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汉东 《法人》2008,(5):40-40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原则通过,即将实施。我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什么这么讲?我有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战略主动期。如果说,西方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有三、四百年的历史,那么,对中国来讲,只有一百来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李浩成 《政法论丛》2013,(3):98-104
知识产权滥用源于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权利人对其知识产权的不恰当行使。总体来说,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从严格、完整意义上来说,甚至还近于空白。为了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应着力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改变《反垄断法》多头执法局面,设立有执行力的执法机构;完善诉讼程序,增强《反垄断法》的可实施性;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实施细则和《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指南》。  相似文献   

3.
王晔 《中国法律》2002,(1):12-14,66-69
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该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以下简称TRIPS协议)也将在中国正式实施。该协议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促使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同时,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同—国际组织的活动,共同享受TRIPS协议的权利、履行该协议的义务,也将对两地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以及两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协调产生新的影响,促使两地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介     
李明德教授和闫文君、黄晖、中林先生所著《欧盟知识产权法》,是一部对欧盟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进行系统介绍和深入探讨的学术著作,是知识产权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欧盟知识产权制度起源、现状、发展和变革的窗口,有助于深入了解欧盟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李亚虹 《中外法学》1998,(6):110-116
<正>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东亚法律中心主任安守廉(William P.Al Alford)先生的《偷书不算偷:中华文明中的知识产权法》(To Steal A Book Is An Elegant Offense: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Chinese Civiliza-tion)(下称《偷》)一书,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为概论;第二章追寻古代中国知识产权的踪述;第三章回顾19末20世纪初西方知识产权概念的引进;第四章描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第五章介绍知识产权在台湾的发展状况;第六章评述美国对华知识产权政策。全书从历史到现实,从学术到政策,生动达观,史料充足,为研究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意义重大之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影响很大。为了更好地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接轨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经过几次全面修改与完善 ,已完全符合WTO有关规则与我国所做承诺。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先进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未能成编入《民法典》,但多点链接的“中国模式”也为知识产权专门法典预留了可行空间。在制定知识产权专门法典条件尚不成熟的当下,制定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是实现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化的重要路径,也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法制保障。但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的立法关系复杂、牵涉面广,在开展具体研究之前,理应对立法过程中涉及的该法与其他法律、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政府与市场、政策与法律、国内法与国际法等重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科学分析,从而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的立法方向,以为我国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制基础,并进一步助推我国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世界贸易组织 (WTO)是以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为基础的组织 ,它涉及的法律问题是多方面的 ,但与WTO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服务贸易法律制度。近几年来 ,我国虽然在这两方面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 ,但与《知识产权协议》(TRIPS)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 ,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即立法机关应尽快修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对外贸易法》等。尽快制定《驰名商标法》、《服务贸易法》等。以迎接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汉东 《法学研究》2005,27(3):126-140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是当代国际经济、文化、科技贸易领域中的一种法律秩序。国际保护标准在缔约方之间的一体化、国际保护规则从实体到程序的一体化、国际保护体系与国际贸易体制的一体化,反映了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知识产权协定》作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在其推行过程中显见不足,其主要表现是知识产权与其他基本人权(包括精神权利、表现自由、隐私权、健康权、发展权等)的冲突;此外,在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上,诸如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的争议,导致了国际知识产权领域中新的利益格局的形成,从而引发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孙璐  王延晖 《知识产权》2008,18(4):F0003-F0003
2008年6月11日,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简称“知保委”)成立大会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该委员会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向选任的专家、学者颁发了聘书,讨论了《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章程(草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赵春山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我国商标法律制度诞生一百周年,加强各地及中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外商标事业的健康发展,由上海市天宏律师事务所策划,上海市商标协会和上海知识产权园主办,《中国律师》杂志社、上海市天宏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韦创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纪念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百年暨天宏首届知识产权(商标)国际论坛”于2004年11月28日在上海知识产权园召开。应邀出席论坛的有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孔祥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程永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春田、《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刘桂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陈…  相似文献   

