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学术建制化水平很低是不争的事实.当前中国学术界的诸多问题,如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泡沫学术、抄袭剽窃、学术评审深度腐败等都是这一事实的表现.学术建制化水平与学术人口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知识生产的稳定发展取决于学术建制化水平和学术人口之间的比率,在学术建制化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学术人口的膨胀只会带来负面效应,并将妨碍学术的建制化;反之,如果学术建制化水平很高,那么学术机制会自行调节学术人口,使之与学术发展规模和水平相适应.前者带来的是我们所称的"大众学术",而学术建制化水平与学术人口相当的时候则是"精英学术".大众学术形态所引致的学术高科层化、低建制化及其集体性与个体性、唯智主义与反智主义的矛盾,已经成了当代中国学术发展难以挣脱的"铁笼".  相似文献   

2.
论学术自由的法律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生根  周慧 《法律科学》2007,25(2):57-71
学术自由的法律界限有哲学和伦理学上的依据.历史上有关学术自由法律界限的学说主要有绝对自由说、限制行为说和限制利益说.对学术自由的客观限制主要来自于某些法律价值,即学术自由应以个体权利、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为界.个体权利成为学术自由的法律界限主要是指教师的权利、学生的权利和机构的利益对学术自由行为的限制.学术自由权利社会化使学术自由权利主体间的侵权行为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于著作权、人格权对学术自由行为的限制.公共利益的界限主要表现在公共秩序与安全对学术自由行为的限制.国家利益的界限主要表现于国家安全利益对学术自由行为提出的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界定高校学术团队的概念入手,就高校学术团队的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分析探讨了影响高校学术团队建设的因素,最后提出建设优秀高校学术团队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最大博士群不在高校在官场,说到底这是-种学术不端.当行政力量可以换取学术头衔时,学术界的浮躁之风、各种不合情理的学术氛围,也自然而然出现并泛滥了.无论哪个国家,最大障士群都应该在学术领域,要么在高校,要么在科研单位.如果最大博士群出现在行政机关之中,那么显然其造成的不仅仅是人力资源上的浪费.这其中既包含了学术界谄媚于行政权力的无奈,同时又包含了学术职称远不如行政职位的尴尬.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本刊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2012年岁尾,本刊入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计划,成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的法学学术期刊。根据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管理办法,学术期刊获受资助的基本条件是:坚持正确办刊方向,遵循基本学术规范;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推出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代表作,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主编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高等学校学术职业分层制度是社会分工的需要,也是追求效率的体现.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当中,“不公平”现象屡见于高低学术阶层之间,少数专家教授为代表的“学术权贵”阶层与广大青年教师为代表的“学术贫民”阶层间的待遇差别尤为明显.本文指出为避免出现“不公平”所带来的学术造假、消极怠工等后果,高等学校应该重视学术弱势群体的发展,提供透明的竞争环境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高校管理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并重”.  相似文献   

7.
对于法典编纂这样一项关系“国家千载之利害,生民亿兆之休戚”的事业,自19世纪以来,素为国家政治生活及其国内法学界学术论战的焦点.而有“私法之中宪法”之称的民法典,向来被誉为“法典王国”王冠上的明珠,以民法典编纂而展开的学术论战尤为激烈.蒂堡与萨雏尼之间的论战,不仅对德国以民法典编撰为开始标志的法典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有利地推动了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法典编纂和私法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学位既是专业知识的等级证明,又是社会个体学习和学术研究经历的记载和评价,同时还具有社会荣誉的属性.由于学位条例等对撤销学位规定的过于原则,加之学界对学位撤销的类型化研究不足,导致对学位撤销的法律定性认识不统一.学位存在因学籍不成立、学术不端、未达到培养标准和违反社会道德或学术荣誉等多种原因而被撤销的情形,上述撤销情形对应的撤销权具有三元属性,即教学管理权延伸出的撤销权、学术评价权力延伸出的撤销权和基于学术荣典而产生的撤销权.教学管理权延伸出的撤销权属于纠错性质的学位撤销,学术评价性撤销权和学术荣誉褫夺性撤销权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废止性的学位撤销,属于学术惩戒的范畴.信赖利益保护原则难以作为学位撤销权的有效约束标准,除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外,学位撤销应当受到比例原则和不当联结禁止原则的约束.  相似文献   

9.
女权主义法学是一种新兴的学术风潮和一种新模式新视角的法理学,本文分析了其产生背景、学术内容以及影响,并探讨了其对我国立法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以期呼吁我国法律界对女权主义法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权的私法救济--一种考察视野和研究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公法学科实现了对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的学术垄断,而公法学者也已成为该学术领域的守护神.在学术探讨的语境下,这种情况势必会形成研究进路的"路径依赖",从而影响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公法学科对村民自治的垄断直接导致村民自治权利司法救济资源的缺失.要摆脱此种学理和实务困境,可将考察视野和研究范式进行转换--在私法的视野中研究、解析乃至重构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体系,并寻求到村民自治权利的私法(司法)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现时法学学术期刊的范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辟言路的作用 所有学术刊物都必须具备一个根本的特征--独立的学术人格.不具备独立学术人格的刊物,不能说是真正的学术刊物.学术刊物这种独立人格,来自并形成于所有具有独立学术人格的作者和参与者.所以,维护和再现所有作者或参与者的独立学术人格,就成为学术刊物独立存在、张扬个性的根本所在.其最重要途径,就是提供言路.换句话说,学术期刊存在的实质表征及社会价值,它的生命之源就在于开言路.所以,有思想观点、有学术立论、具有现实批判性的文章应该优先予以考虑,尽管有些文稿可能还不太成熟.相反,具有明显非法律政策的政策诠释文章,应当有限采用,因为它们并不一定是学术性刊物的工作.总之,如果说学术的生命在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学术刊物的生命价值就在于给所有不同的学术观点提供言路.当然,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为作者、言者、读者乃至社会提供言路,取决于每个办刊人的对于言路宽窄、曲直、长短的把握,它实际上直接反映着办刊人的思想境界、学术水准、技术特征甚至学术倾向.所以,办刊人的人生哲学或生存之道,其思想倾向、学术追求及各方面素质等等,往往直接决定着一个刊物的生存之道、思想倾向、刊物特色甚至刊物质量.正因如此,要想办好一个刊物,要想广开言路,办刊人除了具备一定的思想和学术素质之外,还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存之道和相对中立的学术立场.可以说,在大多数场合下,办刊人必须是一个具备独立品格的学者.  相似文献   

