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前前后后在国外呆了几年,见识过很多示威。示威是现代社 会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属于表达自由的范畴,是公民表达自己 支持或者反对某一事物意愿的一种方式。但是,和其他权利一 样,这项权利的行使也要服从宪法秩序,而且不能影响其他人的 权利和自由。道理虽然很明白,但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 景,在行使示威权利的时候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法律名言     
服从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对于法律的缺点或优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全社会的福利。 ————罗伯斯比尔  相似文献   

3.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3,(6):F0002-F0002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表达和伸张的"时代注脚"。与之相伴,"权利意识"的高涨,也为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一元钱"官司的较真,厘清的是社会是非观念;"物权"概念的普及,调动起创造财富的热情;"环境权"的主张,增强着生态文明的群众基础……——人民日报人民观点《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之二》。  相似文献   

4.
君子刘 《中国司法》2004,(11):78-80
这是一个权利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权利受到挑战甚至挑衅的时代,因而我们置身的必然是一个维权的时代,“维权”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令人振奋、鼓舞而又让人神伤、辛酸的主题词和关键词。可以说,在每一个老百姓维权的故事背后,都隐藏着一段让人感慨甚至辛酸的经历。“维权”彰显了法治  相似文献   

5.
诉权是现代法治社会第一制度性权利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诉权作为一种程序性权利 ,它是为保障公民实体权利而必须存在的“权利救济权”。因此 ,诉权的实现受到限制就会影响到公民实体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向总统发出死亡威胁是否属于言论自由?如何权衡言论自由与其他法益?言论自由的边界如何界定? 言论自由≠自由言论 言论自由是一国宪法赋予公民的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自由,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1789年,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首次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相似文献   

7.
废除死刑的主张相较于保留死刑的观点,要充分得多:首先、死刑在本质上是一种肉刑,也是一种酷刑。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刑罚的指向已经从过去(对已然犯罪的惩罚)转向未来(对未然犯罪的预防),死刑与这个趋势恰恰背道而驰;其次、按照“社会契约论”对政府和公共权力运作的理解,每个人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让渡出来,组成政府,目的是用这种公共权力来保障剩余下来的个人权利和自由。鉴于我们不可能让渡自己的生命,政府当然就没有权利对公民适用死刑。死刑的实质是给有限政府赋予无限权力,并将政府的价值观下降到刑事被告人的水平上;第三、由于人类认…  相似文献   

8.
教育平等权是基本人权,每一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这一权利的实现受到许多阻碍,特别是备受争议和质疑的高考分数线问题,已经严重侵害到公民的教育平等权。  相似文献   

9.
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H.D.梭罗的个人主义深受美国传统渊源的影响,同时也颇具个性,主要体现在他对"个人道德良心"的呼唤.他把个人良心看作比法律更高的一种道德原则.他主张:个人利益高于机构利益.任何机构化了的组织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使人人有机会按自己的良心行事,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梭罗的<论公民不服从>和<瓦尔登湖>这两部作品集中表达了他的个人主义的观点,梭罗正是从个人道德良心的角度来阐释其个人主义主张的.他的个人主义理想影响了美国民族文化的建构,并已成为整个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一、权利的构成 众所公认,权利是法律规定的某种行为。但是,某种行为作为权利始于何时,却分歧很大。一种观点认为,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资格、权益、权能、能力等),因此,某种行为一旦由法律加以规定,而不管公民能否实现都称之为  相似文献   

11.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和手段,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从我国的正当防卫的立法规定来看,为学界提供了很大的解释空间,从而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本文认为现存的诸多解释有一种不当的价值倾向,对防卫人的防卫权利的过分扩张,文中对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立法价值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就业”关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每一个有劳动能力又愿意工作的人都应有获得工作的权利,而且这一权利不因个人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国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平等就业”是公民劳动权的基本内容,也是“人生而平等”这一人权理念在劳动法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均是一种权利救济手段,行政诉讼又是权利救济的最终手段,而且两者在受案范围、权限和处理方式等问题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两者之间就存在一个衔接问题。笔者仅就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求教于诸位同仁。一、复议与诉讼在受理范围上的衔接问题《行政复议条例》规定的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基本一致。受案的范围基本上都限制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之内。但是,刚刚颁布的《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受案范围远远超出了《行政复议条例》规定的范围。它不仅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反垄断法执行机关的设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即将制定反垄断法,要有效地执行这部法律,必须认真设计它的执行机关。一、我国反垄断法执行机关的设计参考1.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由于每一个人都是作为消费者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从而垄断几乎会遭到每一个人的反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反垄断法的执行者。但垄...  相似文献   

15.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现行宪法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宪法的性质和基本特点。基本权利的设定和具体内容,关系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具体表现了宪法作为根本性规范的特点。基本权利的行使与基本义务的履行构成了公民在一个国家中的宪法地位。基本权利对于公民来说,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应当具有的最低限度的权利。它是一种稳定的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表达和伸张的"时代注脚"。与之相伴,"权利意识"的高涨,也为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阶段"特征。正如《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指出的,"一部分人只注重享受权利,不注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导致公众权利意识强与社会责任意识弱并存这一现象的存在"。飞机航班延误,冲上跑道拦飞机;发生医患纠纷,把棺材花圈抬到医院;网上讨论辩论,动辄粗口相向,乃至暴力威胁……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公民保障自己的权利,一般采取两种途径:一是信访,二是司法渠道。信访是公民表达自己权利的一种途径,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现象,在发扬民主、了解民情、化解矛盾、解除民忧、公民监督和提供决策参考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访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及其所造成的影响却突破了中国信访制度设计者的预期。以较大规模群体访和表达形式激烈的个体访为主要标志的信访高潮持续了十几年,至今仍然没有明显的回落,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文明、民主的国家中,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拥有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和利用、私人秘密被不当或者恶意的披露、私人领域被人非法侵入的权利。但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在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麻烦,其中对于人们隐私权的侵犯事件也不断出现,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于在网络环境下对于自己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本文就将分析一下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表达自由     
<正> 一、为什么要有表达自由表达自由,是言论、出版、著作、新闻等自由的合称,是指公民有权通过口头,书面或音像设备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表达自由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的自由权利,在所有现代民主国家它毫无例外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且大多规定在本国的根本法——宪法或基本法中。毫无疑问,在封建专制制度下是不可能存在这种自由权利的,它只能生长在民主制度的沃土之中,且为民主制度所必需。  相似文献   

20.
沈传信 《检察风云》2004,(10):54-55
一张薄薄的税单,记录的岂止是税人对国家、对社会所尽的义务,一人的尊严。的呼唤。在饥饱温暖尚未解决、人权样的声音。但在全面迈入小康社会、法为出现这样的强音而感到欣慰。要税单,首先要的是知情权。无论法人,还是公民,每一个纳税人,都有权知道自己缴纳税款的数额、[(\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