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一起大叶性肺炎与化脓性脑膜炎并存的案例,就法医死因分析的注意事项:⑴可见病变的严重程度要;(2)病变发生的先后;(3)疾病发展的速度,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218-221
目的探讨AIS-ISS评分法在法医病理学伤病关系分析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方法收集40例法医病理学伤病关系分析案例,对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和AIS-ISS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案例中,AIS-ISS评分法与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评定结果相符的案例为36例,占总数的90.0%,经双变量相关分析,得Kendall相关系数为0.872,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16,均为P <0.01。4例结果不相符,占总数的10.0%,其中3例为外伤后因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或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评定结果为外伤与其死亡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然而原发性损伤较轻;另一例其损伤程度较重,同时伴有较严重的自身疾病,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评定结果为外伤与自身疾病共同构成死亡后果,而根据AIS-ISS评分法得出外伤与死亡后果之间存在主要因果关系。结论两种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反映AIS-ISS评分法在法医病理学伤病关系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除了在外伤后因肺动脉血栓栓塞或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致死的案例中存在局限性之外,AIS-ISS评分法在伤病关系分析中对明确外伤对死亡结果的影响程度方面更具优势,并且AIS-ISS评分法对人体不同部位和器官的损伤进行了量化和分级,其更具客观性,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3.
疾病、损伤与死亡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与疾病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绝对健康的,毫无疾病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在医疗和法医实践中,经常遇到受伤者患有某些疾病,有时病变还相当严重,因此必须明确损伤与疾病或病变的相关性。这不仅涉及到刑事责任的法律诉讼和裁定,还关系到民事赔偿,劳保待遇及医源性损伤和医疗事故等问题的处理’‘’。如何判定伤与病的关系及两者哪个是主要死因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法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曾遇到一例身患肝硬化腹水被刀刺胸腹等处,又经医院治疗两个多月后死亡。因此公安机关委托我们通过尸体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查明死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血管系统疾病伴外伤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特点,并从伤病的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 4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伴损伤死亡案例均接受系统病理学解剖和组织学观察,且死因明确。结果 42例中40岁以上者占到64.28%,男性较女性死者多。擦伤和挫伤在损伤中比例最大共占到80.95%,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亡者各占45.24%、16.67%。损伤和疾病共存死亡案例共20例。结论 在死因分析中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疾病分布有其规律性,死者中年龄偏老年化,损伤多为钝器、摔跌所致擦伤、挫伤。疾病中冠心病、高血压为最多。损伤和疾病对死因共同起作用的案例主。  相似文献   

5.
人体死后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在尸体上发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死后变化。在法医尸检工作中,一些死后变化常被误认为是生前损伤或病理改变,由此导致法医病理学死因鉴定或死亡损伤方式推断的错误结论。笔者结合法医尸检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常见的容易被误认为是生前损伤或疾病的一些死后变化,以供法医同仁们在检案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在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作为诉讼主要证据的法医病理学死亡原因鉴定意见经常会存在或引发以下问题:(1)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死亡机制等概念不清或相互混用,如把“器官功能衰竭”作为死亡原因等;(2)根本死因与直接死因概念不清或相互混用;(3)直接死因与辅助死因概念混淆;(4)伤病等多因素致死的案件中,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死因构成中的作用区分不清,盲目放大或缩小损伤(疾病)等在死因中的作用力;(5)司法人员及社会大众对法医学死因分析、结论认知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总结我室法医尸检复核鉴定案件,结合有关文献复习,对目前法医尸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鉴于我国法医机构重叠,发展亦不平衡,本文窥见一斑提出一些看法。 1 损伤与疾病、医源性因素共存的鉴定 绝对致命伤与条件致命伤的鉴别,在法医病理诊断中常被忽视。损伤与死因的因果关系研究是法医学鉴定中最重要的课题,亦是审判人员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袁洲 《法制与社会》2013,(19):260-261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一个重难点的问题,但是又是必须掌握和探讨的问题,它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法医学死因的理论更加的完善,对于法医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正确的辨明各种疾病以及损伤和其他因为外界的原因而引起的死亡,这对于死因能够及时做出科学正确的鉴定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公安机关的办案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能够辅助和帮助公安机关即使了解死者死亡的原因,并找到破案的证据;同时能够为司法机关的审判量刑一起赔偿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人民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法医人员要重视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结合法医学死因鉴定的实践经验,对法医学的死因及其各类死因的相互关系,各类死因参与度划分规范上来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来将法医学死因在法医学内达成统一规范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周伟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1996,12(3):149-150
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尸检分析周伟,祝家镇,徐小虎(中山医科大学法医病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9)颅脑损伤是最常见的死因之一。目前,对严重颅脑损伤致死案例的鉴定并不困难。但有时在头面部遭受暴力后迅速死亡,大体解剖又未能发现明确的死因,对这类案件进行法...  相似文献   

