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大片《集结号》在全国影院上映后,立即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近3亿元票房收入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又一个神话,同时也传出了不和谐音。首先该剧作为一部商业影视大片却先后登上了拥有亿万观众的央视王牌栏目《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是做广告,还是商业炒作?"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质疑。几乎就在同时,红网、新浪、搜狐、CCTV、网易、腾讯、香港凤凰卫视等国内外100多家网站以新闻形式开始关注这个帖子引出的"涉嫌抄袭"。《集结号》主题曲涉嫌抄袭,拍摄手法涉嫌抄袭韩国影片《太极旗飘扬》和西方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一篇题为《冯小刚〈集结号〉涉嫌抄袭张闻宇文章》的帖子也广为流传,称《集结号》剧情涉嫌抄袭张闻宇的作品《老八路的神秘档案》。1月22日,一个家住山东淄博的写手以"确认电影《集结号》侵犯著作权并公开赔礼道歉"为由将电影《集结号》的制片人王中磊、导演冯小刚、编剧刘恒以及曾经参与热播该剧的淄博全球通电影城推上了被告席——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18日,冯小刚新作《集结号》在北京工人体育馆首映,上万名观众同时感受了冯小刚带给人们的感动、真诚和震撼。10年前的那个冬天,有一位导演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划出了一个特殊的档期,专拍贺岁片,第一部名叫《甲方乙方》。从那以后,每到岁末,他就要和喜爱他的观众"不见不散",没想到十年下来,还"没完没了"了。渐渐地,观众把他当成了"大腕",  相似文献   

3.
超级缥缈     
橙子 《法治纵横》2011,(11):1-1
其实咱中国有许多不乏想象之人、之事,一旦发挥盖世无双。冯小刚的电影《大腕》就通过中国人策划的一场葬礼惊艳了美国导演。电影情节似乎表明,只有中国人才有可能把葬礼搞得如此热闹和创意非凡。  相似文献   

4.
走出畸爱     
薛晨 《江淮法治》2009,(2):60-60
近日公映的由冯小刚导演、葛优和舒淇主演的贺岁片《非诚勿扰》,大牌明星压阵、冯式喜剧色彩,让观众在笑声中得到了放松和精神享受。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成功拍拖”,显示了爱情是如此美好,难怪这个情节并不复杂的电影居然赢得了3亿多元的票房。  相似文献   

5.
《一代廉吏于成龙》这部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收视率创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剧收视新高。我也看了这部电视剧。一部电视剧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说到底,就在于它反映了从古到今人们对为官者以民为本、造福于民的急切期盼和对反腐倡廉、惩恶扬善的共同需求。感谢编剧、导演、演员和其他有关同志创作并推出这样好的文艺作品。 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历史事实创作的。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历史人物。据《清史稿》记载,此人被康熙称为“天下廉吏第一”。在于成龙身上,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清正廉洁,自甘淡泊;…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各大院线票房一路飘红的《功夫熊猫》可谓老少皆宜。新入职场的诸位注意了,这部片也是为你准备的办公室神速上位秘笈。近日在各大院线票房一路飘红的《功夫熊猫》可谓老少皆宜。新入职场的诸位注意了,这部片也是为你准备的办公室神速上位秘笈。初出茅庐的你,怎样让自己不同反响、一  相似文献   

7.
萧妍 《法人》2014,(3):78-80
正与以往不同的是,2013年岁末时分《私人订制》火热上映,并未续写冯氏幽默的辉煌。影评人犀利的点评之语令性情中人冯小刚按捺不住内心的不平,通过微博将对影评人的不满一吐为快。由此,冯小刚引燃了电影导演与影评人两大阵营的纷争。火药味十足的争论似乎热过人们对影片《私人订制》的期许。电影评论需要尊重创作的艰辛而给予善意的分析批评,出发点不在于哗众取宠,而是审美分析。2013年岁末,被誉为中国"贺岁片之父"的冯小刚携新作《私人订制》重新回归贺  相似文献   

8.
口袋 《方圆》2020,(2):72-73
和海报上展现的温情不同,《婚姻故事》这部电影讲的并不是婚姻的美好。套用豆瓣网友的话说,这是“一场漫长、烦琐、时而撕得很难看时而又充满温情的美国式离婚”。我看完之后最直接的感受是:离婚不可怕,可怕的是爱情尚存,婚姻却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9.
由于自己对剧本的修改意见未能得到编剧和导演的采纳,以及情绪临时受到影响,在电影《芬妮的微笑》新闻发布会上,演员王志文公开表达了对自己主演的这部影片的不满意,称该片在莫斯科获奖是莫斯科人瞎了眼睛。此举被圈内一些人视为违反了“行规”,被《芬妮》编剧兼制片人判定为“  相似文献   

