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应该把生态主义运动纳入到当代社会主义变革的运动之中,马克思主义应该与当代生态学进行结合,引导当代生态主义运动共同走向公正、和谐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日益发展成具备较为完整理论体系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论思潮,逐渐成为"红绿交融"阶段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典型形态。它的批判理论是其核心内容,全面考察出场学视域下这一批判理论的出场语境,深入探讨整体性视域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总体结构,不仅有利于科学把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而且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益启示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有两条进路。一条进路是从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到伯克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再到有机马克思主义;这条进路彰显了有机马克思主义意在超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前两个阶段,着重从现代性批判视域探讨超越生态灾难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另一条进路则是从怀特海有机哲学或过程哲学到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再到有机马克思主义;这条进路表明有机马克思主义试图用怀特海有机哲学和建设性后现代思想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现代性马克思主义成为建设性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从总体上看,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范式,有机马克思主义试图从这两条进路推进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灾难等问题的回答,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形成一些实质性的学术观点和理论创新,但也包含着明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局限和某种程度的乌托邦弊端。  相似文献   

4.
当代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岩佐茂,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从实践唯物论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资本的逻辑是如何造成环境破坏的,提出"控制自然"的实质是要"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以生活的逻辑为主导的生态社会主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岩佐茂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但在理论上推进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在实践上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作为出发点,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主张在消费的不同阶段避免环境污染,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循环消费思想。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循环消费思想对我们建构科学消费观以及发展和谐社会下的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欧美国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莱斯、加拿大的阿格尔和意大利的卡斯泰丽娜等。他们认为,马克思是个“重点剖析和驳斥牛顿科学原理的唯物主义者”,只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不承认存在偶然性和机遇”。他虽然也说过“资本主义农业的进  相似文献   

7.
政治生态学和压实"两种责任"的融合作为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可以从融合可能性、顶层设计、实践路径三个相关维度开展:落实"两种责任"本身的系统性决定了政治生态学涉及的可能性;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大国,从顶层设计入手,设定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生态理念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导向;基于以理念为导向、总结成果、直击问题,引入政治生态学理念,对压实两个责任提出局部生态污染治理的生态化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近代生态学兴起以及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逐渐把目光转向了现代生态学,创立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说。生态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至今,经历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的生态学三个阶段,福斯特作为马克思的生态学的代表,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指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对我们今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正是从此角度分析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未来社会的建构动因、目标、途径的阐明,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主义建构理论。批判地研究这种理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及其生态危机展开批判的理论流派。在这种生态理论中,资本的逐利本性及其剥削机制被公开揭露,生态危机引发的原因则被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以制度为切入点,指控“资本主义制度在本性上是反生态”的,宣称唯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破解生态困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建构了生态批判理论,从多维向度猛烈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展现出不同于“深绿”思潮与“浅绿”思潮仅从价值观维度探究生态问题的理论视域,实现了对“深绿”思潮与“浅绿”思潮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术界通过研究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产生发展的规律,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和人与自然交往关系问题进行了发展,奥康纳作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借鉴其理论,回到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交往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中国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笔者认为,应该吸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尚有不足。它的最大不足就是只在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度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这也就注定了它不能从根本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当今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生态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性,以解决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为根本,阐述了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片面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缝合人和自然关系的路径。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海西生态工贸区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大规模经济开发与建设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关系,重视培养市民的生态意识和修养,并把生态安全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4.
肇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探寻当代世界,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为我们解答生态安全问题提供了全新理论视角。由日本地震诱发的全球核危机让人们在为核泄露而惊恐的同时引起了诸多的环境伦理思考。解决生态问题,必须冲破技术异化的牢笼,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抽象价值争论,走出狭隘的资本利益圈,超越偏执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重新审视制度的正义性,把发展成果服务于人类整体利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符合时代特征的生态范式重新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生态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借助"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所完成的对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以及通过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化解生态危机的经济学路径和技术路径的虚伪性和不可能性,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强调消解生态危机的出路与社会主义前景密不可分,希冀引导生态运动等新社会运动转向社会主义变革道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在找寻社会变革的现实力量方面,福斯特的理论都还处在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地深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具亮点的部分。福斯特从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中层层挖掘,首先构建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的哲学基础——自然唯物主义,进而在马克思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阐释具有生态学意义的物质变换概念,重释对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批判意义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物质变换裂缝理论体现了自然——人——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显示了马克思思想与生态学思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孟鑫 《理论前沿》2006,(24):24-2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异化消费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应避免异化消费的不良影响,建立和谐的消费理念,把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它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探索解决危机的途径。这对我们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保护生态环境、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它把生态危机看作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把人与自然的矛盾看成资本主义的更为基本、更为主要的矛盾,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它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乌托邦性质,缺乏切实可行的实际方案。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过程中,对于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卓越的关于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方面的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态思想,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既为当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奥康纳的"自然—社会劳动—文化"型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佩珀的"红绿联盟"型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福斯特的辩证型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以及阿格尔的批判型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构或重建,各种重建思潮轮番上阵,但是历史唯物主义以其革命性、科学性、实践性,在众多的质疑重建中仍然屹立不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