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庭内外》2010,(6):F0002-F0002
中央编委:批准法院增编4万人计划为缓解部分基层法院案多人少、法官断层等问题,经中央编委批准,为地方法院确定5年增编计划,共4万人编制,第一批计划已经下达并分配到位。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人民法院"案件数量继续增长、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而在执法办案的同时,人民法院还承担着大量的司法服务工作,巨大的工作压力使法官,特别是基层民事法官们叫苦不迭。为理性地认识、剖析和破解"事多人少"的司法难题,努力寻求减轻法官工作压力的办法,南通中院组织了专题小组,  相似文献   

3.
徐清 《法学》2018,(4):117-127
通过对基层法官为何离职这一组织现象的层层剖析,勾勒出当下中国基层法官日常生活中身处的三重场域及其生存状况。受到权力场域和社会场域的交互影响,司法场域中的基层法官只能拥有"有限"的司法判断权,既需要面对来自权力场域中的日常政治,又需要考虑并解决深嵌于社会场域中的各种人情世故,陷于法律人、公务员和社会人三种身份的定位混乱。相关调研分析表明,权力场域主导下的基层法官在行动中分别表现出了三种不同的角色和离职类型,分别是权力持有型法官的高原型离职、权力依附型法官的瓶颈型离职以及通常不会选择离职的权力边缘型法官。  相似文献   

4.
在沂蒙老区,有这样一位法官:他于1995年进入法院后,连续15年—直在基层法庭工作;近3年他每年办案500多件,最多一天调处8起纠纷,被誉为“沂蒙办案状元”;他探索总结的“四三三四”调解法受到同行好评,多次受山东省法官学院之邀作专题报告,成为全省法院“法官教法官”活动的最基层法官教员。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预备法官培训制度已经在实践中运行多年,这其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也依旧存在着某些与现实需要脱节的不足,特别是在基层预备法官培训方面.近些年,随着社会转型加剧,基层矛盾纠纷日益凸显,案多人少一直困扰着法院,这更要求基层初任法官必须具备解决纠纷的能力和知识,以满足广大基层民众的司法需求.而横架于非法官与法官转变之间的良好的预备法官培训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故本文以基层法官的任职要求为视角,特别探讨预备法官培训制度在对基层法官培养上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预备法官在集中授课和实习阶段需要完善的措施,以期能完善预备法官培训制度,培养出符合当下中国国情的基层法官.  相似文献   

6.
彭义军 《法制与社会》2010,(10):142-142
基层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基层审判机关,全国法院大部分案件都集中在基层人民法院,基层法官在我国的司法审判活动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的基层法官的司法理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基层法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应当如何认知和坚持正确的司法理念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现实需求使传统法官产生了层级的分化,中央法官保持法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担负统一规则之责,法律专业化程度较高;基层法官在多样性的区域文化需求和法律之间游移.其更注重与地方性公共知识和情感共识保持一致,裁判具有鲜明的地方性.传统社会法官的职业化过程中,基层法官较之中央法官显示出的专业性差异,使他们长期被隔离于法律职业群体之外.中央法官的职业化和基层法官的去职业化倾向构成传统社会法官体系的独有特征.  相似文献   

8.
伊舟  老帕 《法治纵横》2014,(19):50-51
“新疆最美基层法官”评选活动是2014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与新疆平安网共同举办的,从全疆100多个基层人民法院的4883名一线办案法官中寻找出了符合为民之美、公正之关、清廉之美和奉献之美“四美”标准的10名优秀法官。在这十名优秀法官中,州直法院的法官就占了2名。其中,伊宁市人民法院的荆霞以1410552票、昭苏县人民法院的吐尔逊娜依·马力克以512234票脱颖而出,获评“新疆最美基层法官”。在昭苏县这片热土上。她被广大农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法官”,她就是草原的女儿、人民的好法官——吐尔逊娜依·马力克。24年的坚守,源于对司法事业的执著追求,她要求自己做一名讲责任和道义的法官,明断是非,刚正不阿。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她经常深入反恐维稳重点地区开展反分裂教育,是民族团结的先锋;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她更是将庭审现场搬到了田间地头、牧民毡房,把公平正义带给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甘做亲民爱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9.
基层法院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世界范围来看 ,凡设置四级法院的国家 ,其基层法院大都定位为简易法院 ,其上一级法院为普通案件的一审法院 ,两级法院共同构成初审法院。我国应当吸取这一经验 ,将基层法院改造成简易法院。同时 ,应大幅度合并城市的基层法院 ,撤销在乡镇设立的中心法庭 ,每乡建立一个用调解、仲裁等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解决纠纷的新型法庭。此外 ,应重组法院的工作群体 ,创建法官少、辅助人员多的新型法院。  相似文献   