10.
张苗 《检察风云》2023,(6):60-61
<正>近日,国漫电影《八戒之天蓬下界》曝光的一组空境剧照吸人眼球。剧照中笔直高耸的山峰像宝剑一样直插云海,群山层峦叠嶂勾勒出一幅仙气飘飘的山水画卷,取材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天蓬下界》让人不禁感叹八戒这次“下界”原来是下到了仙境张家界。对此,不少国漫爱好者的讨论再次火上热搜,诸如“中国动画已经崛起”的赞叹纷至沓来。“中国动画已经崛起。”这一说法在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部国产动漫作品上映时开始流行,电影最终斩获了连出品方都没想到的近10亿元票房。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或者说它的思想主题究竟是什么,自来的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就有不尽相同的评说,最早论及这部小说的是吴敬梓友人程晋芳,他在吴敬梓身后所写的《文木先生传》中说这部小说“穷极文士情态”;在《怀人诗》中亦说:“《外  相似文献   

12.
萧妍 《法人》2014,(6):78-81
正2014年5月16日在全国上映的电影《归来》,可谓是张艺谋时隔多年后回归文艺风格外的一部影片,其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10余天的光景,《归来》斩获超2亿元的票房。只是,影片《归来》只截取了该部书籍最后50页的内容,并引发了人们关于时代、爱情、亲情的讨论,成为网络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3.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09,(18):35-37
取材自蒲松龄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同名小说的电影《画皮》,自2008年9月26日上映后,仅19天便冲过2亿元大关,成为中国内地有票房统计以来,第六部突破2亿元票房的国产大片,也成为有史以来国庆档上映的最高票房的影片。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有网帖爆料,2015年10月31日凌晨,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景陵妃园寝被盗.2016年1月12日,当地多部门证实确有盗墓案件发生.据知情人透露,当晚有保安发现陵墓被盗,随后警方赶到,目前被盗文物已被追回. 图中陵园的残雪,彰显其冷清与萧索.盗墓从来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只不过最近几部影视剧把中国的盗墓文化点燃了.饱受争议的《九层妖塔》赚了6亿元票房,这部“灯迷”很不满意的《鬼吹灯》改编作品让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那部口碑更好的《寻龙诀》则大赚了16亿元票房.这些影视作品火热的背后是超级IP的火热,而超级IP背后则是干百年来墓葬和盗墓的攻防战.  相似文献   

15.
冯小刚的贺岁电影一直都让人开怀大笑,并屡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开心的谈资,《手机》也不例外。影片中狸叔那句耳熟能详的“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让人在欢笑中反思。这句话是日前3G专利谈判受阻的最好注脚了。3G可谓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围绕3G牌照应否尽快发放,学界和业界展开了大讨论。那么什么是3G?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  相似文献   

16.
最后的说法     
作家韩少功写了一部叫做《马桥词典》的小说,评论家张颐武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声称这部小说和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小说《哈扎尔词典》有某种类似之处,韩则否认这种说法;不久前,韩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张侵犯了他的名誉权——这就是前一段传得沸沸扬扬的“马桥事件”或“马桥案”。 读者应该看得出我在这段简短的描述里字斟句酌的努力。这样做的苦衷很  相似文献   

17.
《人民检察》1994年第8期上刊登的(走出李汝珍的预言)一文,说李汝珍是一位预言家,《镜花缘》中有女儿园、大封国、无肠国的预言。找来《镜花缘》仔细拜读,发现其中还有一个“两面国”的预言,这对于我们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也不无启迪。“两面国”中的“两面人”,个个头戴“浩然巾”,把脑后这住。正面看和颜悦色,可亲可爱,但徐起“浩然巾”一看,顿令你心惊肉跳,原来后面藏着一张恶脸,满是横肉,杀气腾腾。请君试想,在你我周围不是也有这样的“两面人”吗?他们表面谈惶城恐,为人师表,及至他们东窗事发,善良的人们还以为冤枉了…  相似文献   

18.
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秋菊打官司》肖像权案”,近日终于有了结果:经北京市中级人民住院调用,被告方该影片摄制单位给付原告贾桂花3500元.一审败诉的贾桂花已经撤回上诉.本案的缘起是影片《秋菊打官司z在拍摄期间,使用实景拍摄手段,将陕西宝鸡女工贾桂花“偷拍入镜”。在这部曾获国际大奖的影片中,贾桂花正面肖像占银幕1/2强,定格特写近4秒钟.1993年底.贸一纸诉状递到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状告该片摄制单位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侵犯其肖像权。一年之后,一审判决原告败诉,原告不服,随即上诉至北京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委托代理…  相似文献   

19.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霍姆斯大法官的名言在网络时代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再也没有什么领域像网络这样,每秒钟都在实践着创新,从商业模式,到竞争策略,到消费行为。而这必然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这部“前网络时代”的竞争法提出了诸多的挑战,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名人电话曝光”危害凸现 “这哪里是手机?这是手雷!手雷!!”这是一年前笔者看电影《手机》记得主角张国立(费墨)用纯正的四川话道出的一句经典台词。冯小刚那时或许是借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人物语言半开玩笑说的一句话,但这句话到今天就成了切实的预言:今年6月2日,一份长达万余字,囊括了600多位内地艺人电话的帖子出现在某论坛并立刻成为网上热点。在之后的两天.该帖迅速地在网上流传。事到如今,这600位名人电话(主要是手机)的威力,已远非600颗手雷所能比拟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