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月回眸     
亚军 7月11日,中国女足获得世界杯比赛亚军之后,中国的球迷及全体国人依然兴奋。包括国家主席江泽民都为女足队员们的拼博精神所感动。在所有中国人看来,似乎在比赛中取得第一、第二名并不是最为主要的,关键是这种精神,这种能使所有中国人振奋、敬佩的精神。这种精神倘若存在于男足、存在于整个体育界,存在于中国的各行各业及全体国民心中,中国何愁不强大。国人当自强啊!  相似文献   

2.
肖霞 《法治纵横》2011,(24):23-24
凌华坤的事迹引发了广泛关注。大量网友对他的见义勇为之举表达了敬佩和支持,并为他不会被追究刑责而庆幸。  相似文献   

3.
秦金俐 《法治纵横》2013,(17):55-57
“毒眼”绰号的由来 姚勇的眼睛,看来很平常,和大家没什么两样,就是明亮而已。可有些人很害怕,也有些人很敬佩。害怕的人说,姚勇有双“毒眼”,要躲着他走,一旦被他碰上,准没好事。敬佩的人说,姚勇的“毒眼”谁也学不来,是地道的绝活,真功夫。于是,“毒眼”就成了姚勇的绰号。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以更加理性的姿态来看待法治中的职责与使命,校正那些不符合法治和政治文明要义但又习以为常、根深蒂固的表扬和敬佩.政府把责任坚守得更忠诚,更富功效,不那么令人生畏,面对表扬不沾沾自喜;人们把执行基本职责的人看得更平常,不必动辄挂锦旗,表敬佩,甚至感恩戴德.倘若如此,南漳县"未通过"事件就不会引发那么多不正常的"敬佩".  相似文献   

5.
苏静 《江淮法治》2013,(22):22-22
当我和村民把毒狗贼追瘫在地上时。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回想起抓捕毒狗贼的过程,我打心眼里感谢和敬佩这些质朴的村民。  相似文献   

6.
在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埋头苦干大抵是最让人称道的了.人们赞美所谓的“老黄牛精神”其实就是赞美这种埋头苦干的精神,而对那些“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智者,却怎么也赞美不起来,这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7.
刘建明 《政府法制》2012,(30):39-39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他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活动家。在长达40多年的官宦生涯中。他勤政务实、廉洁奉公、政绩突出、颇有政声,其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堪称为官者楷模。  相似文献   

8.
魏龙元 《江淮法治》2008,(16):42-43
关于贞洁和生命孰轻孰重这是一个很旧的话题了.可用自己身子去保全一个刚成年的女孩的贞洁,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本人主人公的故事令人深省。  相似文献   

9.
阿计 《中国律师》2008,(4):43-43
2007年年底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程序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已成为全社会热议的焦点。2007年以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关涉劳动者权益的法律相继诞生。而在年底浮出水面的社会保险法草案.既是有“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年”之称的2007年的收官之作,又是社会保障法制的开山之作。这种不断向民生倾斜的立法努力。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为过。这也是很多人对社会保险法寄予厚望的原因所在。问题是,除了各种具体的制度设计,社保立法最应确立怎样的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她以慈母的情感和胸怀,无私地接纳了一颗颗扭曲的心,她用火一般的热情温暖了一颗颗冷却的心。她自来到江苏省南通市唐闸街道疏航桥社区担任调委会副主任的8年中,这个社区的15名帮教对象没有一个重新走上犯罪道路,社区保持了安定、和谐。她被群众所敬佩、赞扬。她的名字叫王淑兰。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思想极为深刻,意义十分重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表。这一论断既是对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的科学总结,又是对新时期文化建设走势的深刻昭示,更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决定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江泽…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是很微小的,但他们又是一个极富有思想和创造性的群体。从广泛的意义来看,这种思想和创造能力,正是一种高尚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小非 《法庭内外》2010,(12):29-31
上好的地段、豪华的会议厅、漂亮的前台小姐,并且有专人转接电话、收发信件……这些硬件和软件让公司"派头"十足,呈现出光环和实力。近来,一种名为提供商务服务的"虚拟办公室"在国内多个城市悄然兴起,这种新型的行业模式受到了商家的热捧。那么,这种"虚拟办公室"究竟是以何种形式呈现于市场,又是什么样的公司呢,它的存在及服务行为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14.
周琦 《法制与社会》2012,(13):251-252
志愿精神体现了“应当”的善,体现了个体伦理上的自觉和自由意志选择,志愿服务活动的立法是志愿精神的契约保障.志愿精神体现了一种“应当”的善,志愿精神也只有通过这种“应当”的德性权威来建立起自身的权威,为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提供德性上合理的“理由”,并向外界表达这种“理由”,来能构建一个人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世界,才能为每个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体建立心灵的内应和道德的准则,志愿精神的“应当”也体现了一种个体的善的意志和自觉选择.而对于志愿服务活动而言,在个体的理性选择之外,还需要外部的法律法规的约束,这也是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的顺利的开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日益富足,许多农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农民“精神增收”便成了很迫切的事。当前在农村,仍然存在一些赌博、封建迷信、违法犯罪等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业余时间精神生活匮乏所致。  相似文献   

16.
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的根本性质,对公共性的理解有助于指导公共行政的实践。服务行政将成为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而宪法精神给理解服务行政的公共性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通过宪法精神可以对服务行政的公共性做出深刻的阐释,而这种公共性体现在行政权力的人本化和行政人员的伦理化上。  相似文献   

17.
民法典的"本土化"既是一国私法法制的起点和核心,又是其私法法制的目标和归宿,脱离了"本土"的民法典因为背离法律人的习惯思维理路、脱离社会生产生活背景、丧失民众基础和精神皈依、缺乏历史文化传统哲学理论及伦理道德的支撑而使其法制效力受到影响,不利于民法精神的彰显和私法价值的实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与政治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虽然我国非法制传统相对保守,法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相对成熟,但这些并不能成为我国法制建设钟情于它山之石的借口,"本土化"是法典建设的法制公理。  相似文献   

18.
快哉风 《政府法制》2010,(20):14-14
芬兰人"抠门"、"较真",这是许多新闻界同行对芬兰人的共同印象。但芬兰人"抠"得让人敬佩、"较"得让人服气。 因工作关系,两次去过芬兰。地处北欧的芬兰素有"千岛之国"、"千湖之国"的美誉。境内湖泊与森林交相辉映,风光令人陶醉。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连续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张仲礼领衔提交61个议案"的报道《耄耋老人的报国情》。这61件,是代表议案而不是代表建议,是领衔提交而不是参与联名提交。这两点,着实令笔者深感敬佩、震撼,同时也感受到其中值得学习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一位政法机关领导给学生做法制报告,谈兴正高时,台下学生递上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你刚才把酗酒的“酗”念错了,此字念xù(音序),不念xiōng(音兄)。那位领导看后一怔,报告结束时,他打开字条说:“刚才我讲话时,把‘酗’字念错了,有位同学给我写了张字条,指出了这一错误。事情虽小,但我非常感谢他。这个字我念了几十年,可没人给我指出过错误。这位同学是我的‘一字师’!”话音刚落,激起了满场掌声。无疑,这位领导非但没因念错字丢面子,反以他敢于接受批评,知错必纠的勇气赢得了人们的敬佩。而那位同学敢于指错的精神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