10.
损伤伴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42例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血管系统疾病伴外伤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特点,并从伤病的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4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伴损伤死亡案例均接受系统病理学解剖和组织学观察,且死因明确。结果42例中40岁以上者占到64.28%,男性较女性死者多。擦伤和挫伤在损伤中比例最大共占到80.95%,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亡者各占45.24%、16.67%。损伤和疾病共存死亡案例共20例。结论在死因分析中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疾病分布有其规律性,死者中年龄偏老年化,损伤多为钝器、摔跌所致擦伤、挫伤。疾病中冠心病、高血压为最多。损伤和疾病对死因共同起作用的案例主。  相似文献   

11.
关于损伤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损伤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评介本刊编辑部损伤与疾病问题,近几年已成为我国法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并逐渐引起了各部门法医的重视。1994年度两次全国法医学学术交流会分别把损伤与疾病列为会议的主题和专题,并就法医病理学和法医临床学中的伤与病问题进行了讨...  相似文献   

12.
导致死亡发生的疾病、暴力或衰老等因素即为死亡原因,简称"死因"。确定死因是法医病理学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法医实践中,死因鉴定错误时有发生[1],造成不良社会影响[2-3]。对于死因鉴定错误的案例,国内外以个案报道为主,缺乏对鉴定错误成因的系统分析。机械性窒息是法医实践中常见的死因,尸体征象表现为颜面部发绀、瘀点性出血和器官淤血等,称为窒息征象。其不具有特异性,不同尸体变化较大,与窒息相关的案例容易产生误判。本文选取某地经办的3例窒息相关死因鉴定前后不符的案件进行纠错分析,为避免死因鉴定错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弥漫性轴索损伤在大体及普通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显病变,所以DAI长期是法医病理学中非常棘手的死因诊断,如果合并其它脑部疾病,诊断则更为困难.本文报道一例头部损伤被误诊为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而尸检证实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脑转移死亡的案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法医病理学鉴定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通过法医病理学尸检来进一步探讨损伤、死因分布规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4例存有争议或死因不明的尸体进行系统的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其死亡原因。结果:134例尸检中,130例能够确定死因,4例未能发现明显死因。而在96例病理性死亡报告中,以心血管疾病居首,其他疾病致死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产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34例外力致死报告中,24例为机械性损伤,6例机械性窒息,4例其他。结论:系统的病理学尸检,既有利于相关部门处理、调解医疗纠纷;也利于刑事、民事等案件解决、处理的公正性;同时,还可以为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发挥出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参与度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难点,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一文作者思维活跃,设想将损伤原因和死亡原因及其参与度、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等问题统一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编辑部请有关专家审阅此文后认为,该文章作者的某些观点新颖、独到,但也有部分观点存在商榷之处。如死亡诱因能否归类至死亡原因?根本死因的参与度是否必然大于50%?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欢迎广大法医工作者就上述问题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以完善和指导法医死亡学的理论与鉴定实践。  相似文献   

16.
甘建一  梁安文  朱金生 《中国司法鉴定》2006,(5):I0003-I0004,I0006
法医病理尸检中,因脑血管畸形出血死亡案例并不少见,本文通过3例脑血管畸形的尸检案例,探讨脑血管畸形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出血机理以及损伤参与度在死因分析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法医病理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损伤与肿瘤并存死亡1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荣华  吴英 《法医学杂志》1999,15(2):101-102
收集法医检案中病理证实损伤与肿瘤并存死亡19例。给合文献,探讨了损伤与肿瘤的关系,认为有4例损伤可能成为肿瘤发生的外因之一。分五种情况,讨论了损伤在死亡中的不同作用和法律责任。对此类案件的正确处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郭红斌 《法医学杂志》1996,12(2):93-93,92
损伤与疾病13例法医学鉴定分析郭红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100039)在法医学活体鉴定检案中涉及损伤与疾病关系的案件日益增多,随着临床学科的不断发展,法医临床学也需要更多的临床知识来武装。近二年来我室13例法医学鉴定涉及损伤与疾病的关系,下面就...  相似文献   

19.
法医检案鉴定工作中肉眼能见到脑干损伤出血或血肿等明显改变,将其作为死因诊断一般不会引发争议。但若头面部损伤轻微,仅镜下见脑干有出血损伤,是否可致死则值得注意。现报道1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法医尸检工作问题讨论常林,刘鑫,吴宝琛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100039作者通过总结我室法医尸检复核鉴定案件,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对目前法医尸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鉴于我国法医机构重叠,发展亦不平衡,本文窥见一斑提出一些看法。一、损伤与疾病、医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