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与对策: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体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营利组织在满足社会需求和承担社会职能方面有着政府和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非营利组织管理体系的角度探析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规范非营利组织,发挥他们的社会职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观念的变化趋势从总体上讲是积极的,他们不再以“边际人”的身份去改造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是从自身的处境、要求和利益出发去作价值判断与价值参与。在这一进程中,少数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也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学校应重视他们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行心理调适,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新社会阶层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时出于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的需求,他们纷纷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探索服务路径,为自身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双赢"的效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业工人分布广、数量大,是工人阶级中的主力军。他们是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更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攻坚力量,在工人阶级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产业工人构成复杂,分别来源于大型国有企业、私人企业、小作坊、农民工等。不同来源的产业工人需求不同。因此,应针对他们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队伍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新社会阶层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时出于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的需求,他们纷纷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探索服务路径,为自身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双赢”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军人是经济人。军人既具有军人的特殊性,又具有社会人的一般性,不能用他们的特殊性否定他们的一般性。社会对军人的供给与军人需求的均衡度,决定着军人的安心度,军人对自身收益的判断,与它的相对值有关。承认军人是经济人,是对军人有追求正当利益需求的肯定,有利于从实际出发确立工作思路和方法、制定相应的政策,也为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面对着中国庞大的弱势群体 ,应如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需求 ,这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社会学的“社会支持”理论作指导 ,提出了构建弱势群体的社区支援综合网络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其教育目标就是为旅游行业培养宽基础、厚理论、强能力和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使他们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旅游行业需求和满足旅游服务功能的现代旅游从业人才。"学工交替"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基本普及。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文化课水平,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就业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全面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早恋。据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普遍提前了。青春萌动期的早日到来,使他们对自身产生了神秘感和好奇心,同时,他们渴望理解、关怀和了解有关性知识,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常常忽视了这一点。因此,他们感到非常焦急和孤独,这时,外界影、视中多情的镜头和“地摊文学”中性的描写给了他们极大的刺激,从中模仿一些情节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产生了早恋现象等。据调查,初高中各班都有此类现象发生,应引起中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关于枢纽组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上海探索实践社会组织的“枢纽式管理”,即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设立联合会、服务中心等形式的组织载体,通过政府委托或者授权形式,对一个系统、一个领域的社会组织实施管理和服务,以实现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这些组织载体是政府扶持成立,以政府需求为主导的社会组织,可以称为政府主导型枢纽组织。与此同时,一些社会自发成立、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社会组织也在兴起,他们通过为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将自然成为枢纽组织,可以称为社会自发型枢纽组织。此外,资金纽带型枢纽组织也在逐步发展。当前,政府既要关注政府主导型枢纽组织,也要关注社会自发型枢纽组织,还要发挥资金纽带型枢纽组织作用,使各类枢纽组织立足社会需求,集聚社会资本,提供社会服务,将“枢纽式管理”改进和完善为“枢纽式服务”。  相似文献   

12.
吸毒者和潜在的吸毒者在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往往是失败者,其需求中的某些项目遥遥无期,于是,他们就会从幻想中寻找寄托,并渴望能够以幻觉代替现实,长久地生活在幻想之中。而毒品恰恰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一方面,毒品作为强神经作用剂,直接从生物基础上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从而产生非正常状态下的人的幻觉、兴奋、失去正常判断力。一方面,人的需求满足具有递增和习惯性的特点,且依靠毒品获得满足的方式确定,就会形成习惯性的满足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毒瘾。再则,按弗罗依德的理论,吸毒者精神发展呈现倒退的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每一个吸毒者的心理,从根本做起,尽可能消除社会、个人生长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缺失。  相似文献   

13.
新疆奇台县作为西部计划首批项目县,10年来全国17个省市的164名志愿者在当地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对推动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在岗的32名志愿者和留任的18名志愿者进行调查,分析了他们的志愿服务动机、社会适应状况、心理调适方式、需求与建议以及未来规划等,并从高校、县项目办和志愿者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城市享受着农民工廉价劳动力带来的飞速繁荣的同时也被农民工高犯罪率深深困扰。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出发可以探索解决和遏止农民工犯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变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日常行为都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以,认识和把握社会对大学生成才的驱动,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引导大学生按照社会需求塑造自己,成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解决刑释人员的经济需求,还可以给他们带来积极的刺激,增加他们与社会的联结,减少他们再次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法律对刑释人员的就业限制有着一定的现实社会心理和犯罪预防实践依据,但对所有刑释人员不加区分地如此限制显然有失公平。境外一些国家对刑释人员的前科歧视情况或进行立法予以明确禁止,或设立一定条件下的前科消灭制度。所以,针对刑释人员的制度困境,在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刑释人员的同时,还要寻求制度完善的方式加以破解,即建构刑释人员风险评估制度、废除前科报告制度、建构前科消灭制度、完善政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共同体变迁过程中农村青年的思想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农村共同体正经历着现代化的转型,现代"社会"正冲击与消解着传统共同体。这一过程导致了农村青年在认同、信任和接纳这三个核心价值层面出现了变化、矛盾与冲突。他们向往城市却认同农村,人际交往圈子在扩大信任圈子却在缩小,对新成员的接纳与选择并存。在冲突中,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共同体需求,并自发外移共同体以满足归属感,维持共同体以满足安全感,返回共同体以寻找确定性。新农村建设除了要继续发挥它的经济功能与政治功能外,还应该强调它的社会功能,将"新农村"建设成为既保留传统共同体核心价值,又能有效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以调适农民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冲突与不适。  相似文献   

18.
青年对职业的认识是认识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试图从目前我国青年择业观念发展变化的趋势,探讨社会需求与青年择业态度的最佳关系。一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环境、不同的社会实践和经历,人们的职业观念也不同。90年代是我国步入现代化、国民经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代的青年在职业观念上较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青年都有很大的不同,有着新的认识和取向。他们对职业要求的不同,反映出他们对职业价值的不同评价;据上海《文汇报》1991年9月份报道,作为人才济济、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人民生活水准相对较高的上海市,人们偏爱的职业是最新技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公共文化需求调研——以东莞农民工文化生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农民工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以东莞的农民工文化生活为例,他们的身份基本是处于"不工不农、不城不乡"的状态,除了经济权益很难有充分的保障外,更为贫乏的是他们的精神生活、文化权利的保障,传统的家族、家庭结构基本解构,心灵的无处栖息。了解农民工的公共文化需求,推进公共文化建设,适应人口流动需求促进交融文化成为当前一个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各种思想、价值观念、文化和意识互相激荡,民主党派作为联系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政治组织必然处于这种激荡的过程中.因为它的成员在打破“左”的思想禁锢之后,在价值追求、发展意识、社会需求的选择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他们的价值观、行为趋向和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