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得违法为政府举债融资作出承诺或者担保等决议."6月2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2016年中央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提出了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边界.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型城镇化”备受各方关注,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由于《预算法》的约束及中央政府对平台贷的监管,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选择通过城投债融资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难题。然而,城投债融资中,表面的发行人和背后的地方政府,究竞谁是真正的融资主体?融资规模和资金使用如何控制?偿付义务如何分配?诸多法律问题需要厘清,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的关系及边界,必须依照公司法理及“借、用、还相统一”的公司举债原则和法制予以划清,以严格规范地方政府的城投债融资,防止过度融资加剧地方债务风险.稳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地方政府举债问题频出,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本文从地方政府融资债务风险的现状入手,尝试着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债务风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哪里有什么会融危机? 现在是地方政府融资的狂欢节.没有一个地方政府不在充分、彻底地用足这久违幸福时刻的每一分钟,在信贷极度宽松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大量举债已成脱缰之势,可能的危害不仅仅是高杠杆率.  相似文献   

5.
金立永 《江淮法治》2009,(17):28-28
本刊讯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解决“融资难”这一“瓶颈”问题,巢湖市居巢区人大常委会日前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全区金融体系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提出3条建议:加强金融环境建设,解决瓶颈制约问题;发展地方新型金融机构;改进服务,降低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举债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补充,对于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地方政府投资压力不断增加、重借贷轻偿还的意识普遍存在,金融部门重效益轻风险的短期行为制约和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机制缺失等多种因素影响,地方性政府债务呈现债务规模越来越庞大、风险越来越高的趋势.因此,建立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机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有效化解和防范债务风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分税制下,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着税制不独立、借地生财、融资举债等诸多严峻问题,事权、财权的不相对称造成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无法正常运转.推进地方税制改革、改善税收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美国州宪法对以一般财政收入为担保的一般责任公债及以公债项目自身收入为偿债来源的收入公债都有一定控制。但是,由于政府职能扩张,州宪法公债控制的实效并不理想。州、地方政府往往通过设立公共机构并以种种借口规避州宪法的公债控制。美国州宪法公债控制的方式与实效告诫我们:我国《预算法》修改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应以构建地方税收立法权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为制度环境;《预算法》应当对地方公债的发行主体、公债种类、举债上限、用途及发行程序等实施全面控制;为有效治理公共机构乱举债行为,《预算法》修改应明确所有公共机构举债都应纳入公共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9.
政府隐性担保债务是武汉市在清偿和处置政府性债务中面临的一大瓶颈。存量巨大、集中到期、新增债务刚性需求等特点使这一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由财政分权引起的城市建设投资问题、法律法规对地方融资政策要求严格问题和武汉市武汉城投集团本身的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武汉政府隐性担保债务。贯彻新《预算法》的要求,借鉴《试行办法》的发债经验,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武汉政府债务仍有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刘金东  陶然  姜令臻 《公共行政评论》2023,(3):161-180+199-200
近年来,城投公司非标准化债务的融资规模日益突出,但也伴随了不断出现的“爆雷”违约事件。论文以城投公司信托融资为研究对象,基于城投公司相互担保的行为视角,利用2010—2020年的政信类信托融资业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托“爆雷”事件背后可能的风险扩散机制。研究发现:(1)担保圈现象极大抬高了杠杆率,让当地城投公司之间很容易产生“火烧连营”的链条扩散效应。(2)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显示,相邻的地方政府之间在信托融资的表现上存在相互追随模仿的空间溢出性,特别是在担保圈特征上存在典型的竞高效应,从而带来邻里扩散效应。(3)政信类信托融资形成了以省级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为发行地中心、以地级市为项目地中心的网络拓扑关系,项目地和发行地不一致问题为沿城市等级由低到高的隔空扩散提供了潜在机会。一城之内担保圈的链条扩散、相邻城市之间的邻里扩散以及项目地向发行地的隔空扩散三重叠加,使得我国城投公司信托融资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集聚特征和系统性风险隐患。论文对认清城投公司债务风险扩散和集聚发生机制以及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抵押,这一古老的法律制度,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财产债权化的当今社会,这一被誉为“担保之王”的制度,更是“实现企业金融目的最理想的担保方式。”①在国际融资中,尤其是项目融资,飞机、船舶及大型成套设备融资中,有时甚至是其他担保方式无法...  相似文献   