12.
刘洋 《科技与法律》2003,(3):7-8,80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又称为知识产权的边境执法或知识产权的边境措施 ,是指海关依据国家法律的授权 ,在边境采取的制止侵犯受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境或者出境的行为。我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在 1994年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基础上建立的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是谈判内容国内法律化的一部分。几年的海关执法实践证明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显重要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 ,在实践中也逐步反映出法律制度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立法不足 ,有待理论界来共同探讨、完善。本文拟结合我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 ,根据TRIPs和WCO《海关实施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议的国内立法样本》以及新的《海关法》的相关规定 ,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海关知识产权执法程序、建立适宜的有效担保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广泛合作制度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谈谈对完善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丁道勤 《知识产权》2009,19(6):93-97
面对超国家实体和框架计划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FP7采取灵活、审慎而又务实的知识产权制度,总体上是放权让利、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有效利用,采取“法定文件与商业合同相结合,以商业合同为主”管理模式,一方面通过《参与者规则》、《欧盟示范授权协议》等法律文件,采取严格规则主义的知识产权政策,要求所有项目参与主体严格遵守;另一方面,由于涉及专项计划领域复杂多样的跨国合作模式,采用近似于商业合同的模式,更为具体和详尽的知识产权问题通过当事人约定的方式在合同中表现出来。FP7知识产权制度主要包括前景和许可使用权两大方面。前景分为所有权、转让、保护、使用、公开,许可使用权分为背景使用权、原则、为实施项目获取使用权、以利用为目的的使用权等。  相似文献   

14.
孙梅 《法制与社会》2010,(27):55-55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当前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的具体制度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方面,亟待完善。本文详细阐述和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海关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知识产权制度基本理论方面,不同流派观点各有分歧。通过对多种知识产权理论的分析,提出产业政策论是知识产权制度设计的主导理论之一。没有产业利益的考虑,知识产权制度就不会实现其社会功能。在立法层面,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规范表达了一国产业政策的目的,反映了一定时期产业界的利益需求;在司法和行政执法层面,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则落实了产业政策目标,形成与产业发展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学界通说认为知识产权质押是权利质押,知识产权质权是权利质权;且为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的立法肯认。通过分析,质疑通说,澄清了知识产权质押的法律性质,纠正认识误区,并指出现有担保法律制度按照"物"的理念和认识来设计知识产权担保制度存在根本的理论缺陷,为发挥知识产权应有价值,提出应将知识产权担保制度从现行担保物权法律制度中独立出来,回归由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简称TRIPS协议)所要求的,是一个国家通过行使边境措施,制止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进出口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是这项制度的重要体现。由于条例在制定时起点比较高,一些规定甚至超过了TRIPS协议的保护要求,在中国加入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既存在基本的一致性,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冲突。这种冲突是由知识产权的不正当行使(滥用)行为而引起的,并违反了各国的竞争政策。中国需要利用正在制定《反垄断法》的契机,建立起对知识产权行使行为加以规制的制度,明确反垄断法律制度适用于滥用知识产权非法限制竞争的行为,并由竞争执法机关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指南或规章解决适用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激扬 《知识产权》1995,5(2):11-12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名为中国工业产权研究会)于1985年3月29日经国务院体改委批准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十年间,她作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民间学术研究团体,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专利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版权局、最高人民法院等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指导、关怀和支持,团结全国知识产权界志士同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服务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实施、保护和管理的宗旨,积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其研究成果为完善和发展我国乃至世界知识产权制度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经济重要象征的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尤其对国际技术贸易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法律文化的一个分支,知识产权法律文化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强调创造力,强调科学技术。我国如果想要在国际竞技场上取得自己的优势,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建设。通过对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了解,我们可以得知其内涵为法律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其外延为法律意识。本文指出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应该从完善法律制度,齐备执法队伍以及提高群众意识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