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4月1213,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发布该院2010系列审判白皮书,内容包括2010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08—2010未成年人犯罪审判白皮书、2005-2010金融犯罪审判白皮书、2010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审判白皮书、2010房地产审判白皮书、  相似文献   

2.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白皮书除前言外,包括不断健全人权司法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权司法保障程序、努力提高人权司法保障执行力和切实保障被羁押人合法权利四部分内容.白皮书通过约13900字的内容,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人权保障领域的现实做法与最新成效.据悉,这也是我国首次发布司法领域人权保障方面的白皮书.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中国法律》2012,(5):4+57-1
在本届政府临近换届之年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不久前公布了《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发布阗於司法改革的白皮书。白皮书共分五部分:一、司法制度和改革进程;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加强人权保障;四、提高司法能力;五、践行司法为民。这份白皮书,和中国政府此次发布白皮书的举措,都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刘武俊 《检察风云》2013,(15):18-19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率先推出网络舆情白皮书,其中开宗明义:"保持独立审判与倾听民意之间的平衡,在众喧哗声中汲取民意,在‘一边倒’的舆论声中坚守法意。"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说,"近年来从最高法院到地方各级法院,都越来越重视网上舆情,越来越积  相似文献   

5.
李敏 《中国审判》2012,(11):66-68
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司法改革》白皮书,这一事件在社会各界乃至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近日,本刊记者就政府发布白皮书的意义、中国司法改革的历程以及人民法院的改革举措等内容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蒋惠岭。  相似文献   

6.
资讯     
《中国律师》2012,(11):89-89
我国首次发布司法改革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9日发表了《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这个大约18000字的白皮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了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表明中国致力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态度和决心,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司法改革以及法治建设的了解、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13,(2):10-11
司法改革白皮书传递共识与信心2012年10月9日,中国首次就司法改革发布白皮书,1.8万字的篇幅记载了我国司法改革的坚实步伐和丰硕成果,表明了中国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态度和决心。回顾司法改革的历程,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刑法、刑诉、国家赔偿法等法律的修改,死刑复核权的收回、收容遣送制度的终结等,均彰显了司法改革在制约公权、  相似文献   

8.
审判白皮书,是指由人民法院制作的.向相关受文单位和社会公众通报有关审判工作动态,分析经济社会运行中反映出的司法领域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的综合或专门性的司法报告。  相似文献   

9.
《新京报》1月12日报道。1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院长周继军向海淀区人大会议报告工作时透露:今年,海淀区法院将探索发挥审判职能的新形式,尝试发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状况白皮书》。而据最高法院行政庭有关人士介绍,基层法院发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状况白皮书在全国尚无先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司法改革》体现着中国对于司法改革的政治认同,展现了司法改革所享受的优厚的"政治待遇"。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发布司法改革纲要的目的是规划和部署未来的改革,发布司法改革白皮书的目的则是总结和展示既有的改革成果。对某项工作的总结、展示固然重要,而对未来的规划、部署会更令人兴奋不已。不过在我看来,《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的发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司法改革的规划更加重要,因为它第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一重大决策符合诉讼规律、司法规律和法治规律,是破解制约刑事司法公正突出问题、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必由之路。以审判为中心,其实质是在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实行以司法审判标准为中心,核心是统一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此项改革有利于更好贯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诉讼原则。改革要坚持循序渐进,规划近景、中景和远景三个目标,并分段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2.
高海瑞  郭峥 《法制与社会》2012,(11):139-140
本文尝试从政治学视角出发,在对当前行政审判"白皮书"的政治沟通功能的理论基础及政治沟通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分析基础上,结合政治沟通机制的特点和"机制"的概念,从机制的理念要素、制度要素和行为要素三个层面提出构建行政审判"白皮书"政治沟通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民调解》2008,(5):1-1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这部中国政府首次发表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葶开放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司法能动主义与我国民事司法审判的规范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能动主义传入我国后,引起我国学界特别是司法界的重视,但目前我国司法界所倡导、推崇的司法能动或能动司法与发源于美国的司法能动内涵并不相同,司法能动主义被异化。建议在原意上使用司法能动一词,遵循原意前提下的司法能动应当予以承认并肯定其创新司法的积极意义,但是不可将其泛化,就广义而言我国民事审判工作应当强调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冤假错案的频频爆料,使得刑事法官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大,法院的司法审判工作也越来越难。其危害性很大,从人权保障角度来看,毁被冤者人生;从社会安定角度来看,诱发当事人上访;从司法公信角度看,降低法院公信力;从审判人员角度来看,加重法官心理负担。其形成的原因,一是公安的办案陋习,二是检察院监督权缺位,三法院缺乏疑罪从无理念。对冤假错案,要从坚持证据裁判意识、贯彻疑罪从无原则、排除案外因素影响、降低追求办案效率意识等四个方面来防范。  相似文献   

16.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规范臼嘲人民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当前匕下级法院审判业务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规范,为构建科学的审级制度、促进各级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意见》的出台,具有重要的制度建设和司法实践意义,是最高人民法院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法官审理案件,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良知为圭臬。法官良知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八心”,即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之心,求真求实、勿冤良善之心,坚守正义、善解法意之心,惩恶扬善、保国安民之心,案结事了、息讼促和之心,真诚恻怛、哀矜裁判之心,勤奋敬业、救人水火之心,清廉如水、一尘不染之心。法官良知的养成,须遵循推己及人的判断善恶之法,养守戒慎的良知形成之法,反躬自省的矫正固化之法,形成文化的扩展推广之法。  相似文献   

18.
论刑事缺席审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审判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定纷止争 ,使社会关系保持一种稳定。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缺席审判 ,使得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逃跑、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等情形的诉讼处于一种中止或终止状态。然而 ,诉讼中赃款、赃物的处理、被害人的赔偿请求、被告人财产刑的判决都无法实现。因此 ,有必要设计科学的刑事缺席审判程序 ,以保证刑事审判全方位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佳轩 《中国审判》2014,(9):F0003-F0003
本刊讯8月1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2013年北京法院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白皮书),并通报了2014年上半年行政审判情况。这是北京高院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  相似文献   

20.
马利亚  郑运 《特区法坛》2004,(11):i001-i001
2004年12月4日至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和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承办的全国法院第十六届学术讨论会在海口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院主管学术研究工作或者调研工作的领导、学术研究管理机构的负责人以及获得一、二等奖的作者和有关专家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