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方便市民办理个人社会事务,保障市民有效使用社会保障卡,推动市民个人社会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社会保障卡,是指由政府发放、通过市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方便市民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待抚恤、公积金贷款申领等个人相关社会事务(以下统称个人相关社会事务)的集成电路卡。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社会保障卡的申领、制作、发放、使用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管理部门) 上海市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信息服务办)主管全市社会保障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保障市民有效使用社会保障卡,推动市民个人社会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市民服务信息系统),是指全市统一的、保障市民使用社会保障卡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待抚恤、公积金贷款申领等个人相关社会事务(以下统称个人相关社会事务)的政府信息系统。 本办法所称的社会保障卡,是指由政府发放、通过市民服务信息系统方便市民办理个人相关社会事务的集成电路卡。 第三条(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3.
温家定在年初春节团拜会上承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再次重申这一点。如何实现个人和国家的尊严,张千帆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李永贞 《法学杂志》2007,28(2):132-134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从19世纪80年代产生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与安全、保证人民基本生活、提高人民福利水平的重要机制.我国也不例外.社会保障是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社会保障基金是支撑这张"安全网"强大的物质基础.没有它,社会保障的功能就难以发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有充实的社会保障基金,否则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就是句空话.  相似文献   

5.
茂边 《政府法制》2011,(19):19-19
美国养老责任由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美国的养老责任由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共同承担。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在职人员将工资所得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障税"(社保税)上交给政府,用于发放给已退休者、残疾人以及他们的家属,  相似文献   

6.
当今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因此从法理的视角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价值选择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就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法律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人的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尊严表征着人是主体、目的,而非工具、手段,拥有不可侵犯与不可剥夺的尊严,是法律主体概念得以成立的基础。就现代社会而言,法律的根本目的即在于保障人的尊严的实现,人的精神性存在的特质,决定了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为人们的根本追求。在保障人的尊严得以实施的路径上,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层面,来保障人的尊严得以存立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证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着重要作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在不断完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应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其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2020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强调"生命尊严"不可侵犯,正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实践.其中,"生命尊严"包含:生的尊严、活的尊严、死的尊严三大方面,而"安乐死"问题,正是"死的尊严"的重要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保障体...  相似文献   

10.
王艳敏 《法制与社会》2014,(16):228-229
人的尊严在现代社会中被尊重,并提出人权主义,就说明了文明的进步明显之处,就是对人的尊重,所以人的尊严在现代法律上被进一步的概括和实践,所以人权的表现就是对人的尊重,在现代法律上人的尊严被保护和隐私是对一个人形象上最有利的保障,能够促使人在当代生活中能够有尊严的活着就是法律对人的尊严重视,并且法律的出现表明一个民族的进步,拥有一部专门的对于人的尊严保护,而特地定制的法律针对于保护人的尊严,才是对此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壮大的关注,也是整个国家民族进步和竞争的依据,所以人的尊严在现代法律上主要是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完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徐安 《检察风云》2011,(16):4-5
在"人民检察为人民"的思想引领下,近年来,江苏省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积极创新执法理念和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方法,着力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日前,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徐安做客本刊编辑部,就检察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检察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谈了个人的见解主张。  相似文献   

12.
去年,在全国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赢得了代表们的热烈掌声。关于尊严问题,我们理解是首先要使人民有地位,人民有了地位,就有了尊严。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形成有其政治和经济的决定因素,但其背后也受一定价值观的支配.英国、德国和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分别影响了它们早期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内容.18、19世纪英国的<济贫法>是新教伦理与古典自由主义合谋的结果,强调个人责任与自由放任.德国19世纪末通过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延续了其根深蒂固的保守主义精神:一方面强调国家对社会成员的责任,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成员服从国家权威的义务.美国的主流文化始终强调个人奋斗与自力更生,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虽承认了国家对个人生活状况的有限责任,但仍保留了个人主义的基本信念.在当代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倘若不先在价值领域宣传一种理念,只是"科学"地埋头改革,就算不会失败,也将是一场代价高昂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产业工人为主体,从社会资源在人口中的分布状况以及个人获得资源的渠道等现实经济社会状况着手对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析.文中指出要重建当前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就必须健全社会利益分配机制与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工人的现实境遇,保障工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5.
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在物质层面上,是要让所有人在分配基本公平的情况下,能够享受做人的尊严;在精神需求上,是要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翁地位,在这个社会中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在我国国情中的概念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力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从具体的国情出发,对老式单一的“国家保障”制进行了革新,从政府、用人单位、个人三者在养老担负问题上进行了重新调整和良性整合,确立了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人事、民政、劳动“三马一车”,构筑了我国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标志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这一社会保障体制,其操作和运行的核心在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合理筹集、基金有效的保值和增值、确保足额给付.但其更重要的背景在于:操作和运行的章法必须要架设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其它社会制度以及文化教育、道德心理等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普遍享有的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或遇到其他社会风险引致生存危机时要求国家予以帮助的权利,以及享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的权利.其是自然权利现代演绎的重要呈现,不仅属个人权利,也是一种带有请求权性质的社会权利,属于主观公权利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权与生存权、劳动权、平等权、自由权和社会权密切相关,在基本权利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隐私的空间     
人类对自身私秘部位及个人资讯的掩饰遮 蔽,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天性和本能。随着社会的 日益进步和法制的目臻完善,人们保护自己隐私 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强,但就是这样,侵犯个人隐私 权的官司仍然频频出现,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究 其原因,除了个人尊严得不到有效维护外,法律在 这方面的欠缺也不可排除。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美国的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制度作了较为完整的介绍与评价。首先勾勒出了美国的社会保障金体系与裁决过程 ,介绍了申诉委员会的历史、法律根据、人员组成 ,讨论了申诉委员会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角色 ,及其所发挥的制度机能及其实效。最后论及申诉委员会对中国行政复议制度变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董溯战  冯斌 《河北法学》2007,25(10):44-47
社会保障基本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依照宪法请求国家等公共主体提供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或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性权利,它可被区分为缴纳性权利和非缴纳性权利、给付性权利和非给付性权利.由于社会保障基本权以维护人道主义价值为目标,并倚重于国家等公共机构,所以,它是一种社会基本权.不同社会保障基本权的实现对普通法的依赖程度有差别,但是,它们都具有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公民的直接效力.如果社会保障基本权未能被立法权、行政权具体化,或者具体化地不充分,或者具体化行为违宪,一旦该权利受到侵害,那么,就可通过宪法诉讼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