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无产阶级的"革命"主要指"社会革命"。因此,将革命等同或局限于暴力夺权的政治革命是严重误读,并成为大多数相关错误观念的立论基础。本文就"革命与暴力"、"革命与执政"、"革命与改革"三对概念进行了辨析,以此来澄清当前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一些模糊认识。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观来看,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干的是革命,执政和改革时期所从事的同样是革命。因此,新时期仍然必须保持革命的理想、作风和精神,为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而接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新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着力解决了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新课题。一方面,邓小平一以贯之地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他又结合新的形势,在如何正确发挥革命精神的激励作用、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革命精神对培育"四有"新人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重要的创新发展。邓小平的革命精神观充分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为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党的革命精神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3.
华北抗日根据地史研究是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革命史"研究路径的兴起,华北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视角明显转化,研究视野大为拓展,在革命事件、革命动员、革命政策、革命组织、革命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意义上的突破与创新。当然,对于"新革命史"研究路径的关注与认可,并不是要完全否定传统革命史的研究,"新革命史"研究路径与传统革命史研究路径也并不是一种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它们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关系。"新革命史"研究路径一定能够将华北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研究层次,也一定能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自我革命具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首先自我革命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其次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再次自我革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自我革命是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有力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有效路径,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命力的力量之基。推进自我革命进而实现长期执政的逻辑进路在于:从意识自觉上,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省的修养方式;从自我革命主体上,需要培养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从自我革命的对象上,需要客观认识并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短板和问题。自我革命贯穿于党的建设过程的始终,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知识分子以救国初衷引入马克思主义,由此形成"天然"的精英立场。农民以其国民主要组成部分和人多力量大的逻辑为革命所需,并与工人合而为一成为阶级革命的主要动力。随着建立民主联合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这一要求出现,农民阶级地位逐渐清晰并成为联合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阀和帝国主义随之成为农民革命的基本目标。在共产国际反对地主的一贯要求和进行土地革命的政策指导下,中共逐渐对农民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在农民革命问题上提出了反对地主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土地革命的基本路径、形成了耕地农有的基本目标,初步完成了农民革命的理论建构,在革命话语中也实现了由革命需要农民到农民需要革命的逻辑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出现于先秦文献的"革命"一词,晚清一度风靡社会。清政府通缉"革命党",邹容写《革命军》,孙文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都曾在社会掀起波澜。正是借助于这些重大事件,人们弄懂了这个时髦名词的内涵,那就是"除旧布新"。那时,"民主""共和"之风正席卷全球。革命的兴起,既代表中华民族的觉醒,也承载着全社会对民族未来的美好向往。但是从混沌到清朗,有一个过程。最初的有志于革命之人,在深深的时光隧道中穿越,对"洞"外的景观憧憬多于明了,或者说尚未设计周全。他  相似文献   

7.
胶东地区既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又是中国革命老根据地,胶东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丰富的物资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崇高的群众觉悟,成为全国革命的后方基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深入认识"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革命",需要以多重革命观视角树立整体性的改革开放革命论观点:从历史维度看,政治革命为改革开放确立了根本制度前提;从思想维度看,思想革命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认识论基础;从实践维度看,社会革命是改革开放的实质内容和目的;从主体维度看,党的自我革命则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关键政治保证。基于这四重认识维度,深刻把握改革开放的"革命"性质,既要认清改革开放的社会革命性质,还要认清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对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价值,更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进程。  相似文献   

