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资产的低效运行和流失现象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出现失误、失职,甚至有些国有企业经营者利用职务之便,侵害国有资产权益,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那么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管理,怎样建立一套有效的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监控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我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企业经营者在缺乏监控激励机制情况下出现的问题 我们知道国有资产的管理基础是每一个企业,企业中生产经营的核心是经营…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建构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建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激励和约束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关于“债转股”的法律问题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钢 《河北法学》2000,(4):106-109
以国有存量资产重组为主的结构性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跨世纪的主题。“债转股”作为国有存量资产调整的攻坚阶段的突破口,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债转股”的基本运作及一般法律要求的分析,明确指出了“债转股”运作中的主要法律问题在于金融公司的法律地位和各方关系的确定。其核心问题是对道德风险的防范。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即明确“债转股”三方的法律地位;制定“资产管理公司特别法”;建立法律约束机制;重视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从而避免道德风险,完善配套的法律环境,解决“债转股”的法律问题。运用法律武器,为“债转股”的顺利运作提供全面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辉 《河北法学》2006,24(6):32-39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股权激励,可以促使其利益与企业趋同,从而降低代理成本.目前,由于现有制度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不足与激励不当的问题并存,激励效果也不尽理想.为此,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以实现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周其仁指出:“中国有天下最昂贵的企业制度——大量亏损;也有天下最便宜的企业家——工资最低”。中信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刘纪鹏感慨道:“中国有80%的国有企业搞得不好,而在搞得好的20%企业中,却有相当多的企业家结局不好。这到底是企业家个人问题,还是制度因素?”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太穷了,良心和道德救活不了中国企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格鲁斯曼博士一语中的,振聋发聩:必须给企业经营者以激励。 当然,如果说中国企业经营者没有被激励有失公允,问题是,政府往往以“父爱”的…  相似文献   

6.
冯宏舟 《法制与社会》2013,(12):148-149
本文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相关法律,对改革中的国有企业里出现的经营者监督问题进行了一些法律上的思考,并将基本主题定为:以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督为研究重点,对我国目前改革中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其完善提出一些意见。这样的"治标"之策的作用虽然有限,但是在当下国情中,对于缓解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陈海如 《中国监察》2008,(24):36-37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是今后5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为确保《工作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广州市国资委结合本地实际,针对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以及国有企业重组改制、投资决策、营销采购等国有资产监管的重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道德风险的法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向聪 《政法学刊》2006,23(1):9-13
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包括存款人道德风险、银行道德风险、监管机构道德风险,而银行的道德风险是其道德风险问题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我国即将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之际,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立法改革经验,在存款保险制度下,通过让存款人、投保银行和监管者都投入一定资源的法律制度安排,加强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控制,同时还必须通过完善银行治理结构,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培育良好的存款保险理念,审慎的监督等其他制度措施与之相配合。  相似文献   

9.
道德风险在各种保险市场都存在,但在医疗保险领域却显得更为复杂。本文介绍了医疗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的概念、表现及其危害;分析了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产生的机理;讨论了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制度,需要特别关注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如果设计的存款保险制度对道德风险问题没有充分重视,商业银行有了存款保险机构这一变相的政府保护,重新具有了进行风险投资的动力,结果则适得其反,但是,银行中的道德风险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设计合理的保险制度来治理。  相似文献   

11.
彭真明  方妙 《法律科学》2011,(1):162-169
管理者薪酬,不仅在于给什么,而且在于如何给,此即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的实体与程序规制两个面向。由于缺乏自治性与适应性,实体规制面临诸多困境甚至"失灵",为此,转换视角,引入和完善薪酬程序规制殊为必要,亦即基于正当程序原理完善程序规制立法以及救济与责任机制,保障程序规制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2.
车亮亮 《北方法学》2017,11(6):104-111
目前,学界有关道德风险这一概念的认识存在"道德论"和"非道德论"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且均未对引发道德风险的制度问题,尤其是作为正式制度的法律制度对道德风险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概念,道德风险确实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但它的确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伦理、经济、法律等多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对道德风险这一概念的认知应当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而法伦理学作为专门研究法律和伦理道德关系的交叉性学科,可以用来分析道德风险这一概念并为其有效治理提供可行的认知路径。  相似文献   

