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案例 案例1汪某,女,某日上午,被发现死于某租房内。经现场勘察确定为一起凶杀案件。根据现场及尸体情况,怀疑死者生前曾被性侵犯。提取死者的阴道拭子、内裤等送DNA实验室,经检验均未检见精子。后经过对现场的分析判断,嫌疑人可能会有吮吸死者乳头的可能性,遂提取死者的双侧乳头擦拭物,经检验在右侧乳头擦拭物上成功获得一男性DNA成分.后经DNA数据库比对认定张某为犯罪嫌疑人。张某被抓获后交代了强奸后杀人的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2.
1 案例资料1999年 4月 2 7日 ,在某山边斜坡小树林丛中 ,发现用蛇皮袋包装的一具男尸 ,经侦查 ,死者叫高某 ,男 ,78岁 ,籍贯江苏 ,拾荒者。被他人杀害再将其口鼻部堵塞上毛巾后 ,装入蛇皮袋内抛尸于发现地。打开包装袋 ,见尸体蜷缩在蛇皮袋内 ,尸体完整 ,全身呈腐败剥脱状 ,尸体上发现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蝇蛆和飞舞的成蝇 ,尸体周围见有少量红褐色的蝇蛹。法医当即分别提取了成蝇、蝇蛆和蛹 ,送浙大昆虫实验室分别进行种类鉴定 ,同时 ,向当地气象部门了解半月来的温度预报情况 (10~ 2 0摄氏度 )。经过鉴定 ,发现昆虫的种类为大头金蝇。结合…  相似文献   

3.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2003年2月10日,王某报警称其丈夫邓某(男,37岁)于2003年2月9日失踪。2003年2月23日下午,在某市金城镇南洲河道内发现一具无头男性躯干,经法医检验,发现此躯干断端有肢解痕迹,根据尸表的体态特征,怀疑与失踪的邓某有关。遂提取相关检材送省公安厅进行DNA检验,确认发现的尸块系失踪的邓某。经进一步侦查,发现在王某饭店内做厨师的袁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通过搜查袁的暂住地,提取到有关血迹,经DNA检验,确认系死者邓某的血迹。  相似文献   

4.
1案件简介 2008年6月,某两个单位连续收到敲诈信,信件内容及信封上邮寄地址信息均为喷墨打印机打印在白纸上,其勒索数额巨大,社会影响极坏,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为获取案件线索,积极考虑并案处理,侦查员将信件送我单位检验。  相似文献   

5.
62例围产儿死亡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 。为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一些特点 ,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及法医学鉴定水平 ,本文作者对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 4 3年来 6 2例围产儿死亡的案例进行了法医学分析 ,供临床和法医工作者参考。1 材料和方法资料来源于同济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1957~ 1999年 4 3年间法医病理尸检档案中围产儿死亡案例。案例选择的标准 :(1)死亡发生在胎龄满2 8周至出生后 7d内 ;(2 )每例均经本教研室系统解剖或经外单位尸检后提取主要脏器组织送做法医病理学检查 ;…  相似文献   

6.
意外勒死1例     
勒死是将缠绕在颈项部的绳索等物收紧造成的窒息死亡,是常见的机械性窒息死亡类型之一.笔者查阅了1982—1996年上海市公安局尸检档案及本人所参加检验的566例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因意外勒死的仅此1例.现报告如下.l案例案情:死者邓某,女二5岁,夫妻关系反映不和,同在一乡办企业中打工.死者系钻床操作工.某日在工作间内被人发现倒在操作台上,呼之不应,急叫其丈夫用车送往医院已死亡.当时法医检验后认为“机械性窒息死亡’.尸检尸体经第一次检验后冷藏.头部,面部未见暴力性损伤,颜面紫钳,两眼睑周围及两耳后皮肤有散在性出血…  相似文献   

