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案情简介 一九九八年九月一日,X市下岗女工刘某与店面产权人廖某签订了一份店面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廖某将他在X市某繁华路段的一间店面租赁给刘某,租期为五年,租金为每月2900元。刘某在合同签订后,对该店面进行了装修,并于同年十月利用该店面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创办了新潮美容院。  相似文献   

2.
1基本案情2002年2月,刘某与朱某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朱某租赁刘某的房屋生产糖果,月租金3000元。合同履行3个月后,刘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朱某在生产某著名品牌的糖果,刘某即提出要朱某立即搬走,朱某要求刘某宽限几个月。并许诺每月支付5000元租金,刘某同意。4个月后,因他人举报,朱某被抓获。  相似文献   

3.
犯罪嫌疑人刘某于2004年4月28日与吉林某汽车锗运公司签订了运输承包合同书,合同约定刘某被聘为该公司商品运输车司机,承包公司固定的商品运输车,按照公司安排和管理,为公司从事商品车运输,刘某交付风险抵押金3.5万元,合同约定期限为3年,如承包人提前解除合同,公司不返还抵押金,承包人要遵守公司的纪律和要求。后犯罪嫌疑人刘某在承包过程中,感觉不挣钱,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11,(1):57-57
法官: 一个月前,我与刘某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刘某将其所有的一套房屋转让给我。我付清60万元房款后,才得知刘某因借款30万元,早在半年前就已经为该房屋办理他项权证,并抵押给李桌。而刘某在收取了我的房款后,并没有还清李某的借款。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10,(9):57-57
法官:一周前,刘某到我处购买一批农产品,总货款为42000元。合同约定刘某当即付款2000元,余款于两个月内付清,在刘某未付清货款之前,我保留对该批农产品的所有权。可是,由于此前刘某因借他人现金未还,他人曾提起诉讼,法院判令刘某还款后,刘某也没有履行,故农产品刚刚运到刘某处,他人即向法院提出了查封该批农产品的执行中请,法院也作出了查封裁定。请问:法院能否查封我保留所有权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07,(1):57-57
刘某与某人寿保险公司签订了“长泰安康(A)的人身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为刘某丈夫肖某,受益人为刘某;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保险金额为每份1万元,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08,(4):58-59
法官: 2006年7月16日,我租赁刘某的两层楼房用于开办制衣厂,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3年,即自2006年7月16日起至2009年7月17日止。每年6月30日、12月31日各付清当年的上半年、下半年租金。2007年9年,房东刘某突然提出房屋不出租了,理由是开办制衣厂会弄脏墙壁。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07,(12):59-59
法官: 2005年4月,刘某以一栋二层楼房作抵押向同学朱某借款20万元,借期2年,作为开办公司的资金。双方订立抵押合同并到房产部门办理了登记手续。2005年11月,因用作抵押的房屋闲置不用,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08,(8):58-58
肖某的丈夫刘某是作家。最近,他们双方因为感情不和,经过协商后同意离婚。但是,在分割财产时,产生了争议。主要是刘某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已与出版社签下出版合同,这将得到一笔不小的收入。因这部小说是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写并交付出版的,为此,肖某认为即使在离婚后,刘某也要把收益分一半给我。刘某却不答应,议这是还采取得收益的知识产权,在离婚时应当归他个人所有,  相似文献   

10.
《法庭内外》2007,(4):59-59
法官:2006年1月,钟某向刘某售出了大批货物。由于合同约定一切税费由刘某承担,钟某一直未缴纳按规定应缴纳的15600元税款,并且把帐簿收支进行了更改,后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也没有申报。当然,刘某也一直没有代缴。有人认为,钟某向刘某约定税费都由刘某承担,纳税义务是刘某,而非钟某。因而钟某不构成偷税罪。对吗?  相似文献   