13.
保险利益原则虽有助于区分、限制赌博,防范道德风险,却也诱发了逆向道德风险,并有碍于保险制度风险移转功能的实现。在补偿保险中,由于法定保险利益并非区分赌博与保险的必要条件,加之损害填补原则可以替代实现道德风险的防范功能,故应废除保险利益原则。对于一般性给付保险,可以被保险人的同意替代保险利益原则,以体现和强化对人格利益的尊重与保护。在道德风险后果极其严重的死亡给付保险中,可通过被保险人同意与保险利益原则的双重要件来限制道德风险,但保险利益主体应是受益人。  相似文献   

14.
基本案情:被告人刘某、黄某、毛某均为湖南籍男子,由于长年在常州市武进区打工,熟知一些民营企业经营者为了经营、管理工厂方便,长期居住在厂内,身边存有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遂产生了抢劫这些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念头。经过预谋,三人于2004年1月-5月夜间,先后到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牛塘镇、遥观镇等地的一些工厂,经事先踩点,采用撞门入室、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等手段对一些民营企业经营者实施了抢劫,共劫得人民币5万余元及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经查,这些民营企业经营者为了经营、管理企业的方便,均在厂区专门装修房间与家人一起长期起居生活…  相似文献   

15.
据悉,国务院正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建立企业经营者年薪制,一项规范企业经营者收入的政策即将走上前台。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经营者的年工资收人与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相比,有5%左右低于职工平均工资,有85%左右是职工平均工资的2至《倍,还有10%超过了4倍,个别企业经营者年工资已超过职工平均工资IO倍以上。这些企业经营者中绝大部分的收入与他们作出的贡献大体是相适应的。但也有少数企业经营者收入过高,透明度太低,引起职工的不满,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有的企业还出现了“企业效益下降,经营者收入上升”的不正常现象,以至社会…  相似文献   

16.
保险在我国社会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重视,在保险法律关系实践中也出现了相当多的司法案例.本文首先分析了保险活动中法律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并对我国《保险法》在防范保险道德风险上存在的缺陷分析,从法律人的角度,对我国保险法的制定和修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李培昌  孙潇 《人民检察》2023,(24):45-45
社区矫正法从立法层面对社区矫正制度进行了确认,但在矫正管理方式和理念上与轻罪治理要求有不尽相符之处。笔者以涉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社区矫正监管为视角展开分析。一、涉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社区矫正监管存在的问题第一,民营企业经营者因涉轻罪被执行社区矫正,可能会因“资格刑”和矫正管理方式而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第二,社区矫正执行理念未更新。相当一部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监管理念仍停留在“严管不出错”的管理思维上.  相似文献   

18.
《北方法学》2020,(3):5-13
在消费者契约关系中,消费者往往有金钱信用或货物信用的需求。消费者可能自己向专以授信为业之企业经营者寻求信用,可能直接向提供商品或服务之企业经营者寻求货物信用或金钱信用,亦可能透过提供商品或服务之企业经营者向专以授信为业之企业经营者寻求金钱信用。当提供商品或服务之企业经营者无法交付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各种情形中的消费者对贷与金钱之企业经营者是否仍应承担偿还金钱之风险,不无异议。《德国民法典》第358条认为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与授信乃连结契约,经济上一体乃该项连结契约之要件,故前二种情形授信的态样应受到相同的评价,即当企业经营者不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消费者不应承担偿还信用之风险。即使企业经营者将授信关系让与第三人时,该授信关系亦不因让与而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道德风险已成为社会保险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商业寿险相比,社会养老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产生原因更加复杂,表现形式更加隐蔽,对规避制度也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即从这三个角度对两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营不善而破产,对企业主动管部门和企业经营者来讲,都是一件颜面无光的事情,避之不及,而在江西省萍乡市,一家企业破产却引发了企业主管部门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产权纠纷,双方都称破产企业的产权是自己的,争得不亦乐乎,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