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学校园与地方社会的交往日趋频繁,有必要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和地方社会文化的有机对接和良性互动。本文论述了两者对接的意义,并提出了立足于两者双向互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
道德风险已成为社会保险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商业寿险相比,社会养老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产生原因更加复杂,表现形式更加隐蔽,对规避制度也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即从这三个角度对两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陈曦 《法制与社会》2010,(34):384-384
市民社会长期以来被一些政治学者加以论述,其论述主要从社会契约角度出发。随着法律思想的普及,人们更多地从法学角度来解读市民社会,这一角度更多的是从民法与市民社会关系出发。本文首先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进行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浅谈民法与市民社会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交换的关系。人际交换的关系在形式上表现为契约的交换和非契约的交换,两者在交换的主体意义、交换内容的性质、交换的程序意义以及交换的公正性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人类社会经历了从非契约交换到契约交换的历史演化,非契约交换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开端,而契约交换则是社会关系发达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法律因陌生人契约交换的需要而产生,并为陌生人的契约交换提供保证,从而法律与契约的交换形成了同构的关系。法律在将契约交换的关系纳入自己的领地时,也与非契约的交换关系发生了分离,这种分离导致了法律与非契约交换之间形成了张力。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与社会稳定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司法公正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和保障,社会稳定是公正司法的重要基础。当前司法理念落后、职业道德缺失、司法能力不强、司法行为不廉、关系处理不当、网络媒体干预等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必须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继续加强司法职业道德建设,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关系,努力加强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依法理性处理和引导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6.
谢长华 《法治研究》2006,(12):22-23
一、律师职业特性 律师职业是在法的框架内为委托人提供维护权利不受侵害的服务,其特点带有一种博弈性,似乎与社会和谐、稳定不合,但实则内涵是相融的,因为,两者可以良性互动,前者对后者有促进功效,而后者对前者起保障作用。不过,现实中有时委托人委托事项具有合法性,可却与地方权力、官员利益存在矛盾,那律师应该如何为委托人服务才与社会和谐、稳定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美国"伟大社会"时代城市社会管理困境与当代我国城市社会管理现状为主线,对比分析两者的共性问题,以期通过参考美国当时对城市社会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我国解决社会管理存在的困境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钟云华 《行政与法》2012,(10):48-51
当前,我国学界存在把社会抗争与社会抗拒等同看待的错误认识。通过"名"的辨析和"实"的比较我们发现,两者在行为主体、行为方式、行为指向、性质及功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社会抗争属于"依法抗争"范畴,对社会建构具有一定的正功能;而社会抗拒带有"以法抗争"属性,负面影响较大。在我国转型期社会冲突的现实图景中,社会抗争行动已经普遍化,社会抗拒行为尽管量少但已成为社会风险的一种新动向、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社会正义与法哲学的时代天职公丕祥(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教授)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持续的社会变革过程之中。从社会价值层面上来看,是以效益为代价而更多地强调公平,还是以公平为代价而更多地强调效益,抑或其他?社会由此面临着对这两者的重大抉择。合理地协调这一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基层人民政权和基层民主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观察与思考,认为在建构和谐社会理念下必须以和谐乡村社会建构为基石;而和谐乡村的科学构建又必须充分提升国家尤其是基层乡镇政府对乡村综合资源的整和能力和充分发挥基层民主的内生性潜力:两者的互动成为建设和谐乡村社会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在道德哲学的视阈中,作为精神结构的社会心态,其和谐体现为在"道德世界"和"伦理世界"中预设着的一种精神本性的统一性,即个体自身、道德与自然、特殊与普遍、个体与实体之间的统一状态及其应然关系.如果把实体与个体关系中两者的位移与置换看作是伦理世界中"精神性"心态结构的第一次异化与裂变,那么,在道德世界中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以及动力机制中道德自我意识执着于某种"自然性"则是伦理精神和社会主体心态精神结构的现实性异变.因此,现代性社会心态失序根源于以"自然规律"僭越"道德规律"、以个体本位理性取代"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精神".基于此,本文揭示了社会心态结构与当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建构中的一些现代性难题的内在相关性并为社会心态的调适提供某种可能的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12.
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在预设的背景、运作的规范、人性的假定及价值的取向上各有不同,因而两者之间未必完全同质。当然,刚性法治与柔性法治的糅合、人的自利与利他的共存以及法律与非正式规范的协调,为两者的统一提供了基础。法治在促成和谐社会形成上的作用,可以表现为:在观念上,确立国家有限、社会自治、个人本位的法律基准;在标准上,以自由、合作为基础,形成和谐社会的法律尺度;在形式上,以法律下的“人的联合”作为和谐社会运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的价值目标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政治价值主导与社会管理目标的社会价值和和服务价值形成巨大的差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管理的社会价值未能充分发挥,从而造成"两张皮"、两副面孔。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需要激发个人的行为动机,使两者的价值目标契合在理论上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杨斌 《法制与社会》2011,(34):194-195
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是公正、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执法规范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并非相互独立、相互矛盾。两者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滞后化、机械化、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影响了根本目的达到,因此要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制度、创新监管模式、创新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15.
李智恒 《法制与社会》2010,(16):178-178
本文仔细梳理了第三条道路理论中关于公民社会思想的内容,进而阐述该理论中的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提出虽然该理论力图要建立一个合作包容型的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但是以国家与公民社会的相互制衡为基础来倡导两者间的良性互动,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6.
刑法的天然属性使得其与社会管理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同时,刑法的保障法地位,又决定了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刑法做坚强的后盾,保障秩序稳定。为了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基于两者的契合,刑事法治发展需要从五个  相似文献   

17.
代际生育平等权是指由于国家政策和法律对公民生育权的限制,导致不同代的公民生育权的不平等,因而其享有要求国家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障与救济制度的权利.发生学视角下,代际生育平等权与社会权一样,皆以外在的“剥夺”为发生前提;保障方式上,两者皆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特点,强调国家作为义务和贯彻“物质优先原则”;在权利主体方面,两者也具有相似性,即理论预设上两者的权利主体皆是全体公民,而现实权利主体却是部分公民.代际生育平等权具有社会权属性,是社会权子类型之一,这种界定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竞业禁止协议与保密协议在实践中经常不加区分,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动纠纷。事实上,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寻求两者最佳结合点在商业秘密保护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抵押权与质押权的冲突是在动产抵押的出现而产生的。两者产生的冲突在现今我国相关立法上并没有做出较为完善的协调之规定。并且,我国《担保法》司法解释和《物权法》都是承认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一物之上。基于此项相关规定,可以根据两者的冲突产所产生的效力以及物权公示的方法对两者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罗马与中国先秦社会的财产所有权法律制度,在土地所有制、财产私有权、侵权运作规则诸方面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系列组合建构,反映出两者上古社会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各方面产生根本差异之财产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