11.
2月24日上午,最高法院发布人民法院老年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其中,高某诉刘某、龙某确认合同无效糾纷案系“以房养老”的“套路贷”。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刘某、龙某等人就案涉房屋买卖存在恶意串通。龙某以规避实现抵押权法定程序的方式取得出卖案涉房屋的委托代理权,且滥用代理权与买受人刘某恶意串通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损害了高某的合法利益。故判决确认案涉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刘某协助将案涉房屋变更登记至高某名下。  相似文献   

12.
刘世华 《中国公证》2011,(12):32-32
我国《合同法》第39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对此。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称之为格式合同。应当肯定.尽管在立法体系上没有采用单行法的形式.只是将有关格式合同的规制纳入合同法总则部分“合同的订立”一章中.但格式合同制度是在根据我国国情、广泛参考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制定出来的,从无到有本身就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市场的升温,票务销售代理也逐渐兴起。文化旅游实体经营者愿将票务销售外包给票务公司,看中的正是其专业的销售技巧与广泛的销售途径。但由于双方合同约定不明确以及票务公司的良莠不齐,导致相关纠纷日益增多。合同结算期限与方式不明刘某系北京郊区一山庄俱乐部的经营者,其与一文化传播公司签订票务代理协议,约定该文化传播公司销售刘某提供的门票,双方按照"周一至周五40元/人半日,周六、周日60元/人半日"的价格进行结算,合同期限一年。合同签订后,文化传播公司依约支付预付款10万元。合同期限届满后,文化传播公司将刘某告上法庭,称在合同期限内,公司实际销售门票金额共计6600元,因此刘某应返还"预付款"中多出的部分9.34万元。  相似文献   

14.
浅谈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根本上说,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公法还是私法抑或公私法造一问题取决于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的认定,而学界关于政府采购合同的民事合同说、行政合同说、行政私法合同说等诸多学说.造成这类合同法律适用的不一,亟需厘清.在我国,根据行政私法合同说,政府采购合同应当总体适用《合同法》等私法,但又受《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等公法规则的拘束。  相似文献   

15.
[案情]个体运输户刘某与甲运输公司达成口头协议后,以甲运输公司名义承担为某煤气化公司运输焦炭的工作(甲公司与煤气化公司之间订立有书面运输合同)。2009年1月至7月期间,刘某多次利用从某煤气化公司给某国有炼铁厂运送焦炭之机,雇佣李某、张某等14人将部分焦炭卸至事先租用的院内,并用事前准备的焦粉掺入剩余焦炭中补足份量,以假充真交付给炼铁厂。  相似文献   

16.
【案情】2002年3月,王某、刘某、李某共同投资设立鸿达公司,并与梅某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梅将其所有的“复兴”公寓部分房屋出租给鸿达公司。2005年1月,梅某与鸿达公司终止了租赁合同。同年6月2日鸿达公司以其负债无力清偿所欠租金215463元为由,  相似文献   

17.
[案情]王某系某区公安分局民警。2008年9月以来,王某谎称其正在投资三峡旅游业务。利润可达10—20%,多次向同学朋友借钱并许以高额月息。2010年1月5日,王某与刘某签订《联营合同》,约定各投资20万元联合经营三峡旅游,并注明合同自2月底生效。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天津检察》2008,(4):40-41
关于合同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在刑法理论界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对合同诈骗罪的成立没有影响,即以合同签订为参照点确定的“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对合同诈骗罪的成立不具有决定意义.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可以产生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也可以产生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楼韬 《中国律师》2010,(6):17-19
《合同法》的内容博大精深,合同的签订更是纷繁复杂。律师在执业中经常需要进行合同的审查和修改工作。这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也是律师的一项高风险工作.故合同的审查和修改工作历来被各国的执业律师所重视。研究律师在合同审查和修改工作中的法律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从律师审查和修改合同的法律关系以及律师在合同审查和修改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着手.就风险的类型、产生风险的原因以及防范风险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求引起同行对该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从而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于广 《法人》2011,(9):50-51
当前,合同违法行为几乎成为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一大公害,合同欺诈案件逐年增多,而且其行骗手段更加隐蔽、智能,作案手法也不断翻新。如何有效地预防合同欺诈,是企业经常要做的功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