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共创建史研究历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毋庸讳言的是,在中共创建史研究中,还存在着不是从历史中寻觅踪迹,而是从固有的概念出发;不是全面掌握史料,而是有选择的利用史料;不是在历史语境中审视,而是用现代语境去解读历史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2020年是中共早期组织创建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近代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各种革命力量合力的结果。在中共创建史研究中,全面考察个体的独特作用和群体的合力作用,是深化中共历史研究的路径之一。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存在一种将历史人物的政治归宿如何来作为判断和衡量其在中共创建史上作用的倾向,尤其是有历史"污点"或被大浪淘沙的人物,不是对其缺乏深入研究,就是将其脸谱化,有的被视为中共历史上的边缘人物甚  相似文献   

3.
加强中共历史群体性研究,就是在中共历史研究过程中要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这是加深和拓宽中共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摆脱传统研究范式中的"精英史"和"事件史"藩篱束缚的必然要求。在中共历史学界,张静如率先提出了加强社会群体研究的主张,并围绕这一主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详细阐述了中共历史群体性研究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加强中共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等问题,为中共历史群体性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已经成立90周年,值得隆重纪念,深入研究。这段历史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对深化党史尤其是中共创建史的研究,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建党的进程、党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晶 《北京党史》2011,(5):37-41
近年来.党史学界对中共创建史①研究的热情不减.在研究视角、资料发掘等方面均有所突破。本文试对部分重要问题作一综述。以期对中共创建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本刊2020年重点推出两个栏目,一是“改革史论”,征稿主题集中于改革开放史领域的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着眼于探讨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进程、成就、经验教训以及基本规律等。二是“中共创建史”,征稿主题集中于中共早期党组织创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研究,尤其欢迎填补学术研究空白、有效推进研究进展等具有学术创新和“问题意识”的专题史学论文。来稿以1万~1.8万字为宜,要求观点明确、内容翔实,论述清晰。来稿的著作权、文字、引文注释、标点符号、数字、表格使用等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范。稿件须附内容摘要(200~300字)、关键词(4~6个)、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专业学位、职称职务、电子邮箱、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  相似文献   

7.
中共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是中共历史发展规律的有机组成和重要体现,具有明确的内涵所指和鲜明的特征表现。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中共的根本属性决定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史发展的主题是建构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国家。从该主题的纵向延伸审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史发展经历了参与、逐渐引领和主导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三大阶段。从该主题的横向展开审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史形成了3个方面的主要线索:国家建构层面以追求中国主权独立、国家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政府为主线;国族建构层面以培育、塑造中华民族国族认同为主线;民主建构层面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探索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为主线。明确中共历史发展的民族国家建构主题,对于扩大中共历史研究视域,把握中共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通过纪念来表达。纪念是举行仪式、保存记忆、传播象征的行为活动,是历史的一种书写,历史因纪念而精彩。陈金龙教授新著《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是一部通过中共纪念活动的拾遗、挖掘、梳理、总结来呈现中共历史面相的力作。该成果既是中共纪念史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又是中共专门史研究的重要开辟;既是中共新文化史研究的有益探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深入探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创建之间的历史关联,4月18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创建史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在上海共同主办"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这三大历史事件,检阅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和创新研究方法,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切实推动中共党史、中共革命精神史与红色文化研究,拟于2017年9月中旬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多学科视野下的红色文化资源暨纪念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创建9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86,(9)
(一)历史人物评价在历史科学中的地位历史人物评价在历史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历史研究永恒的主题,不仅现在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第,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  相似文献   

12.
有关中共创建史的人物研究中,关注点多集中在中共创建过程中和后来对中国革命有重要影响的个别人物上,对其他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研究较少。但实际上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在为建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以谢觉哉为典型个案,简述并未直接参与中共建党工作的谢觉哉在建党前后的社会活动和思想变化,展示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个体努力和潜移默化的社会影响,丰富和扩展中共创建史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小资产阶级”观念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小资产阶级问题始终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中共有关小资特征与表现的相关论述,历史地形成了一整套小资观念。中共小资观念从早期经济学、政治学含义,演变为思想意识等文化含义,都是在相应的历史语境之下构成的。从观念史角度研究分析中共小资观念的起源,一方面可以从特殊面相观察中共历史,另一方面也可以显示观念史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交流中共创建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对中共创建史的研究,2011年6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在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联合举办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学术研讨会(上海中共党史学会协办,中共一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23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创建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学者从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上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孕育到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维度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创建初期开展的活动以及相关历史人物对党的创建作出的历史贡献,深入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共历史学是一个由各个分支学科所构成的学科体系,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中共的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这里有:以研究的空间范围来分的中共地区史、中共地方史等;以研究的时间跨度来分的通史、断代史等;以研究主体的历史活动的具体领域来分的各个专门史。二是以中共活动的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包括以中共历史的实物史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中共历史文物学、中共历史考古学等;以中共的文献史料为研究对象的中共历史文献学(中共历史文献学下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考据学,训诂学等分支学科)。三是以中共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包括中共历史学理论(中共历史学理论又包括:中共历史学的本体论、中共历史学的认识论、中共历史学的方法论这三个部分)及中共史学史。  相似文献   

17.
中共政治思想史是中共历史和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两大学科都无法回避的课题。一方面,中共政治思想史以中国共产党在诞生、发展、成熟过程中整个“心路历程”为研究对象.是中共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共的政治思想又是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潮的一支,有着从非主流到主流、由从属到支配的发展脉络.其对于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潮和政治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8.
张静如对中共历史学批评有重要贡献。他倡导史学批评,开创党史学史研究;运用史学批评,检视党史学人论著;勇于自我批评,树立党史大家风范。他主张“党史研究要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正是在反思中共历史学实践基础上,从学科建设高度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他要求将党史批评之共识——“求真”,“务实”,“创新”贯彻到具体研究中去。这对于发展中共历史学科,深化中共历史研究,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东共产党小组是成立最早的中共早期组织之一,也是具有很大影响力并为中共正式建立作出过巨大贡献的组织。研究山东共产党小组的创立,不仅对研究山东地方党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中共创建史研究也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党史研究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中共创建史研究作为中共党史研究的开篇,经过学术界不懈的努力,在资料挖掘、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本文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创建史研究的历程、代表性成果、代表性观点等做一梳理,以此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