9.
为扩大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即利用五月份众多的革命纪念日开展宣传活动。随着革命重心的转移和工作中心的转变,这一特定的"革命纪念月"因能有效地满足革命动员的需要而逐渐成为共产党进行战争动员的重要载体,"红五月运动"由此而兴起,并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群众性运动之一。这一运动的广泛开展,不仅满足了共产党在残酷战争环境下动员的现实需要,而且对中国革命发展也有一定推动作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运作模式也为我们当代的社会动员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陕西关中地区中共革命的兴起,与渭河两岸中心区城市功能分化密切相关。渭北在经济、文化上分割了西安的部分功能,而军事割据更增加了渭北对省城的独立性。加之返乡知识分子借助报刊、学校、社团形成的关系网络传播革命思想,渭河两岸的革命运动得以兴起。早期西安、渭南、华县、三原的团组织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随着“驱吴”运动中西安团组织渡渭河北上、与渭北青年运动合流,以及京、沪党组织代表对渭河两岸团组织的改造,一种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列宁主义政党成为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1.
"列宁符号"是指中共运用列宁名字、肖像、忌日等象征来对一些具有重要革命意义的时间、空间、生活物品等进行建构装点的政治符号产品。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借助"列宁符号"的时间建构与传播,树立中国革命形象、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进行中国革命动员;借助"列宁符号"的空间建构与传播,推进中共革命社会化、进行中共革命教育、传播中共革命理念;借助"列宁符号"的生活建构与传播,传播中共革命象征、促进中共革命认同、传播中共革命信仰。通过革命领袖进行革命符号装点的做法,使得中共革命成果马克思主义化,借助"列宁符号"时间化、空间化、生活化的物质载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今后中共政治符号建设提供了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这种影响的表现是不同的,但总体上是逐步深入和全面,并成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创新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林新军 《世纪桥》2010,(3):42-44
孙中山把教育和革命实践结合了起来,提出了"教便是宣传"、"非学问无以建设"等观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拓展了20世纪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内涵,形成了鲜明的"革命教育观"。孙中山所做的一切包括他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索,都是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革命教育观,亦因此成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当前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革命教育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革命爆发前后的社会生计危机,是促成中共革命扩散的重要社会经济背景。这种危机既源自民国初期南北战乱所激化的财政和金融危机,以及传统产业及其相关行业在现代工商业竞争下的市场生存危机,又显现了革命运动纵深演化的内在趋势和城乡经济关系链条断裂后民众日常生计的窘迫反应。遍及城乡、引发恐慌的社会生计危机,特别是刺激人类原始本能的粮食危机,实际上要比农村社会的地权集中和租佃制度,更易造就革命传播的即时性心理氛围。适当跳出"土地革命"的惯性思维,从近代以来乡村与城市、农民与市场的密切联系,考察中共革命兴起和演变的复杂过程,是研究中共革命史不可缺少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伟大自我革命为伟大社会革命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伟大社会革命为伟大自我革命提供广阔舞台。共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是新时代新征程新实践的显著特征,必须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在持续推进"两个伟大革命"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理论建设》2021,37(3)
革命是承载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革命内涵在中西语境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认知与理解,但基于不同的时空与实践,它也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阶级"与"民族"为核心的革命内涵的历史性生成;以"改革开放"为内核对革命内涵的现实性转换;"两个伟大革命"的提出对革命内涵的时代性丰富。中国共产党革命内涵的不断丰富既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也得益于对唯物史观一般规律的坚守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世纪一位最独特的政治思想家,阿伦特对革命的关注源自她对于政治自由和公共领域的价值关怀.阿伦特认为,革命的唯一正当目标是自由,以此为标准,法国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美国革命则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同样以此为标准,阿伦特认为,美国革命后确立的代议制却终结了它的"成功";为了在后革命的时代确保政治自由不坠落,阿伦特提出了颇具乌托邦色彩的"委员会"制度.  相似文献   

18.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主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由于所有的经济部门的发展都依赖于知识的增长,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场新兴的教育革命,正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兴起而在世界各国迅速兴起。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要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形成高效运  相似文献   

19.
<正>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陕西省委和陕甘边特委领导,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人民,历经艰难曲折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根据地。它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后于1935年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统一为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论述,鲜明表达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把握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辩证关系,要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相互关系、宏大目标和曲折道路的矛盾关系,勇于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推进社会革命。在新时代,我们党要肩负新使命、解决新矛盾、破解新难题、化解新风险、迎接新挑战,迫切需要以自我革命精神开启以"爬坡过坎闯关"为本质特征的新的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