7.
1案例2008年7月1日下午,陈某(男,20岁)持自制火药枪去打鸟,不料火药枪走火,枪散架,枪杆由于后坐力朝后推射致使陈某头部贯通伤当场死亡。送检物品为现场提取的自制枪管,长60cm,考虑到法医尸检认定贯通伤符合现场枪管致伤特征,送检人员要求在枪管尾端取生物检材与死者进行DNA比对,以便查明是否为现场发现枪管致陈某死亡。笔者提取陈某血样和枪管尾端粘附的疑似人体组织进行DNA检验,结果证明枪管尾端上粘附的疑似人体组织与陈某具有相同的DNA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1案例资料 某年12月某日夜,某小区内发生一起高坠事件,男死者肖某为女死者曾某的追求者,二者死因一时不明。现场勘察,提取了女死者曾某手机1部、笔记本电脑1台,以及男死者肖某手机1部,当即送电子物证实验室进行技术检验。  相似文献   

9.
李伟  罗成生 《法医学杂志》1995,11(3):122-122
豆薯子中毒死亡2例李伟,罗成生(1.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南平3530002.福建省建瓯市公安局;建瓯353100)豆薯子中毒死亡在法医检案中少见,国内仅见一例尸检报道[1]。笔者曾见二例豆薯子中毒死亡案例,其中尸检一例,现报告如下:1案例死者郑...  相似文献   

10.
1案例简介2003年2月15日,某居民楼内发现一名男子被猎枪打死,法医在死者体内发现一枚残留的灰色塑料弹托。侦查人员在犯罪嫌疑人逃跑途中找到一枚遗弃的大象牌猎枪弹,内侧为灰色塑料弹托。当地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遗弃的灰色塑料弹托与死者体内的灰色塑料弹托送我处要求检验。2结果与讨论将两份灰色弹托分别置于裂解器内裂解,裂解产物由作为载气(同时作为反应气)的氢气带入一支装有加氢催化剂的管中进行加氢还原反应,再进入毛细管色谱柱内进行分离并检测,最后分析谱图微细结构,两份灰色塑料弹托的裂解氢化谱图见图1和图2。图1死者体内灰色…  相似文献   

11.
1 案例资料 2006年8月初,犯罪嫌疑人多次往石家庄市公交总公司投递恐吓信件,要求给其汇现金10万元,否则就炸毁109路公交车。在8月31日下午2时许,石家庄市公交总公司109路车队司机李某在打扫所驾驶的公交车时,在车厢内发现一封敲诈信及一个长条形疑似爆炸物,后送石家庄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2.
6月21日11时,唐山市某区居民王某(女,40岁)因与丈夫发生口角服用了大量药片,据现场调查得知,大约在服药后1小时送医院抢救,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对死因有疑问,要求验尸。尸检发现死者双手指端紫绀,喉头有用手掐紫的瘢痕,解剖提取死者心血,进行毒物检验,  相似文献   

13.
何绪文 《刑事技术》2003,(5):58-59,57
1案例资料混合机损伤致死在法医检验鉴定中较少遇见,由于混合机的种类及作用方式差异,此类死亡在案件定性及死因鉴别上有一定的难度,其损伤特征文献中也无详尽描述,兹将遇到的二例作一报道:案例1:孙某,男,31岁,技术员,某日上午被人发现死在改制的回转式混合机筒体内,为甄别性质要求法医检验。现场勘查:某厂实验车间大门敞开,门右侧放置为齿圈传动的回转式混合机一台,机筒倾斜,筒口朝外,中心现场地面上无血迹,机筒内掺夹着尸块组织,机筒内积聚着大量血迹,死者头颅与躯干离断,位于下筒右侧,上端右侧嵌顿的尸块组织中有死者的一串钥匙。尸检:手…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2010年,在兰州市某地发现一具高度腐败的无名男尸,尸检时发现死者随身携带一串钥匙。初步调查该死者的一些情况符合失踪人员Z,其中死者随身携带的钥匙可以打开失踪人员Z家的门锁。办案单位要求通过亲权鉴定进行死者身份的认定。提取该死者肋软骨,采集失踪人员Z的配偶及儿子血样备检。采用Chelex-100法提取样本基因组DNA,用  相似文献   

