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奔胜  黄豁  代群 《政府法制》2009,(19):44-45
尊重民意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质,也是我党治国理政一贯倡导的理念。毋庸置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意参与政治生活和重大决策、政策制定的渠道越来越多,民意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尊重民意的氛围也越来越浓。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某些地方“官意主导民意”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一些环节,民意常常处在“摆花瓶”的尴尬境地,有的地方甚至不惜用造“假民意”的办法来推行“武断的官意”,导致一些决策、一些行政行为与真民意相去甚远,进而戕害真民意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尊重民意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质,也是我党治国理政一贯倡导的理念.毋庸置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意参与政治生活和重大决策、政策制定的渠道越来越多,民意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尊重民意的氛围也越来越浓.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某些地方"官意主导民意"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一些环节,民意常常处在"摆花瓶"的尴尬境地,有的地方甚至不惜用造"假民意"的办法来推行"武断的官意",导致一些决策、一些行政行为与真民意相去甚远,进而戕害真民意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对有关部门制定《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的新闻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从另—个角度看,百姓对“国标”争议,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它至少说明了在社会形势越来越开放民主的今天,百姓在“民生”方面的民意在变得越来越强大。政府部门在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决策上更应该尊重民意。  相似文献   

4.
陈季冰 《法庭内外》2008,(10):36-36
近些年社会中“民意”的表达渠道正迅速壮大和通畅,而且,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民意”还凭借其表达有力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连日来.地方人代会陆续召开。盛会前夕,人大代表纷纷开通微博“晒”建议、听民意、做“网民调查”,把百姓声音带上人代会。短短数天,催生大量“代表粉丝”。  相似文献   

6.
持续近10个月的厦门PX风波,正在公众参与的轨道上渐渐划上一个和谐的句号。但2007年的“民意盛宴”决非仅此,从去年“两会”期间10万网民向总理建言议政的热潮,到余音未消的节假日调整公共讨论,再到就业促进法草案、水污染防治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全民立法运动”,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公共决策领域活跃着公民的身影、回荡着民意的声音,这使我们有理由作出这样的判断——2007年,是中国社会的“民意表达年”、“公民参与年”。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个地方领导,不会上网,可能会被人认为是一个不合格的干部。与这个判断相关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民意,正在通过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平台来表达,而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也正是利用这个平台,实现了民意互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以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子女“啃老”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权益,一些地方相继制定了禁止“啃老”的法规。  相似文献   

9.
毛磊 《行政法制》2001,(5):38-38
目前,这样一种现象确实值得注意。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这类事现在开始进入一些地方的人大,一些人拉选票,搞贿选,把黑手伸向了这个国家权力机关,企图通过人大选举的方式,利用人民代表手中的权力来达到自己的私欲,他们认为自己一旦选上,造成既定事实,只要不被抓住把柄,组织上也不好说什么,因为这是“民意”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部分省、市、区的党政“一把手”网络听民意已成为一种政治现象。上海市长韩正、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地方要员脱口而出的“潜水”、“打好铁”、“织围脖”、“拍大砖”等时尚的网络用语,让广大网民倍感亲切。时下,网民参政和网络问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由于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这个经济统计数据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一部分官员的仕途沉浮,一些地方便难免盲目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进而形成了席卷当地官场的“GDP崇拜症”,使越来越多的地方官员热衷于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叶颖枫 《政府法制》2009,(15):40-41
最近,媒体上出现越来越多关于城管助人为乐、地方政府实施城管“新政”的报道。一些城管部门的领导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开始大谈“人性化管理”,而部分城管队员作为“弱势群体”的现状也开始被人关注。  相似文献   

13.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08,(10):19-19
清明节,各地又掀起了一轮公祭热潮。据《人民日报》4月1日报道,近年来,全国各地公祭之风盛行,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类似的“公簪”活动。而且,公祭的排场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一些祭祀活动纷纷向“国字号”进军。祭祀的地方多了,免不了要抢“祖先”,出现了“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10,(12):F0003-F0003
陈红太在《人民论坛》撰文说,民意,一般的语意就是“民众的意愿”,或哲“人民共同的意见和愿望”。陈红太认为,民意的“组织化表达”和“制度化表达”是两种理想状态。“组织化表达”是指把分散的、局部的民意通过现有的组织架构,即政党、政府、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自治组织以及社刚集中起来,形成组织化的意志,  相似文献   

15.
廖德凯 《江淮法治》2011,(22):22-22
近期一些司法事件的讨论.似乎让法院越来越“尊重民意”了。近日。河南省高院召开的全省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死刑政策标准.判案要充分考虑社情民意。正确把握具有从宽处罚情节案件的死刑适用,强调对罪行极其严重,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判死刑。  相似文献   

16.
伟明 《江淮法治》2008,(2):12-14
围绕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所引发的大规模激辩,乃是近期最重要的公共事件之一。此次公共讨论的议题不仅触及了“调整方案利大弊大”之类的具体表象,更深入到“民意是否真实”、“民意吸纳机制是否合理”、“公共决策如何尊重民意”等深层问题。正是这些特殊之处,使得此次事件在中国民主社会的发展史上别有意味。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权利意识日益觉醒、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社会,民意将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尊重民意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质,而收集民意则是尊重民意的前提。在这个“民意时代”,作为民意机关与民意代表的人大和人大代表,面临着如何收集民意这个基础而又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风水”迷信是风水先生用来骗人的鬼把戏。可如今,它却成了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信条。近年来,公共建筑中越来越多地被融入了风水因素:法院的大门上高悬“避邪剑”;  相似文献   

19.
刘武俊 《检察风云》2013,(15):18-19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率先推出网络舆情白皮书,其中开宗明义:"保持独立审判与倾听民意之间的平衡,在众喧哗声中汲取民意,在‘一边倒’的舆论声中坚守法意。"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说,"近年来从最高法院到地方各级法院,都越来越重视网上舆情,越来越积  相似文献   

20.
现在有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讲政治,忽视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致使宗族、宗派势力抬头。尤其是在班子换届时,某些干部拉宗族、结拜兄弟帮忙,上下串联,搞贿选,肆意践踏民意。一旦贿选得逞,便大搞裙带关系,形成领导层的“宗族圈”。于是,在一些地方发生乡村干部依靠宗族势力欺压群众,违法违纪的严重问题。农村基层政权的“宗族化”现象是典型的用人唯亲,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之坏,危害之大,决不能掉以轻心。要防止农村基层政权“宗族化”现象的发生,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建设。首先要选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