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1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的法律体系是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构成。至2011年2月份,包括现行宪法在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9件,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超过690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超过8600件,形成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既有宪法和法律,又有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个部门制定部门规章,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由于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鼓励地方人大在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促  相似文献   

3.
沈寿文 《北方法学》2013,(3):133-145
从法律文本和立宪意图分析,全国人大只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弥补全国人大立法不足是现行《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立法权的首要目标,而防范全国人大常委会侵夺全国人大立法权则是其附带的要求,这二者之间并非平行的目标关系;"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的划分,正是这种附带要求的产物。实践中,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限的错位以及两种不同的"法律"在效力上的混同,根源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大与其常委会之间权力关系在制度层面与实践层面存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有关基本法律及其修改权的现有研究,乃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为关注重点,但全国人大的基本法律修改权同样不应忽视。作为国家立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修改权在“五四宪法”中由全国人大独享。鉴于全国人大存在的一些客观情况,“八二宪法”决定由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共享基本法律修改权。《宪法》和《立法法》有关国家立法权的规定,构成全国人大基本法律修改权的概括依据;某些特定法律中的“修改权条款”,则为全国人大行使基本法律修改权提供了具体依据。在既往的实践中,全国人大修改的基本法律主要是“宪法相关法”。虽然全国人大基本法律修改权的行使频次不高,且呈现出下降趋势,但由全国人大进行的修改通常是较大幅度的修改。为确保全国人大更好地依宪行使基本法律修改权,既需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基本法律修改问题上保持谦抑,亦应划定全国人大专属的基本法律修改事项,还要提高全国人大修改基本法律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这里所指的实体法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法律、法规.1.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等由全国人大制定、修改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带根本性、全面性关系的基本法律;2.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的关于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关系的法律.如商标法、环境保护法等;3.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性法规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4.国家政策、指令性计划.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不断搞活,适用民事制裁时,切应注意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防止出现对不该制裁的行为进行了制裁,这样会妨碍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我在国外讲学时,一些外国同行学者专家问我:你们的宪法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国家的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同时又规定由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如果全国人大和它的常委会发生错误,制定出违反宪法的法律,如何纠正?言外之意是我国国家权力的运用,不如西方国家采取三权分立制那样优越。1986年许崇德教授和我合写的《分权学说》小册子问世以后,国内也有同行专家学者评论这本小书,说它联系中国实际认定中国不能实行三权分立的观点太保守。但我仍然坚持崇德教授和我原来的观点。下面再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7.
关于立法解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解释是立法机关对法律规范的内容及其概念、术语所作的解答和说明。立法解释和所解释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的法德效力,是我国法律的渊源之一。在我国,立法解释有广狭之别。广义的立法解释。是指有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国家机关本身所作的解释,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自己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解释、有权制定行政法规或规章的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对自己颁布的行政法规或规章的解释等。狭义的立法解释,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所作的解释。本文仅从狭义的角度对立法解释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和监督法,需要向人大报备并接受审查的规范性文件是指除宪法和法律之外的以下两类文件:一类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这些都是我国法的渊源,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称为立法性规范性文件;一类是其他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司法解释等,称为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如何规范年节及纪念日放假,笔者认为,应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规章制度来解决春节、清明、中秋、劳动节、国庆节等传统及重要节假日的立法,无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来立法规定重要节日的放假. 一是有明确的法定职权.宪法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二十一项职权,主要概括为:立法权、解释修改法律权、监督权、决定权、撤销权、任免权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02,(9):39-39
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需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有关法律进行了修改,国务院对行政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根据修改和清理的结果,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汇编》一书。本书收集了1949-2002年现行有效的全部法律行政法规760余件,分七类及若干小类,每一类又分为法律和行政法规两个效力等级。本书由全国人大法工委审定,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相似文献   

11.
从1979年到2000年12月底的20多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从中央层次立法来看,除现行宪法和三个宪法修正案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71个、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15个,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871个。从总体上看,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可以说,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与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已经大体具备,为建立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坚实的基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982年12月,  相似文献   

12.
自现行《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有诸多基本法律的修改实践。以刑法修正案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之行使存在诸多“失范”的问题:现有的九部刑法修正案已经难以用“部分补充和修改”来定义,以及刑法修正案当中的诸多内容致使刑法基本原则的实现程度降低。基本法律修改权行使的此般“失范”问题,乃是立法在促成民主与效率价值时出现偏颇所致。故而,欲使此项权力行使由“失范”回归“规范”,亦须在立法民主与立法效率之间寻得平衡,即将基本法律作一类型化,对于偏重立法民主的部门法律,其制定与修改皆只能由全国人大为之;对于偏重立法效率的部门法律,则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3.
对全国人大专属立法权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法是规范立法活动的基本法。其中 ,科学、合理地划分各个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范围 ,是立法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宪法的规定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的 ,又是分层的。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 ,制定行政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这种立法体制下 ,划分立法权限 ,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一是要划分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 ,其中主要是全国人大与国务院的立法权限 ;二是划…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制定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是国务院的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收归国务院这一职权没有实际意义. 立法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宪法第89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一、情况与问题 新宪法施行以来,宪法实施保障问题受到了一定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立法(广义上而言)方面,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严格依照宪法规定的职权,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法律及对某些基本法律作的补充与修改;制定了法律;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内容繁多的地方性法规。所有这些,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  相似文献   

16.
地方性法规具有以下特点: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是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据的,是从属于宪法和法律的;地方性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法律效力低于国家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本地区内具有法律效力,违反地方性法规的单位或个人要受到行政制裁或法律制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停止和撤销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大体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7.
国防立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及其被授权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军事机关制定国防法律、国防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它既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国防基本法律和国防法律,也包括国务院单独或与中央军委联合制定的国防行政法规,还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单独或与中央军委各总部、国防科工委联合制定的国防行政规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制定颁布了如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一系列的国防法律和国舫行政法规。为适应加  相似文献   

18.
经一九八六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最后一次修改的《地方组织法》第七条第二款和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下统称“较大市“)的人大或其他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以下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家立法工作、特别是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我国法学界对我国立法体制、法律体系等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普遍认为,近十年来,中国立法体制在朝着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多次迈进。1982年宪法及1982年和1986年两次修改的地方组织法原则上确定了国家立法权、行政法规制定权、地方性法规制定权、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权的划分、归属及其相互关系,并把地方性法规制定权逐  相似文献   

20.
1、什么叫电话初装费、电话月租费、通话费,其真实的含义? 2、电话初装费和电话月租费以及通话费三者之间的关系? 3、电信部门向电话用户收取电话初装费和电话月租费的行业法规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哪一条款法律规定的? 4、行业法规能与国家法律等同吗? 5、行业法规要不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如果违反国家法律的话,行业法规是不是有法律效力? 6、电话用户所交的电话初装费和电话月租费是否人民财产? 7、国家哪一条法律允许把老百姓的钱无偿地成为行业和部门的固定资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人民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那么电话用户的电话初装费和电话月租费该不该受到国家宪法的保护,人民的财产允不允许受到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