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建国以来中共纪念活动史,中共纪念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社会建设上的契机以及文化上的权力运作。在另一层面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
1936年七八月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纪念活动,首开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活动之先河。此前主要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共思想和组织的制约,以及遵义会议前中共领导核心的不稳定、不成熟,而一直没有举办过此类纪念活动。首次中共诞辰纪念活动的举办抓住了当时国际国内、党内党外出现的有利因素,组织筹备充分,纪念形式多样,纪念主题高度关注现实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纪念活动中还产生了几个极具政治表达功能与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念文本。首次中共诞辰纪念活动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它在中共党史上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给我们留下一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中共纪念活动逐渐成为党史学界关注的热点,既有跨阶段的整体研究,也有阶段性与专题性的专门研究,主要集中于纪念的方式、规模、内涵及纪念的功能方面。①研究中共历史上的纪念活动,不仅要关注纪念活动的形态与功能,也要考察其具体的历史演进过程,如此方能整体上予以宏观的审视。本文通过对解放初期北平首次公开性的中共诞生日纪念的文本解读,考察本次纪念的历史过程,以求对中共纪念史研究作出一点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李跃 《党史纵横》2005,(11):58-58
"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各个部门和单位都要为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开绿灯."在锦州老干部大学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共锦州市委副书记张庆民深有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5.
论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建党纪念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建党纪念活动始于共产国际的倡议,1941年后走向常态化。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通过举行纪念大会、发表纪念文章社论、开展文娱活动和基层组织、单位向中共中央及党的领袖致贺电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建党纪念活动。中共借助建党纪念活动,回顾党的历史,总结党的经验,加强党的建设,表达党的主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建党纪念活动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6.
八大前后,中共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初步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它成为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良好开端,也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抗战爆发后,中共非常重视儿童及儿童事业的开展,不仅以儿童团的形式将根据地的儿童组织起来,作为动员基层民众的重要团体,而且还大力开展"四四"儿童节的纪念活动。中共主导下的儿童节及各种纪念活动必然同抗战、革命紧密结合,并随战争态势与中共的政治宣传相机调整。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讲"四四"儿童节成为中共在基层组织民众、规训民众、动员民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和谐社会"的概念写入了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又进一步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这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企业的构建,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使一个企业更加和谐呢?我们认为要在"政和"、"心和"、"人和"、"气和"四个点上着力.  相似文献   

9.
略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基于总结历史经验、表达政治主张、促进政治整合、协调国际关系等方面的需要,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中,既有对国际共运、近代中国重要历史人物、事件、节日的纪念,也有对中共自身主要节日、重大事件、革命先烈的纪念。纪念活动通过召开纪念大会、发表宣言通告或口号、出版特刊特辑或文集等具体形式来实施。中共纪念活动有其显著特点,对中共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邹国振 《党史文苑》2012,(14):19-21,27
纪念活动是中共重要的话语方式。新中国建立以来,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共借助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对唤起社会历史记忆、树立孙中山之旗帜、促进统一战线工作、表达中共对台主张有重要作用,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积极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规划和战略部署。构建和谐高校是构  相似文献   

13.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文圣区委办公室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全民信用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文圣分局认真开展组织"打造诚信辽阳,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与加强中共历史研究密不可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共历史研究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发挥着宏观决策的借鉴、资政作用,凝聚人心的引导、育人功能,具有理论创新的文化、学术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支撑。适应改革开放要求,研究中共历史,逐步壮大中共历史研究学科体系建设,对加快和深化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发展、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和机制,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则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执政成本:执政理论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目前情况下执政成本问题是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纪念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借助纪念对象保存历史记忆、借助纪念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借助纪念契机进行政治动员,发挥出了纪念话动的独特功能,起到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果.为以后中共领导开展纪念活动提供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1.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我党五大执政能力之一。3.2004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次表明“和谐社会”已成为执政党社会建设的新理念。4.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相似文献   

19.
刘树燕 《世纪桥》2007,(9):42-43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重任中具有独特优势。中共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价值,带领人民探索统一战线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方式和途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通过纪念来表达。纪念是举行仪式、保存记忆、传播象征的行为活动,是历史的一种书写,历史因纪念而精彩。陈金龙教授新著《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是一部通过中共纪念活动的拾遗、挖掘、梳理、总结来呈现中共历史面相的力作。该成果既是中共纪念史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又是中共专门史研究的重要开辟;既是中共新文化史研究的有益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