12.
李会勋  徐傲 《行政与法》2022,(11):97-105
目前,学界对于土地经营权的权属性质存在“债权说”“物权说”“二元属性说”之争。基于立法论、解释论角度分析,将土地经营权定义为物权属性较为符合立法原意。因此,建议结合直接担保、反担保、入股担保和未来收益担保四种担保模式的特性,通过明确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的客体范围、以登记生效主义为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的设立条件、引入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强制管理制度完善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制度,从而有效破解农业发展融资困境、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急剧膨胀,有分税制改革不彻底、举债及担保禁令刚性约束以及地方政府缺乏硬预算约束等法治环境原因。国外地方政府性债务应对的法治机制警示我们:有效管控次级政府及地方政府债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机制与国家结构形式、分税制完善程度及资本市场成熟度有关;地方政府性债务管控应当以满足地方正当公共投资为目标。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的长效机制为构建以《地方财政责任法》为核心的财政分权法律制度体系;在此之前,应当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多元行政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梦萱 《河北法学》2007,25(9):83-88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价值在于补充和完善银行获得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鉴于中小企业发展具有正外部性,中小企业发展这个事实本身即为社会和政府的一种收益,所以信用担保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一项重要公共产品,出资者大都为政府,政策性担保机构成为补充中小企业信用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法律性质上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法人,它应当以扶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改善其融资环境为宗旨.从根本上来看,信用担保机构应当更多地承担政策性职能,而非商业性职能.  相似文献   

15.
项目融资与我国担保法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翠香 《法学论坛》2000,15(1):40-44
近几年来 ,我国外债余额大幅增长。如何继续吸引国外资金加快我国经济建设 ,同时又不增加政府和金融机构偿还债务的责任 ,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企业、金融界和法律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项目融资就是一种以新的方式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人的利益 ,减轻政府和担保人的责任 ,避免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自1 986年《民法通则》颁布、国家越来越严格地限制政府对外担保后 ,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但是这种融资方式是以英美法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其担保文件与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多有冲突。如何协调两者关系 ,灵活…  相似文献   

16.
“制约”和“支持”在人大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由于人大常委会是否应该制约或支持政府,以及制约与支持的关系等,法律没有明确具体规定,导致人们对制约与支持的理解不一,往往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论. 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制约政府,理解为“实施监督法规定的监督方式”比较合适.如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决定撤销有关政府组成人员职务等,都是制约政府的具体体现.实际上制约就是约束和规范.如果认可这种理解,人大常委会就应该制约政府,因为这是贯彻落实监督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不少地方“几套班子”“一捆柴”使用,即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领导统一分工,搞经济工作“大合唱”。这一做法,给人大监督带来了不少尴尬。一是人大常委会领导担任五花八门的领导小组负责人和实行包乡镇、包企业、包项目的“几包”后,人大常委会对这些方面的工作就不便监督,否则就会造成自己监督自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表决产生会议的最后成果,关系到会议能否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的,全国和地方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对表决作了原则的规定,但不够具体。本文就表决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建立表决时的动议制度长期以来,全国和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都没有建立动议制度,全国和地方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也无动议这一概念。表决的一般做法是,在表决前,会议主持人说:“有什么意见请发表。”于是委员们可能发表一些意见,也可能  相似文献   

19.
历咏 《政法论坛》2012,(3):135-143
地方人大针对地方政府融资中的还贷承诺进行审议和批准是否是一种符合现行法律制度的程序步骤,伴随着地方债务风险一同引起公众热议。实际上,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还贷承诺的批准并非是产生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的主因。应当因势利导加强地方人大的监督作用借以约束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从合法性角度分析,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还贷承诺批准的产生过程和具体操作履行需要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如能完善地方融资中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的角色配置,对加强和完善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政治激励与行政权力的制衡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会尽量地减少甚至避免潜在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研究发现信用担保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目前,担保市场中法律制度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担保秩序的稳定和市场的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厘清并深入剖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协作银行和政府监管部门四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构建多角度、多层面的控制机制和规范来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