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规则的配置与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是具有实质区别的两个范畴.割裂二者关系会阻碍对行政诉讼举证责任问题的科学认识.从诉讼制度史的角度看,行政诉讼制度源于民事诉讼制度.民事诉讼法对举证责任配置所采取的立法态度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行政诉讼法对这一问题的立法趋向.在合理吸收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一般原则的相关配置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行政诉讼法根据行政诉讼的自身属性,突破了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模式,采取了"被告负举证责任"的配置规则.从行政程序及行政诉讼程序两个领域对这一规则的适用予以考量是科学认识并掌握其运行机制的最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公正与效率司法改革价值目标实现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现行行政诉讼立法对这一制度的规定显得简单、原则,可操作性差,确有完善之必要。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务的层面,对举证责任涉及的主要问题作一思辨和探析。举证责任的概念及特征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概念理论上源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明确其概念是研究举证责任规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和出发点,但行政诉讼立法并未对举证责任作出界定表述。通说认为,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指被告行政机关依法负担对其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证…  相似文献   

3.
举证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贯穿于民事诉讼活动的全过程。我国民事诉讼法,民事实体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包括举证责任制度作了一些规定,但较为简单、粗浅,操作性不强,不能满足我国民事诉讼实践的需要。本文试就如何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的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理论研究、立法和司法实践参考。一、将#证出任的本质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一规定使人误解为举证责任只是提供证据的责任,将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等…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析刘飞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关于诉讼中应由一方当事人为一定的争议事实提出证据予以证明,否则就可能承担不利后果的问题。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中,普遍确认“谁主张,谁举证”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  相似文献   

5.
举证责任制度,是我国审判方式由超职权型转变为对抗型的一个重要内容,举证责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直接涉及到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和司法公正。本文仅以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比较为切入点,对举证责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与探索。   一、举证责任的概念   举证责任,最早源于古罗马时期,历史发展至今,在采用对抗制审判模式的英美法系一般将举证责任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推进责任 (duty of going forward);二是说服责任 (Persuasiveburen)。推进责任,是指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其诉讼主张构成法律争端,从而值得或应当由法院…  相似文献   

6.
举证责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由行政诉讼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和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从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比较的视角出发,比较了两者对举证责任概念界定、举证责任特点的异同,并着重比较了举证责任的分配上的异同,最后分析了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的大力扶持,我国的法制建设已卓有成效。其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是建设重点。举证责任作为民事诉讼领域和司法实践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来受到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与创新,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我们仍应看到,我国现行的举证责任制度中还存在规定不完善、可操纵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祁向祥  王涛 《法制与社会》2010,(36):128-130
行政诉讼,即俗称的民告官,是解决一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由于行政诉讼的产生,所以在诉讼过程中就存在着举证责任的划分。行政诉讼中的举证与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有着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举证不仅是当事人的一项权利,更是当事人的一种负担与义务。如果举证不能,当事人就必须承担应付的法律后果。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以及需要承担的诉讼风险,进一步会对诉讼的公平性以及司法的正义性产生较大影响。由于我国法律存在的固有缺点、立法技术的不完善等等,导致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与完善。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分析与探讨,对于合理、公平分配诉讼举证责任,进一步实现诉讼目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制度,引起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问题。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作为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这两个性质不同的诉讼并存,由于我国诉讼立法技术和操作层面的先天不足及司法层面的界定争议,导致其在诉讼关系、程序、原则等诸方面与行政诉讼发生冲突。如何协调这些冲突,保证诉讼法律部门的内部和谐,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当人诉讼胜败的关键所在。举证责任是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应当提出证据以证明的责任,保障了当事人双方的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对民事诉讼举证责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以纵、横比较的方法界定了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概念;论证了举证责任在诉讼过程中的不可转移性;提出了以法律要件分类说指导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以及采用实体法为主承载举证责任分配规范立法体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担原则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担原则的再思考●刘晓英证据制度素来被理论界比作民事诉讼制度的脊梁。而举证责任又是证据制度的核心。举证责任的分担问题更是举证责任的核心。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虽然规定了举证责任分担原则,但由于立法时之主客观原因,该原则过于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举证责任的含义,分配规则,完善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规范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健全相关立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举证责任 ,亦称证明责任。德国著名诉讼法学家罗森贝克指出证明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的脊梁”1,足见举证责任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民事诉讼中 ,举证责任究竟由哪一方当事人负担 ,这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哪一方当事人需要付出更多举证努力和诉讼代价的问题 ,而且将直接影响到当事人诉讼的成败 ,影响到当事人对我国诉讼制度的信任度以及诉讼的进程 ,甚至威胁到判决能否顺利执行等等。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对举证责任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弹性较大 ,可操作性不强 ,因而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大的任意性。如关于举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举证责任的基础概念、一般理论及目前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对这些概念理论的接受状况或程度,在此基础上展示举证责任倒置和减轻在我国民事立法上及司法实务运作中的种种形态。本文不强调定义的精确和理论的新颖,而着力于尽可能紧扣我国民事审判实务的具体场境,去尝试系统地整理相关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与别的诉讼证据制度的主要差别集中表现在举证责任制度上。如何设定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使之成为确定行政诉讼的胜诉和败诉的规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与刑事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主要差别集中表现在举证责任制度上。如何设定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使之成为确定行政诉讼的胜诉和败诉的规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举证责任的分配及其价值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一个颇多争议的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采用被告负举证责任说,但规定得过于原则,在审判实践中难以掌握。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举证责任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采用由被告负举证责任说,兼采合理分担说,…  相似文献   

19.
王亚新 《证据科学》2014,(1):120-127
本文考察了举证责任的基础概念、一般理论及目前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对这些概念理论的接受状况或程度,在此基础上展示举证责任倒置和减轻在我国民事立法上及司法实务运作中的种种形态。本文不强调定义的精确和理论的新颖,而着力于尽可能紧扣我国民事审判实务的具体场境,去尝试系统地整理相关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比较研究王向群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是指行政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关于行政诉讼的证据的条件、种类、收集、调取、鉴定、保全、举证责任及审查运用等有关规范的总和。①是行政诉讼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法系的所有诉讼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