12.
<正>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外法学》完成了改版扩容,编辑部也实现了新老交接。前任主编贺卫方教授以及上届编辑部全体同仁坚持学术自主与学术创新,严守学术标准与学术纪律,八年如一日,精心编辑、悉心呵护《中外法学》,极大地提升了《中外法学》的学术声誉与学术影响。值此新老交接之际,我谨代表新一届编辑部对贺卫方教授以及上届编辑部全体同仁所作出的宝贵学术贡献以及各界作者、读者对本刊给予的支持与关心致以由衷的敬意与谢意。  相似文献   

13.
德国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因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失去了博士学位,甚至丢掉了乌纱帽.近年来,中国逐渐兴起官员博士热.然而,发端于中国民间的学术打假,却似乎呈现出打假之“刑”难以“上大夫”.对此的解释很可能是针对官员的学位论文适用“特别规范”,从而使得官员容易游离于必要的学术诚信监督之外.中西对比,并不希冀能够提出所谓对策,而意在借此“打假门”,重新认识对学术造假“零容忍”之于培育和珍惜学术辉煌的重要.同时,也应当警惕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误读.  相似文献   

14.
1.《北大法律评论》创刊于1998年,是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独立组织和编辑的法学学术期刊。《评论》坚持学术自主、自尊和自律的原则,秉承兼容并蓄、思想自由的北大传统人文精神。2.《北大法律评论》对来稿不做字数上的限制,不考虑稿件作者的身份和以往学术经历,只有学术水准和学术规范的要求。引征规范请具体参见尾页所附之引征体例。  相似文献   

15.
从形式上看,今日的中国法学确实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各种版本的法学教材铺天盖地地充斥于坊间,几乎所有法学期刊都出现了稿件供过于求的局面,来自西方国家的法学著作被大规模地翻译过来.不仅如此,在"评定高级职称必要有个人专著"的学术政策影响下,几乎所有法学者都将出版专著视为自己学术事业达到高峰的标志.而无力撰写学术专著的人,也会以一两本法学随笔聊以充之.但是,法学者究竟为这个处于重大转型的社会提供了多少精神资源?那些以法律理论家自居的学者究竟在哪些方面做出了不同于西方学者的贡献?法学家们究竟提出了多少获得社会公认的理论或者命题?还可以更加苛刻地追问:对于司法制度和法律实践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所存在的问题,我们真的给予了精确的把握和令人信服的解释了吗?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形势下,人民法院如何更新观念,提高司法水中,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法律保障和服务,这是于1993年11月12日至16日在浙江省金华市举行的全国法院系统第五届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本届学术讨论会获一、二等奖的论文作者和部分法学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和论丈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祝铭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金华市党政部分负责人到会为获奖论文颁奖.由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心、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和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组办的本届学术讨论会是一次综合性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尽管学界和实务界由于恢复性司法理论的影响对审查起诉程序中的和解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大量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也不能否认,不论是取得的学术成果还是实践探索的效果,均还未对制度的建构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基于不同思路的比较和我国国情的现实考量,提出以现行审查起诉程序为制度平台并以辅助性制度的设立为保障建构我国审查起诉程序中和解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学术自由的宪法权利属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慧  何生根 《法律科学》2004,22(3):24-30
学术自由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主要表现为"政治论"和"认识论"。有关学术自由的各种思想学说构成了学术自由的哲学基础,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思想学说有:理性主义真理观、为了人类福祉说、宽容说、出版自由说、思想自由、良心自由、精神与信仰自由说。以此为基础,学术自由被当作一种宪法自由权时,其权利属性可以归结为精神自由,具有非政治性和消极否定性。  相似文献   

19.
林明 《法学论坛》2004,19(1):94-99
东晋南朝时期,玄学成为当时具有时代特色的主流学术和政治思潮.但此时的思想界又呈多元化局面,玄、儒、佛、道各家思想对意识形态及政治领域各个层次的影响和作用并不相同.在统治者治国的实际指导思想方面,儒家学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表现在江左君臣们仍以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立论的出发点,还表现在儒家思想对当时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司法者主张情、理、法结合,提出了符合伦理人情的原则和方法.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作用和影响推动着封建法律伦理化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主编制作品中的主编并不全是实际创作者,但却都将作品认定为自己的学术成果,这种现象十分泛滥,却未能引起重视.这对知识产权保护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极为有害,必须予以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