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比较研究王向群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是指行政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关于行政诉讼的证据的条件、种类、收集、调取、鉴定、保全、举证责任及审查运用等有关规范的总和。①是行政诉讼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法系的所有诉讼制...  相似文献   

2.
一、行政诉讼自认规则的理论问题 一方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主张对其不利事实予以承认的声明或者表示,称之为“自认”。自认规则是自认的提出、审查、采信所应遵循的准则。自认规则在许多国家的民事诉讼中被采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问题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第8条的规定亦确定了自认规则。在英美法系中,行政诉讼适用于民事诉讼程序。我国的行政诉讼是从民事诉讼中脱胎而来的,其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但是我国的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在举证责任、审理对象及审查范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行政诉讼的自认规则与民事诉讼的自认规则亦应有明显的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在起草《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行政证据规定》)的过程中,对确立行政诉讼的自认规则中的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 (一)自认的证明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比较研究王向群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是指行政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行政诉讼的证据的条件、种类、收集、调取、鉴定、保全、举证责任及审查运用等规范,是行政诉讼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行政诉讼脱胎于民事诉讼,两者不...  相似文献   

4.
朱雁  申涛 《行政与法》2004,(5):92-94
从证据开示制度演变而来的证据交换制度,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两部立法在我国确立下来。证据交换制度和行政诉讼相结合,显示出其独有的特色。从它的启动范围、与提供新证据的关系、设立意义等方面可以窥见一斑。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分析这项制度的同进推进其完善。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中运用证据的特点刘玫当代社会,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并列为三大诉讼,不论在何诉讼中证据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章对行政诉讼证据的规定,反映出行政诉讼运用证据的一些特,或,试述如下:一、行政诉讼中,实行由被...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公正与效率司法改革价值目标实现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现行行政诉讼立法对这一制度的规定显得简单、原则,可操作性差,确有完善之必要。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务的层面,对举证责任涉及的主要问题作一思辨和探析。举证责任的概念及特征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概念理论上源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明确其概念是研究举证责任规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和出发点,但行政诉讼立法并未对举证责任作出界定表述。通说认为,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指被告行政机关依法负担对其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证…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与《行政诉讼证据规定》都规定了以秘密手段获取的证据的效力的判断标准。《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的依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57条第2项规定:"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第58条规定:"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  相似文献   

8.
试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与刑事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主要差别集中表现在举证责任制度上。如何设定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使之成为确定行政诉讼的胜诉和败诉的规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举证责任的分配及其价值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一个颇多争议的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采用被告负举证责任说,但规定得过于原则,在审判实践中难以掌握。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举证责任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采用由被告负举证责任说,兼采合理分担说,…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行政诉讼中民事诉讼规范有一定的适用空间。在我国,民事诉讼规范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经历了适用——参照——适用的一个制度史变迁过程。2015年经修正后实施的《行政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了民事诉讼规范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其内容可以分为“诉讼程序”和“检察监督程序”两部分。在“诉讼程序”中,立法以“等”作不完全列举的例示性规定。从判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原告法定代表人资格确定、二审裁判方式等相关的民事诉讼规范,也都在可以“适用”之列。毕竟,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立法目的各异,所以,在行政诉讼中适用民事诉讼规范,应当确立不抵触立法目的和补充性两条规则。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行政诉讼中民事诉讼规范有一定的适用空间。在我国,民事诉讼规范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经历了适用——参照——适用的一个制度史变迁过程。2015年经修正后实施的《行政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了民事诉讼规范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其内容可以分为“诉讼程序”和“检察监督程序”两部分。在“诉讼程序”中,立法以“等”作不完全列举的例示性规定。从判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原告法定代表人资格确定、二审裁判方式等相关的民事诉讼规范,也都在可以“适用”之列。毕竟,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立法目的各异,所以,在行政诉讼中适用民事诉讼规范,应当确立不抵触立法目的和补充性两条规则。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是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相平行的一种重要诉讼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以前,行政案件实际上并不少,但真正以行政诉讼形式出现在法庭上的却不很多。这是因为行政诉讼做为“民告官”的法律表现在我国尚处于新生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习惯还不适应,大多求助于行政方式解决纠纷;同时,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只有那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起诉的行政案件,才可以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受理和审判,而这部分行政  相似文献   

12.
黄思颖 《法制与社会》2014,(16):106-108
随着最高法《关于审理因垄断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出台,中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专家学者对于反垄断的民事诉讼制度进行研究而没有直接适用民事诉讼制度是因为反垄断案件自身的特殊性。但不仅是在民事诉讼领域,在行政诉讼中反垄断案件也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诉讼案件,不能完全适用现有行政诉讼领域相关规定。本文将从垄断协议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探寻中国反垄断法行政诉讼改革之道。  相似文献   

13.
一、最高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功能与定位为了适应审判实践的迫切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已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颁行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力。因为它们是以准立  相似文献   

14.
王绪汉 《山东审判》2005,21(1):35-3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行政证据规定)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两个司法解释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民事、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科学的体系,各自的举证责任规定也更加完善。但司法赔偿案件的举证责任在法律上仍是空白,最高院也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仍处于三大诉讼改革  相似文献   

15.
证据交换,是我国民事诉讼改革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项新的程序机制。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证据交换的规定,但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证据交换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不可否认,人们对证据交换的功能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无论从立法或者司法的层面上看,证据交换制度还存在不少可圈可点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总结、探索,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证明责任是提供证据的责任,又称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在行政诉讼中则是“谁处理,谁举证”。因而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区分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对于行政诉讼司法实践都有重大作用。一、证明责任的实质。行政诉讼中,被告举证责任属于被告法律义务的范畴。为了使发生在过去且不能复现的行为为司法人员所确定;并使过去制定的行政文件成为定案的依据,就必须由特定的诉讼参与人提供证据。由此可见,我国行政诉讼中的“被告举证”的证据制度,是查清案情的保障,是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实事求是地审理行  相似文献   

17.
关于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未做出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有相关规定,而这一规定在理论界引发了颇多争议。现在对我国应否在行政诉讼中确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这一命题疏于论证,更没有对此类案件如何处理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本文从阐述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在审判实践中确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分析了并案审理制度的适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89年4月4日颁布的行政诉讼法在第五章中对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作了规定;二是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关于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对行政诉讼法中有关证据的规定作了一些补充;三是1999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用6个条文对行政诉讼法的证据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进一步发展了我国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关于举证责任的分…  相似文献   

19.
略论行政诉讼证据交换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次规定了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交换制度。这是近几年来我国司法制度改革 ,尤其是行政诉讼制度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成果。证据交换制度在改变行政诉讼中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 ,进一步确立“证据适时提出主义” ;实现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提高行政诉讼效率 ;促进行政诉讼从现行的超职权主义模式向以当事人主义为主的模式转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 ,现有的规定在交换的范围、交换的原则、交换的程序、交换的方式、交换的时间等方面 ,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十年来,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诉讼制度已初步建立。但是由于我国的行政诉讼脱胎于民事诉讼,加上《行政诉讼法》立法本身的问题,诸如有些规定过于原则、宠统、可操作性不强,有些具体的问题应当规定却没有规定,有些规定已不符合行政审判发展的实际需要等等,造成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的某些阻碍。因此我们应当从行政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和完善人手,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健康发展作出努力。在行政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中,应当以坚持司法审查为主线,以强化庭审功能、强调证据的作用和完善司法文书的制作为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