15.
刘峰  尹路  丰海  葛振奎 《法医学杂志》2009,25(2):126-126
1案例 案例1某日,郑某从银行取款3万元后进入停放在银行门口的私家车上,尾随其后的犯罪嫌疑人于某在郑某进入私家车时,从对侧后门进入车中以匕首威逼进行抢劫。郑某反抗,于某将其杀害并抢钱弃车而逃。法医在现场勘察时提取了死者郑某的指甲拭子,并经DNA检测获得了完整分型。  相似文献   

16.
创伤5天以后死亡66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司法实践中,严重创伤后于短时间内死亡的案例,由于案情和死亡的因果关系明确,很少引起死因纠纷。但是,伤后经过数天以上死亡者,常引起死者亲属或其他当事人对死因的疑议,导致法律或医疗纠纷。因此,有必要探讨严重创伤经过救治数天后死亡案例的一般法医病理学特征,为死因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总结了多年来受理的经系统尸检案例中66例外伤5天以后死亡的鉴定资料,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北华大学医学院法医教研室1989~2003年间受理的各类与外伤有关的尸检案例214例中,伤后24h内死亡132例,1~5天死亡13例,伤后5天以上死亡66例。选取外伤后5天以上…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2004年4月,李某在福建省某县通过电话及网络与在沪打工的姜某共谋写信敲诈医务人员。2004年5月,李某书写了大量要挟医务人员退出收取病人“红包”的敲诈信,要求收信人将人民币1000元汇至其所持户名为“余某”的邮政储蓄账户,并到上海与姜某按姜通过互联网搜索的医院地址和医师姓名写好信封。嗣后,李、姜两人分别把敲诈信投寄给某华东医院、某区中心医院等医院的多名医师。至案发时,汇入上述账户的7800元人民币被李某、姜某两人提取。2004年4月至6月间,姜某在上海等地投寄其书写并经李某修改的多封类似上述内容的敲诈信,要挟某附属[…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脑干出血约占急性脑出血摔死的10%,且多发生于45-65岁,在法医检案中罕见,为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及死亡机理,笔者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例尸检情况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报道如下。1案例某男,38岁。死亡前一天晚上单独于租借室内喝酒,曾突然叫了两声,房主进去看没什么异常便走开了。早晨死者父亲来时发现死者躺于地上,脸上挫伤,处于昏迷状态,呼吸微弱,未及抢救而死亡,家属怀疑他杀要求法医检验。尸检:死者身长171厘米,右额部和右颧部有散在性的皮肤挫擦伤;余体表无损伤。解剖头皮无出血,颅骨无骨折,打开颅腔见脑组织表…  相似文献   

19.
戒毒过程中死亡5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戒毒过程中死亡的法医学鉴定不仅比较困难,且责任重大,是当前法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报告5例在戒毒过程中死亡的尸检结果,并分析导致戒毒者死亡的原因及法医鉴定中应注意的事项。1案例例1:男,36岁,个体户。因吸海洛因9个月(近2月tV)被强制戒毒1月。病历记录仅给予“安定”及少量抗菌素治疗。一个月后发现有重度黄疽,视物模糊,检查SGPT590U/l,黄殖指数20单位,HBsAg、HBeAg、HBcAg均为阳性,HBsAb和HBeAb为阴性。随后被送回家,但未交待病情。次日患者开始吐鲜血及泡沫而死于家中。亲属怀疑死者被“毒打”致…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水域发现1具高度腐败未知名尸体,法医初步判断死者为男性,提取死者肋软骨进行DNA检测。1.2检验方法使用AutoMate Express~(TM)核酸提取系统(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及配套试剂进行DNA提取,使用Power Plex~? 21系统(美国Promega公司)和GlobalFiler~(TM) PCR扩增试剂盒(美国Thermo FisherScientific公司)进行常染色体STR复合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