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将劳动关系纳入法治化轨道运行是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对于协调劳动关系重要法律的<工会法>在实施中出现的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的各种误区,以及在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推行中遇到的困惑,从立法和执法的层面进行反思,提出对策,乃是当前劳动关系协调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运》2006,(6):55-55
王贤森在《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6年第1期撰文认为,当前《工会法》实施中暴露的若干问题,已对劳动关系的和谐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之从法律和现实两个层面上进行反思,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乃是当前我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私营企业工会工作进行了分析。文中指出,中国工会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会组织,与企业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伙伴关系。工会在企业中的主要任务,是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针对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工会组织必须认真研究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谋求企业与职工利益共同体的应对策略。一是要进一步加大私营企业中《工会法》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私营业主和职工对工会的性质、地位、作用、权利、义务的认识,把工会组建的行动变为企业职工和私营业主的迫切需要。二是要加快私营企业工会组建和规范化建设的步伐,在所有用工单位及时组建工会,并且严格按《工会法》的规定配备工会干部,开展工会活动。三是要努力促进机制建设,把工会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私营企业工会必须牢牢抓住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与调处劳动纠纷等重点,健全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用制度来约束企业与个人的行为。四是要加大对《工会法》、《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力度。五是私营企业工会敢于和善于维权,切实增强工会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工会角色定位法律问题探讨--兼评我国现行工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会法对工会的本质属性已作了概括,但是现代企业三权中对劳权的漠视、劳资关系的恶化构成了修改《工会法》的现实动因.工会法的修改过程是人们对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思索过程.工会在政府、企业面前处于弱势地位,而工会角色的市场化转变要求强化其法律地位,完善其职能,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的维权者.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动顺义区各类企业参与"和谐劳动关系诚信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诚信工业园区"的创建活动,切实发挥工会在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依照《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共谋企业发展,促进顺义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顺义区总工会、顺义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顺义区企业联合会、顺义区工商业联合会联合下发了《顺义区企业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办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大量建立 ,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这些非公有制企业中 ,一方面劳动关系比较复杂、矛盾较多 ;另一方面工会组建率比较低 ,工会组建存在较大阻力。据统计 ,截至 2 0 0 0年底 ,全国共有 1 0 3亿工会会员 ,仅占全国职工总数的一半左右 ,仍有 1亿多职工没有组织到工会中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 ,最为重要的是修改前的《工会法》对组建工会无强制性的法律保障 ,对阻挠、限制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违法行为 ,没有相应的制裁措施 …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党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劳动关系的协调对我国《工会法》的贯彻实施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突出表现为:如何从立法和执法的层面上探索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会的组织基础和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已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已于2001年10月27日颁布施行。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工会法》,并提出如下要求:一、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的重要性把它作为当前工会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来抓《工会法》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基本法律。修改后的《工会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我国经济关系、劳动关…  相似文献   

9.
工会组织调解劳动关系的对策高枫工会在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上要从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加大《劳动法》、《企业法》、《工会法》的宣传力度。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工会阵地优势,大张旗鼓地宣传《劳动法》、《企业法》、《工会法》及其它国家法律。使广...  相似文献   

10.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制度作为社会劳动法律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维护职工切身利益以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制度的构建尽管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组织体系不成熟以及有效监督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以及和谐劳动关系构建都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法治思维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完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组织建设,创新其监督机制和工作方式是当前工会加强劳动法律监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加快私营企业组建工会的步伐●上海市宝山区总工会上海市宝山区已注册私营企业2100家,注册资金达15亿元,从业人员近2.89万人。为贯彻《劳动法》、《工会法》,切实维护私营企业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强私营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便...  相似文献   

12.
加强领导做好私营企业工会工作张印田加强私营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是贯彻《劳动法》、《工会法》,切实维护私营企业广大员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客观要求。从这一认识出发,去年以来,在东城区区委和北京市总工会领导下,区...  相似文献   

13.
新《工会法》经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992年4月3日颁布实施了,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国亿万职工和广大工会工作者满怀兴奋和喜悦的心情,热烈地欢迎新《工会法》的诞生。一、《工会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会法》是国家制定的确定工会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性质与任务、权利与义务和为工会活动提供法律准则和法律保障的重要法律。其内容人体上包括制定《工会法》的宗旨、工会的性质与任务、工会活动的基本原则、工会的建立及  相似文献   

14.
团体劳动关系法的理论课题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团体劳动关系法,是指调整劳动者团体与企业或企业团体之间的劳动关系的法律。在我国,劳动者团体主要指工会,所以我国团体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为"工会在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1〕。团体劳动关系法是指以《工会法》和《劳动关系调整法》为基本构成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这些法律规范具体规定了团体劳动关系的制度构建、运行规范以及相关团体的权利义务。在市场经济下,团体劳动关系的形成并以团体劳动关系法对之予以调整,是市场经济劳动法的一个重要特点。〔2〕  相似文献   

15.
工会将维权工作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维权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而非刻意将其拔高。当前工会维权要紧紧把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重要方针。重点是引导社会消除偏见,不能将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帽子轻易给职工戴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在于引导和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  相似文献   

16.
新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法》、《工会法》的一部重要法规。这一条例的颁布,不仅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加强劳动法律监督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新的法律武器。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虽然规定了执法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但对工会在进行劳动法律监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作了更加具体的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七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从整部《条例》来看,涉及工会…  相似文献   

17.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其基本职责,必须探索建立适合自己的专业法律队伍。当前工会系统应探索建立和完善公职律师制度的方式方法,拓宽和完善工会公职律师队伍的基本途径,对工会公职律师这个专业法律人才群体的使用可采用集中起来建立"准律所"的方式,从四条途径充分发挥公职律师专业作用,重点是通过劳动关系案件"仲裁和诉讼"发现和研究问题,从而在《工会法》《劳动法》的监督执行和集体协商、劳动法律制定的源头参与中发挥好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工作实行监督。”工会要把推动《工伤保障条例》落实作为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切实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把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与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有机结合起来。1.维护职工劳动安全权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护职工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对职工权益最大的维护,也是工会突出维护职能的基本表现。一是要落实《工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9.
面对非公有制经济中日益庞大的职工群体及复杂的劳动关系 ,如何把这些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协调好劳动关系 ,维护非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合法权益 ,成为当前现实而紧迫的工作。而新建企业组建工会难的部分原因就是对一些重要问题缺乏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违反《工会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修改后的《工会法》对阻挠职工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打击报复工会工作人员 ,侵占工会经费、财产 ,妨碍工会依法履行职责以及工会工作人员损害职工和工会权益等行为 ,规定了责任人应负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对《工会法》和党的工运方针政策的落实 ,对职工和工会相关权利的实现 ,将起到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