级党委、政府评价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水平的重要尺度,由此,平顶山的行政审判工作已迈入了良性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平顶山现象”,其审判工作经验很值得研究。本期特此刊发本刊记者就法院“三位一体”的行政审判工作运作机制与平顶山中级法院赵明章副院长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6.
谷省、自治区、直辖市局级人氏法院,解放军军争法院:近几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企业破产案件逐年增加,特别是国务院在若干城市进行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建立和完善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试点工作以来,企业破产案件上升幅度较大。为了正确。及时审理好这类案件,现就人民法院当前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通知如下:一、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既要积极又要十分慎重。要有利于促进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防止规避法律,逃避债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要摈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依法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要…  相似文献   

7.
“要离婚,商量办,千万别去找法院”,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到法院离婚为什么会成为当事人生畏的事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离婚已不再是“掉价”的事了,人民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正逐年上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起诉到法院的离婚案件多出现“一推、  相似文献   

8.
"先定后审"是指法院对案件在法庭审理和评议之前就已作出决定.这种现象的产生直接涉及人民法院案件的内部审批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化,各类案件的大量增加,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健全,改变这种现象,改革法院审判制度,完善法院自身机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阿军  春华 《检察风云》2012,(3):48-49
2011年12月16日,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法院审理了一起盗用QQ跨省网络诈骗案,两名年轻人最终因触犯刑法受到制裁。此类新型诈骗案件的审理,再次提醒网民朋友,休闲娱乐之时,切记安全防范。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案件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笔者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案件审理工作,在实践中应注重“五个统一”。一是注重实体与程序的统一。实体和程序是查办违纪案件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案件审理部门应牢固树立“程序与实体并重”、“以程序保障实体”的观念,不仅要对案件检查部门移送案件的事实和证据等严格审查,鉴别是非,而且要对案件检查部门所办案件是否遵循法定办案程序进行监督。经过审理,对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的不能认定,程…  相似文献   

11.
书面审理和直接审理,是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两种不同形式。书面审理指的是第二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不直接传唤有关诉讼参与人到庭,对案情不直接进行调查,只审查一审法院上报的案卷材料,就作出裁决的审理方法。反之,凡是要传唤有关诉讼参与人到庭或直接进行调查才作出裁决的,叫做直接审理。  相似文献   

12.
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死亡的,法院应否继续审理?编辑同志:我们受理了一起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因患糖尿病被被告人遗弃,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死亡。对此案如何审理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此案虽有告诉,因自诉人死亡,无法完成全部诉讼活动,应该裁定终止审理。另一种意...  相似文献   

13.
林欣 《法学研究》1993,(4):75-84
国际私法中的管辖权是指一个具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案件应该由哪一个国家的法院审理。至于对某一涉外民商事案件有管辖权的国家,确定由该国的哪一个法院审理,这是国内法上的司法管辖权问题。这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国家对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的确定,取决于它所采用的管辖根据。这里的根据是指涉外民商事案件法律关系的主体,或者法律关系的客体,或者法律关系的事实同法院地国家存在某种联系。由于这种联系的存在,使得这个国家的法院对这些案件享有管辖权。换言之,管辖根据是一个国家的法院有权审理具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案件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对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案件,目前上级人民法院一般采用裁定或函转的方式,发回作出生效裁判的法院重新审理,即所谓“发回再审”。采用这一做法的主要理由,一是没有法律明确规定民事抗诉案件只能由与提出抗诉检察院的同级法院审理,发回再审属自由裁量权范围;二是法律没有规定再审需与同级检察机关对应;三是法院通过再审是否改变原生效裁判,并不依据该裁判是谁作出,而是依据事实和原生效裁判是否符合事实,是否符合法律。   笔者认为,“发回再审”的做法欠妥当和合理,且缺乏法律依据。   首先,将民事抗诉案件一律“发回再审”缺…  相似文献   

15.
突如其来的“非典”给当事人的诉讼和法院的审判工作造成了困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非典”相关的案件将诉至法院。其中,当事人把“非典”作为不可抗力抗辩事由请求法院免除债务责任的案件将会在涉及“非典”的案件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有鉴于此,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未雨绸缪,围绕着非典型肺炎疫情可能会给案件审理带来的新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本文能对广大法官处理相关案件时适用法律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人民法院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无论在第一审程序,还是在第二审程序,都可以进行调解.但由于第二审法院对二审案件的审理客体,是原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并通过第二审程序对第一审法院的审判进行检查监督.因此,民事诉讼法对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中调解的要求就有所不同.在第一审程序中,对“能够调解的,应当……进行调解”(民事诉讼法第79条,下引条款均为该法);而“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第135条).显然,“可以”不同于“应当”.  相似文献   

17.
民事抗诉案件不应由原审法院再审温安玉由于民事诉讼法未对检察机关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民事案件应由哪一级人民法院审理即审级作出规定,目前,不少法院将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民事案件裁定指令原审法院再审。笔者认为,法院将民事抗诉案件裁定指令原审法院再审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一审法院裁定驳回起诉的自诉案件,二审法院可否调解结案?编辑同志:我们在审理刑事自诉的二审案件时,对于一审法院裁定驳回起诉的,二审法院可否调解结案的问题,存在分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二审法院不能调解。理由是一审法院没有进行实体审理,而且刑事诉讼法第一百...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及表现  法院行政领导的权力不当扩张。实行审判长选任制的初衷,是将遴选出来的优秀法官推至审判第一线,强化合议庭的功能。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侵夺审判长、合议庭审判权的现象。有的法院将合议庭审理的案件的审核签发权,不是赋予审判长,而是交给庭长、院长。有的法院授权庭长一旦发现问题,可以责令合议庭停止案件的审理活动,更换审判人员。还有的法院没有具体规定院长、庭长参加案件审理时合议庭的组成方式,院长、庭长可以随意进入合议庭,担任审判长,剥夺选任审判长的职权。  审判长的职权性…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庭审制度增设了简易程序。今年以来,我们依照法律规定,对10起案件向法院建议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其性质分别为:故意伤害案4起、盗窃案2起、交通肇事案3起、脱逃案1起。法院对这10起案件均未提出变更意见。现已审理5件,其中检察院派员出庭3件。在探索适用这一新程序过程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四严”:一、严格把握适用条件根据刑诉法第一百七十四条之规定,适用简易程序的公诉案件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清楚;第二,证据达到刑事案件法定证明程度所需的质和量的要求;第三,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