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锁明 《群众》2020,(2):5-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聚焦制度优势与治理体系改革、治理能力提升,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为人类制度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成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各级各地、各行各业积极响应的“一盘棋”抗“疫”大格局,党的领导制度、国家应急响应能力、动员能力等诸多方面都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举全国之力战“疫”,为人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了坚实“长城”,也以世所罕见的领导力和组织动员力应对此次大考。中国战“疫”,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信心,更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的担当。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展现的强大的动员力,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强大的抗疫动员力并非偶然得来,而是长期历练积淀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强大抗疫动员力的坚强核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强大抗疫动员力的有力保障;全力维护人民利益是强大抗疫动员力的最大底气;大幅跃升的综合国力和科技能力是强大抗疫动员力的有力支撑;日益完善的国家治理是强大抗疫动员力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将抗疫纳入全国"一盘棋"的治理体系中,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戮力同心,为抗疫取得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力量,也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力推动...  相似文献   

5.
王永贵  路媛 《群众》2020,(5):23-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和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优势、制度架构及效能提升等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保证。从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极端重要性来看,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进一步锚定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向,即要在推进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总体战略谋划中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变革方位和发展方向,形成以制度化为牵引的意识形态工作思路,切实提升“中国之治”的水平和效能。我们必须着眼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建构、制度执行和制度革新,夯实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意识形态根基。  相似文献   

6.
完善国家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种国家目标追求,越发需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规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彰显中国智慧的制度设计,以其政治效能、共识效能、整合效能及制度效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定向、善治、聚力和规范等独特而又强大的制度优势和制度功能。我们需要聚焦到国家治理的系统性、综合性、源头性和规范性,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推动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同时也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我国的政党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更好转化。  相似文献   

7.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对抗击疫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保障,实现了抗疫的"中国之治"。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形成,并非仅仅源自于国家某个方面的优越性,而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综合协调的基础上得以形成。民主集中制的决策与执行、单一制国家结构的治理机制、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密切联系群众的社会动员、集体主义道德观和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撑等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项政治设计和独特安排。推动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科学认识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性质定位,深刻把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大制度优势、超脱组织优势、良好功能优势,不断强化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履职,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制度功能,不断推进人民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从而为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政治保障、磅礴力量、科学条件和精准效能。  相似文献   

9.
《群众》2020,(2)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聚焦制度优势与治理体系改革、治理能力提升,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为人类制度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坚定制度自信,充分认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赵卯生 《人民论坛》2020,(12):24-26
社会动员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引领群众、组织群众、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理论和机制日臻完善,并在抗“疫”大考中交出完美答卷,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坚强领导为抗“疫”社会动员形成强大合力和“坚持全国一盘棋”夯实了组织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民立场促使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抗“疫”社会动员中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助力抗“疫”社会动员凝聚向心力和形成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之“治”源于中国之“制”,“经国序民”在于“正其制度”。从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制度现代化,而国家制度体系的关键又在于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在国家制度体系中发挥着主轴性和支柱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迎来新一轮“制度转向”,政治制度建设提速增效,更加成熟定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对政治制度进行了系统提炼和拓展完善,从学理上进行理论更新已成为国家治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内容体系、内在结构和基本功能切入,以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制度为总体框架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实践发展进行了重新梳理,并从规律结构、价值结构、层次结构与逻辑结构四个维度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在结构进行了理论阐释,进而指出转化与载体功能、协调与稳定功能、动员与整合功能、代表与回应功能、规范与治理功能以及激励与创造功能等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得到系统化阐发,习近平关于中国制度"最大优势"的相关论述是最具标志性的创新成果,深入揭示了中国制度治理体系的深层逻辑与功能机理。"最大优势论"指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特征和最根本原则,其发生逻辑在于中国"政党中心"的复合治理模式,依托民主集中的"党政双轨结构"、政党统筹"两个积极性"的"央地结构"、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结构以及"政党在场"的"政治—经济"结构,党的领导权在各级政权机关、基层治理和经济社会等领域得以展开和实现。"最大优势论"指明,党的领导是中国制度的根源性优势,是其他制度优势生成运行的根本保障,其转化机理在于通过使命型政党的全面领导和政治整合,使中国国家治理呈现出政治统治权威性、政党行动性与政府科层性治理相互融合的特点,蕴化出行动性治理与制度性治理、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政党自我革命与制度自我完善有机统一的巨大优势和治理效能。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体现和进一步贯彻了制度"最大优势"的思想认识,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在加强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法治联结、综合运用制度效应与政策效应的总体思路中推进制度优势更好的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3.
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成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各级各地、各行各业积极响应的"一盘棋"抗"疫"大格局,党的领导制度、国家应急响应能力、动员能力等诸多方面都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举全国之力战"疫",为人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了坚实"长城",也以世所罕见的领导力和组织动员力应对此次大考。中国战"疫",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信心,更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的担当。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深刻回答"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政治问题,为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谱写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宏伟篇章,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提供了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5.
王金水  曹珮文 《群众》2020,(8):17-18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高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严峻挑战。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抗疫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制度是抵御风险、战胜危机的关键因素,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积累了一些成功抗疫的中国秘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出全民健康福祉是国家最高目标、推进健康中国与福利中国建设等现代执政理念。现代健康福利财政制度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本质、目标和精髓。中国和全球抗疫清晰显示:全球抗疫和健康合作亟需以国家为本的全球健康福利财政学理论和制度;国家为本的全球健康福利财政制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财政制度最基础与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治话语和理论创新要求下,基层治理受趋同、规范、竞争与模仿等同构压力影响,少数治理主体为寻求政治认同、规避责任风险与获取竞争优势等,采取名实分离、以“迹”为“绩”、以“创”代“行”和悬浮服务等策略,引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形式化”。同构压力下基层治理以党建目标替代治理目标、以话语创新替代制度创新的目标替代行为,及由此带来的制度耦合困境,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形式化”的根源。要化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形式化”问题,关键在于明确组织路线服务于政治路线与中心工作,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价值目标重构、推进党建引领多元治理主体功能再造、推动党建制度创新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多元治理主体耦合联动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数字治理应满足数字赋能与技术赋权两大期待,但实践中却漠视了人的主体性价值,没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也未充分回应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导致数字治理价值的偏离。以“数字抗疫”实践为例,总结在数字治理实践中暴露出的民众隐私安全受到威胁、数字技术引发的附带风险、数字鸿沟与技术冷漠、数字形式主义的扩大和数字权力的失控等典型问题。数字治理要遵循由安全可信、智慧高效、人文关怀、数字包容、开放共享和多元共治所组成的价值体系,以人本观念统领数字治理体系建设,以法治原则维护数字社会秩序,构建整体性的数字治理能力体系,以制度变革破解科层制的技术困局,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数字治理价值的复归。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不断推进,并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为标志,确立了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结构和国家治理形态。邻国日本,早在上个世纪末启动了以"政治主导"为核心的行政改革,延续至今,强化了以内阁为中心的"国家统治"体系,国家治理结构发生较大变动。我国的国家治理改革晚于日本,但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包炜杰 《求索》2023,(4):53-58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学术追问,这要求从国家治理层面作出符合中国经验事实与改革逻辑的系统性回答。从主体逻辑来看,党、政府与市场的内在关系成为中国国家建构的组织保障;从制度逻辑来看,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从价值逻辑来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人民城市等一系列国家治理鲜活实践深刻反映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驾驭好资本的价值底蕴。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在理论上打破了西方治理理论窠臼,而且在实践中以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