10.
徐军 《中国审判》2015,(3):56-57
法院工作,办案是重点;法官办案,质量是重点;案件增效,基层是重点。针对箍城市少数基层法院向临“三多一低”(案件多、信访多、改发多,司法公信相对较低)的实际状况,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旗帜鲜明地提出“法院胺职办案为上”的理念,狠抓办案、狠抓基层,通过全力“做优基层司法产品”来促进中基层法院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周曙 《江淮法治》2008,(6):19-19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贵州、四川、重庆等西部12个省区市800余家基层法院试行法官助理制度,在审判法官与书记员之间设立“法官助理”职务,试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组织模式,以此减轻西部基层法院法官短缺问题,分担法官工作压力,提高司法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凌锋 《法制与社会》2013,(11):261-262
近年来,部分基层地区出现了法官资源短缺的现象,法官资源配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司法界的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所以,出现法官资源断层的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必须要重新对法官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尽快解决我国基层法院法官资源短缺、法官素质不高的现象,为创建和谐的法制社会提供司法保证。  相似文献   

13.
基层法官司法知识的开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力 《现代法学》2000,22(3):9-13
基于时中国基层司法的调查和研究,本文试图概括地总结中国基层司法中经常运用的一些在现有的法律知识体制中末于以足够重视的知识和技术,并予以初步的理论分析。本文认为,由于中国基层法院法官所处的特定制度空间(初审法院)和时空位置(中国基层社会),他/她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不仅与理想型法官不同,而且与上诉审法官也不同。在这种余件下,中国基层法院法官实际上经常并非自党地创造和运用一些知识和技术。这种知识和技术有助于实用主义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且从现代的其他学科知识看来也具有一定的学理上的正当性,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也有可能被滥用。这种从司法实践来的知识,尽管来自基层,缺乏实践者的自我反思,但仍然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需要当代中国关注现实的法学象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正成为实践中的热点话题,要优化我国的审判权配置,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法官队伍建设。实践中,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基层法官地区流动越来越频繁,如何完善我国法官的选拔制度已成为队伍建设的关键。为此,本文以基层法官的选拔制度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了当前我国法官遴选制度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国外法院选拔制度的特点,最后就完善我国法官选拔制度的途径进行规划,以期为完善我国基层法官的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绝大多数法院普遍存在法官人数多,但业务主十少的现实。我国有28万法官,平均6000多人就有一名法官,英国正式法官5000人,平均11万人才有一名法官;我国法官实际每年人均结案21件,这一数字是美国法官的1/40,法国法官的1/50,泰国法官的1/100,人数之众,办案效律之低下堪称世界之最。实行司法改革对迅速提高法律职业队伍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斟此,要将那些不具备法官业务能力的人从法官队伍中精简掉,把法官人员中过多的非办案岗位上的人员分流掉,择优录用,让精英法律人才充实法律队伍。  相似文献   

16.
于鑫 《山东审判》2013,(4):53-58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法官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一般人群,受测法官压力感普遍偏高,来自法院组织内部的工作压力是基层法官面对的主要压力来源。通过建立科学的法官心理掌控缓解机制,完善法官职业保障机制、深化审判工作管理机制改革三个途径,完善法官职业压力缓解的组织支持机制,对法官提供精神上的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审判》2014,(7):37-38
从书法官职业12年了,我听到最多的一个称呼就是“刘法官”。当事人一句“法官”,虽然再普通不过,却常常让我觉得沉甸甸的,也让我不断地思考和反省:老百姓来到法院,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法官?基层法官每年都要审理三四百件案子,如何才能在每个案件中让当事人感受到公正、放心?  相似文献   

18.
任海涛 《法学杂志》2012,33(3):140-145
法官素质高低对于国家法治建设关系重大。清代基层司法判牍中反映了当时法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他们之所以形成这些素质,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社会阅历、工作职权三方面的影响。这个研究对于我们今天在司法改革中,如何认识法官综合素质、区分不同类型法官素质差异,并且对我国未来法官素质提高进行预期,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峰  杭春  王利 《特区法坛》2006,(1):45-47,20
对基层法官素质提升、司法能力推进的阻抗。主要有以下七个层面: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司法改革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但又鲜有人予以足够重视的问题,那就是法官司法知识的供给机制。由于基层法官的司法知识供给直接影响到最普遍最大众社会群体的司法需求和利益,以及国家法制建设的进程,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司法知识及司法知识供给机制相关理论的分析,对司法知识供给机制的竞争性本质和其维护弱势群体的价值目标进行分析,着重阐述基层法官司法知识供给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