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一场自上而下、声势浩大的反中介腐败运动正澎湃兴起。大洋彼岸,面对中介腐败侵蚀,进军啧角早已吹响。运用立法规范、司法打击等手段.美式"中介反腐"渐渐驶入深水区。贪腐"世界波"美国是中介组织最为发达的国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市场经济根深蒂固,随着政府之手淡出,形形色色的中介组织迅猛崛起,作用愈加突出。2005年,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摄制了一部电影,明星贾森·多诺万在片中饰演一位雄辩的会计师,通过追踪审计痕迹,全球寻找"蒸发"的千百万美元,缉拿手段高明的白领罪犯。但是,有阳光的地方就有腐败。恰是人  相似文献   

2.
丁煌  苏北 《政府法制》2008,(16):18-19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中介机构、中介业务日益繁荣昌盛起来,而其中比较特殊的,就是与权力有关的掮客经济也随之潜生暗长。各种掮客无孔不入,社会网络无所不为,腐败渗透无声无息,掮客腐败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腐败同心圆     
李宗彦 《检察风云》2013,(11):32-32
说到腐败,多数人想到的往往是官场腐败。近年来,腐败形式呈现出新的特征,在不少腐败案件中,都活跃着社会中介组织的身影,形成了新型的"中介腐败"(本刊今年第9期"本刊策划"栏目《"中介腐败"透视》聚焦分析了这一丑恶现象)。这两种腐败尽管当事人不一样,却都有将公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罪恶。如果把腐败分子寻租的工具由公权力扩展为公共资源,涉及更多事业单位、垄断企业的行业腐败也会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介组织的发展规模和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相关法律规范及由其所制约的中介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其发展需要,中介腐败等引发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大。制定《社会中介组织法》既是中介组织规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中介组织健康发展,解决中介法律规范相互冲突、缺位和中介腐败及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的必然选择。现有的中介规范为制定《社会中介组织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5.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1977年出台,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德普案和朗讯案引起中国企业对这部法律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德普案和朗讯案简单介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内容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12,(12):10-12
中介腐败无视与践踏国家法规,以利益转移的方式导致社会其他个人或组织的损失,侵害公平竞争这个市场经济的基础,进而造成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的根本性流失。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由腐败带来的社会危害性极大,让人触目惊心,因此我们必须要反腐败。但如果说把腐败比喻成社会的一大毒瘤,虽然加大反腐败力度可以不断地清除社会毒瘤,但是即便毒瘤被清除,毒瘤对社会造成的损害是难以弥补的。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不在这种社会“毒瘤”形成之前就把它“扼杀”掉呢?  相似文献   

8.
郭道晖 《法学研究》1998,(2):154-160
对反权力腐败的法哲学启蒙——评林吉吉著《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郭道晖历史走到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经济与科技发展之神速,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在迎接新世纪的曙光时,却又难以摆脱世纪末席卷全世界的腐败阴影的困扰。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莫不为各自空前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监察》2010,(9):45-45
邵景均撰文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上存在的四种腐败基本形态,都与特权直接相关,一是权钱交易,二是权权交易,三是权色交易,四是纵权享乐。腐败的基本轨迹是:执掌公共权力的人在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下,通过改变公共权力的作用方向和运行规则,使之成为特权,谋取不正当的私利。这就告诉我们,反腐败必须反特权。反特权,首先,必须加强正确权力观的学习教育。其次,必须用法律制度规范和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10.
沈臻懿 《检察风云》2013,(20):60-61
2013年6月,一巴西持续爆发的大规模反腐示威游行,凸显了巴西社会对于腐败问题的深恶痛绝。同拉美大多数国家一样,巴西也深受腐败问题之困扰,政府机构中,频频爆出各类腐败丑闻。为了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并尽快消除示威游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巴西国会以罕见的速度,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就通过了一部用于严惩腐败的《反商业贿赂法》。该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巴西首次以法律形式对腐败问题进行依法打击。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腐败犯罪猖獗,洗钱已成为维护腐败的重要手段,反腐败必须反洗腐败必须反洗钱,反洗钱就是在反腐败。为了遏制世界范围内猖獗的腐败犯罪势头,130多个国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第五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0月31日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久中国亦已签字加入并表决通过批准该《公约扎本文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梳理了中国现行的反洗钱立法体系,指出了中国在反洗钱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建言。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依法治企,提高了管理水平。他们试行的反“嫌疑腐败”,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超前防范、关口前移。“嫌疑腐败”的提法是否科学、准确,我们暂且不论,但是,该公司通过这顶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防守为“进攻”,遏制腐败滋生这一事实,确能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3.
腐败的资格     
腐败是可耻的吗?当然。再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官员,哪个敢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腐败?不算上世纪80年代初的反"不正之风",大张旗鼓地"反腐败"迄今也反了20多年了。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要从人人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反腐败日渐高涨,力度和决心可以说前所未有,高官一个个"落马",然而腐败似乎越反越严重,这是 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腐败除了官员自身原因外,根本的还在于民众的腐败心理。我国民间历来就有"不以腐败为 耻,反以腐败为荣"的民族心理,正是这一民间大众的集体无意识导致了腐败难以铲除。可以说,民众的腐败心理, 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民众的腐败心理,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为"依权仗势"。某人一旦位居"要职",其家属子女、亲朋好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识即刻膨胀,在工 作中、生活中时时要表现出一种特殊性来,处处显现自己与众不同,"某某是我的××",这种优越感、荣耀感即使  相似文献   

15.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立法背景及其沿革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于1977年制定,期间经过1988年、1994年和1998年三次修改,其宗旨在于限制美国公司和个人贿赂国外政府官员的行为, 是目前规制美国企业对外行贿的最主要的法律。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1977年出台,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德普案和朗讯案引起中国企业对这部法律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德普案和朗讯案简单介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内容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惩处"洋腐败"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证明,"洋腐败"已经成了危害中国的新祸源.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彻底铲除"洋腐败"是题中应有之义."土腐败"、"洋腐败"一起反、一并根治是当前反腐败工作的-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张量 《政府法制》2009,(2):14-15
以《民主是个好东西》而广为海内外熟悉的著名政治学者、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提出中国改革到了“突破”的关口。俞可平认为急需突破的领域之一,就是反腐败。  相似文献   

19.
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比较复杂,行业性强,涉及的领域宽,对反渎干警的素质要求较高。在取得反渎工作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干警素质是关键,直接决定了办案的力度、质量和安全。 一、要有强烈的使命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20.
惩防腐败 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指出:查办案件是反腐败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检察机关作为反腐败体系的主力军,只有充分运用办案的形式对国家官员履行职责的行为实施法律监督,才能体现力度和法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